吴起为将杀妻 他真的是如此残忍自私之人吗
吴起杀妻
杀妻求将,讲的是为了谋求将军的职位,竟然将妻子杀害,喻指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哪怕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也要追求成功。然而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的吴起,出自史记中吴起列传的记载。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卫国人,中国战国初年十分著名的军事、政治家,主持过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为兵家的代表人物,通晓多家思想,在政治军事上皆有颇高成就,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当时吴起在鲁国君下任臣子,当年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王本有意将吴起任命为大将带兵出征,只可惜吴起的老婆是个齐国人,因此不信任他,唯恐吴起叛变。谁知吴起为谋求功名,赢得鲁国人的信任,竟将妻子杀害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与齐国断绝关系。鲁国王见此便任他为将,给他派军队攻打齐国,最终一举击破齐国,大胜而归。
后来鲁国有人在他背后风言风语,认为他为人残暴多疑。吴起早年间不顾家中的小女儿,只一心追求仕途,导致家破人亡,乡亲们都鄙视他,吴起竟然将嘲笑自己的几十号人全数杀害,临告别时咬着手臂对母亲发誓,此去如果不做个大官丞相便不复归来,因此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他都没有再回来。后来被自己的老师曾子所不齿,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后来又投靠魏文侯,进攻秦国一举拿下五城。
吴起为人贪财好色,性格残暴,但是他在军事用兵方面却有难以掩盖的才能。
吴起为将
“吴起为将”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刘向曾经担任校对秘书,该书就是他在校书时按照皇宫藏书与民间的图册所整合编辑的著作,讲述的是先秦到他所处年代之间的一些历史传说与典故,并加之评议,借此宣扬儒家政治理念与道德,具有哲理性,而吴起为将就是出自其中描写吴起爱护士兵的一些故事。
吴起雕塑
吴起作为魏将带兵出征中山地区时,军中有一名士兵得了重病受伤,伤口长脓疮久久不愈。谁知吴起身为将军,却跪在地上为该伤兵吸去伤口上溢出的脓液与血水,士兵的母亲在一旁见此状便流泪不止,嚎啕大哭。别人不明白为什么将军对她的儿子这般好,她还要伤心,遂问她为什么哭,该母回答说:“当初他的父亲生病长毒疮时,也受到吴将军如此跪地吸吮脓水的恩待,于是他为了报恩便战死了。如今将军这样对待儿子,儿子也会为他奋勇杀敌,战死沙场的,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悲从中来。”
吴起在军中担任首领时,也与最下等兵待遇一模一样,穿一样的麻布,吃一样的糙粮,睡觉从不在床板上铺垫子,行军途中也不独自坐车马,他常常亲身背着捆扎的食粮,与手下们苦难与共。
吴起是极具军事头脑的谋略家,他懂得如何带兵打仗,也懂得笼络兵心,能够以身作则使手下的士兵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拼命,从而壮大自己兵队的实力。
吴起是个怎样的人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但是世人对于吴起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吴起画像
从总体上来看,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的将领,是战国年间极其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领战最多的一位,共领军七十四战创下了“十平六十四胜”的不败战绩。军事上,他拥有绝佳的作战指挥能力与先进的军事思想,他擅长审视敌我军情,随机应变,历仕鲁魏楚三国均创下大大小小的战功,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也位列武经七书之一,在后世均享有至高的赞誉。
此外在政治上,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变革家,使自己所任职的国家国力强盛,能够抵御外敌,此外他主持的吴起变法更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商鞅变法,为其提供了诸多举措典范。
这样看来,吴起是我国一位十分伟大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何会有人对他有所诟病呢?
原来吴起是典型的名利狂,急功近利,为谋求成功甚至不择手段,早年间为了求取功名,耗尽家产不顾女儿,引得乡亲嘲讽竟杀尽三十余人离家求仕,连母亲去世都未曾奔丧。后来更是杀妻求将,生性好色,给自己的名声添上了不少污点;带兵上,虽然他讲求军纪,但过于杀伐无度,不近人情,落下冷酷无情的罪名。
正是因为如此,大众普遍认为吴起的才干不可否认,但他的人品却有待评议。
吴起简介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
吴起画像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不顺导致家产耗尽,更是不顾年幼的女儿使家庭破裂,引得乡亲们纷纷笑话他,于是他就杀掉三十多口人逃出卫国,跟随曾子学习儒学,由于走时承诺不做大官便不回家,后来母亲去世都未回去,曾子愤他不孝便与他断绝关系,于是转投鲁国学习兵法。
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侍奉鲁君时,带兵击退齐国侵军;后转投魏国,多次大破秦军,占领秦国的河西领土,担任河西郡守,成就了当时的魏王霸业,后由于魏武侯听信谗言将其革职,于是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在楚国期间,吴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并以此壮大了楚国的实力,后由于打压贵族的特权于是在楚悼王死后,受到贵族的群起攻之,死后吴起变法以失败告终。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张军政结合,二者兼顾不可偏重,内德外备双修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治军上,吴起主张教化,道义仁礼兼施拉拢军心,将军重在管理而非骁勇,重视精兵、讲求军纪。此外,吴起擅于对战争定性,强调慎战,认为即便取得胜利也有其危害,取胜易、守胜难。
吴起的军事思想在吴子兵法中均有体现,他也成为古代军事典籍中的重要人物。
吴起兵书
吴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兵家典籍,由战国军事家吴起所著,武经七书之一,是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华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吴子兵法
该兵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封建制度初步建立,战争军事思想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加之军队组成与兵器的变革,导致了作战方式的变化,该典籍论述了军事理论、军队建设以及战术指挥方面的见解。
吴起在书中讲述了其战争观,主张慎战、军政结合,历史上记载吴起共著有兵法48篇,但遗留下来的只有六篇,即该兵法中的六篇。
“图国偏”讲述的是吴起认为于一个国家而言,向内修德与向外武装二者必须兼备,不可有所偏向与侧重,只有二者均衡才能使国力强盛,这也是吴起最为根本的战争论。
“料敌篇”讲述的是吴起认为将领带军打仗时,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他十分重视对于敌我军情形势的勘察与分析。
“治兵篇”,吴起认为带兵打仗的关键在于兵士的素质而不是兵力的雄厚,以治取胜,军纪必须严明,赏罚公正,如此才能正军心,不溃散。
“论将篇”讲的是吴起认为将领最重要的是具备管理与谋略才能,骁勇并不是最重要的,将帅必须赏罚分明,统军、作战需刚柔并济。
“应变篇”讲的是作战须根据情形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作战计划。
“励士篇”在于鼓舞军心,振作士气,对于作战打仗的重要性。
吴起兵法是孙子兵法的传承与发张,与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是我国历史上军事典籍中不可泯灭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