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24)17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由此中国诞生了之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

秦国为何能够一统天下的话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有人说是商鞅变法成就了秦国,得以让秦国有了完善的制度傲立群雄;也有人认为是秦国得天独厚的地利才可以让秦国傲然与诸国之巅峰;也有人说是六国自己作死才得以让秦国做大。

当然这些说法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这些确实是秦国的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人才。正是因为秦国能够网罗天下的英才为己所用才得以成为其致胜之法宝:

秦穆公大胆任用用五张羊皮换来的百里奚、由余以及蹇叔等人有了“穆公称霸”;

秦孝公任用商鞅有了“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格局;

秦惠文王用张仪“合纵连横”,用司马错开辟巴蜀;

秦武王用甘茂打通东出之路,有了大秦横扫六国;

秦昭襄王用范睢“远交近攻”,用白起征伐六国,奠定了大秦一统天下之根基;

至秦始皇嬴政之时大秦大业已成,有了王翦一统天下。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经此种种案例就可以证明,对于人才的应用才是大秦鼎定天下的基础,正是六代君王对人才的充分应用才使大秦后来居上完成统一大业。今天我们尝试着从多方面剖析大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人才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秦国何以能网罗天下人才?

秦国世居西捶,在春秋战国初期的大争霸之中,由于制度上的落后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当时的山东列国以及士人团体对秦国一直是一种“鄙夷”的状态,史称“列国卑秦”,外加落后的“殉葬”制度,更是让天下士子对秦国望而却步。

正是由于缺乏人才,故而渴求大才,对于人才也更加的迫切,因而对于人才秦国从来是不吝啬的,在笔者看来山东六国的士子最终在秦国出将入相无外乎几点: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不分贵贱,不看出身: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周礼”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可谓根深蒂固,比如春秋时期只有贵族可以当兵的局限等等。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打破了贵族当兵的传统,可是“世卿世禄”的后遗症依然禁锢住了山东列国。比如吴起被魏、楚两国所排挤,商鞅因身份卑微而被魏国所遗弃。

秦国由于立国时间较之列国晚了数百年,且由于地处西捶在很多方面不受中原文化影响,在用人问题上没有这么多讲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人才并非秦国人且出身并不好:

帮助穆公称霸的百里奚在之前是一个奴隶,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由余是从西戎挖过来的,蹇叔是宋国人。

卫鞅是一个没落贵族,在投奔秦孝公以前只是魏国丞相公叔痤帐下的一个中庶子。

张仪是魏国人,在来秦国以前曾经在楚国昭阳门下当门客,甚至一度被昭阳当做窃贼。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是秦国人,可是他是从一个小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此以前据说是个工匠。

这些都证实了对真正的大才秦国从来都是物尽其用且不会看重其出身,不会对他产生鄙夷之情。故而奴隶出身的百里奚帮助穆公称霸,小兵出身的白起能令列国胆寒。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任人唯贤,不吝权位

战国时期的列国士子都有非本国人在他国出将入仕的经历,比如乐毅帮助燕国克齐,出身鲁国的吴起曾经在魏国、楚国出将入相等等,这种现象并非特例。然而在很多重要性的职位上很少有君王能够逃过“任人唯亲”,或者任人唯贤的现象持续一代之后又走上了任人唯亲的老路:

雄才大略的魏武侯在相国问题上还是用宗室魏成担任相国。

楚国令尹的职位几乎是由楚国的贵族所担任。

齐威王后期、宣王、闵王三代相国都是由孟尝君父子所担任。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相位是由赵成及其门生李兑担任,后期是由赵胜所担任。

可见在国家大事上,很多雄才大略的六国国君还是逃不开“任人唯亲”以及“惜官吝爵”,而显然秦国没有这方面的短处。从孝公到嬴政这一百多年时间里,赢氏公族除了樗里子之外,相国之位大部分是由列国才俊担任:卫人卫鞅、魏人张仪、楚人甘茂、魏人范睢、燕人蔡泽等等。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甚至于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在发布“求贤令”之时有“分土”共治秦国之举,优惠力度如此之大,怎能不叫人动心呢?因而在山东六国不得意的奇才都甘愿效命于秦国,外加上“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特色让秦国网罗了天下英才。

当然让权并非是无条件的,一旦其对君权构成威胁,那么其好日子也到头了,具体可见商鞅、魏冉等人。

秦国的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秦国的人才大部分都是由山东六国引进的,由于对人才的重视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格局,更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我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大量的奇才涌入秦国其不单单是帮助秦国奠定了统一的根基也从多方面改变了秦国: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人才引进以及开发对秦国正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讲讲大量的人才引进对秦国的正面影响:

健全了“律法”:商鞅变法为秦国创造了一部“秦法”,毫不夸张的说商鞅创造出的“秦法”成了秦国立国之根基。秦法从各方面约束了秦国百姓之前逞凶坏法的局面。公士的升迁,触犯了律法的奖惩方向以及税收等等都可以从“秦法”之中做到有法可依,所以商鞅对于秦国来说是完善了秦国的“法律”。虽然之后为惠文王所杀,可是秦国的法律却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律法的健全帮助秦国打造了一个战时法制社会。

思想上改变,改善了百姓私相斗殴的局面:西北之地和燕赵之地历来都是出精兵强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民风极为彪悍。不过这种彪悍在之前用错了地方,商鞅来秦国之前秦国私相斗殴是秦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风貌,秦人充分认识到了:私斗可耻,公战有功,这无疑是从思想上改变了他们。

诸子百家学术上的融合:要说人才引进对于秦国文化上没有改变是不可能的,秦相吕不韦对于秦国来说所做贡献并没有商鞅、张仪、范睢等人那般成就,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他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典籍《吕氏春秋》,他是一部糅合了道家、儒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奇书。吕不韦的“杂家”在笔者看来也是学术上的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糅合了百家所长,吕不韦的大胆得以让六国才俊涌入秦国,故而秦国也取代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也体现了战国末期百家学术融合的时代性。

加强了中央集权:商鞅变法为何能帮助秦国强大?除了改善思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之外也是从侧面达到了中央集权的效果,战国时期威胁君权最厉害的是世卿世族,变法对于冲击更大的也是他们,这不就等于变相削弱了秦国世族的力量吗?可见法家三派终究是殊途同归。而范睢入秦之前,秦国除了有昭襄王之外还有“四贵”,范睢相秦帮助了秦昭襄王驱逐“四贵”,无疑也是帮助秦王加强了集权。

上述种种都说明了,秦国的人才引进对于秦国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当然有利必有弊,这种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其中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人才引进以及开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秦国对人才更大的特点是“求实不求虚”,这和后来的曹操的“求贤令”有类似之处:只要你有才不管什么出身,什么身份都可以到秦国一展所长,哪怕你人品上有诸多问题秦国也照收不误。可以说对人才的大胆任用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秦国带来了负面影响:

缺乏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老子说的这句话说明了“诚信”的作用,然而秦国在一百多年的征伐之中太讲究实用性,往往并不注重“信”这个字:比如河西之战中商鞅诱骗了魏军主将公子卬,张仪以六里地诈骗楚怀王破坏齐楚联盟,白起先安抚赵军再进行坑杀。这在当时的确收到了奇效,可是留下的后遗症可谓是影响深远,故而秦国的国祚短暂并非没有原因。

杀戮过重: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国”的一个原因便在于他们在征伐之中所早就的杀戮太多,对于秦军来说,斩杀一个敌军首级所得到的奖励是他们难以估量的,而斩杀校尉乃至将帅所得到的奖励更是丰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丰厚的奖励让秦军在战场上都变成了一群亡命徒。战国时期各国士卒伤亡接近两百万,其中有将近百万人死于白起和秦国士卒的手里,这固然是当时时代的局限。不过杀戮过重必然会导致列国对秦国的憎恶以及仇恨,长平之战爆发的缘由以及邯郸之战的血战都阐明了秦国的杀戮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之中是不得人心的。

刑法过分严苛和残酷:由于“睡虎地秦简”的出土,改观了人们对秦法的印象,认为秦法其实是很公平的。当然这种说法虽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未免过于以偏概全:至少秦法严苛的确是不可否认的:连坐法之下的秦国百姓绑在了一起,一人偷盗,邻里之间都要获罪,说明了其不人性化;太子犯罪,太子太傅便要割鼻,这固然是“秦法”的公正之处。不过不正好从侧面说明了秦法的残酷吗?一个人缺失了鼻子,对于这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上是多大的伤害不言而喻的。因而在笔者看来秦法严苛的说法并非是抹黑,其自身也有一定的缺陷之处。故而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六国百姓无法适应秦国的严苛法律,这必然会导致六国百姓的反抗。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由于秦国在人才上的重视以及列国对于人才的轻视使很多大才最终涌入了秦国之怀抱,故秦国统一大业是趋势。不过由于秦国对人才也是一种卸磨杀驴的态度,往往是用完即弃,比如商鞅、张仪、范睢、白起等等都是鲜明的例子。这种做法外加上人才引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不说是统一之后秦国国祚不长久的原因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11/348709.html

“秦国为何能网罗天下人才?人才引进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的相关文章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几个兄弟 乾隆上位后为何将人给放了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几个兄弟 乾隆上位后为何将人给放了

对乾隆为什么要放了雍正圈禁起来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的儿子被圈禁的皇子有: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其中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对顺治帝明明有八个儿子,为何临死前却想传位给堂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使清朝由关外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于顺治十八年因染天花而驾崩,年仅24岁。根据“汤若望传”来看,顺治帝临驾崩之前并不...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军北伐,姜维作为蜀汉政权的后起之秀,智勇双全,军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将士们斗志高昂,可是,为什么和曹魏交战,总是战败呢?姜维最终惨死,令人不胜惋惜。姜维数...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对三国演义中只会哭的刘备,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除了在平黄巾军表现还算可以外,后来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直到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有所改观。所以很多人对刘备的感觉,就是除了会哭之外没什么大本事,甚至有人还戏称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如果何进没有死,也许就没有三国之乱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就不能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何进,东汉最后一个外戚。正因为他的一个重要决定,使得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变成了群雄割据一方互相混战的局面。引用曹操的一句话:“乱天下者...

胡美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的是怎么死的

胡美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的是怎么死的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 ,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有记载,朱元璋岳父胡美因私自入宫见女儿,结果因触犯“入乱宫禁”之罪,被朱元璋满门抄斩。细想想老朱这事儿是不是做得有点绝?还原历史,真相也许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一、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乃是有功之臣学习明朝历史大家知...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有口才。孙权刚统事的时候,听说顾徽很有才,召进幕府为主簿。顾徽常常跟着孙权出行。一次见军营拖着一男子到市场欲处死,就问他有什么罪。别人说:“他偷了一百块”。顾徽叫他们暂停一...

寇准当初两次挽救宋朝 寇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寇准当初两次挽救宋朝 寇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北宋名相寇准:两度为相只为挽救宋朝,可结局却很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导语:作为臣子,他们不仅要为黎民百姓谋福祉,而且还要想办法讨皇帝的欢心。不过,忠臣的身上却存在一些令皇上难以忍受的缺点,例如直言进谏。在宋朝,有一位宰相便因此而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一、寇准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