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严苛的“环保法” 乱倒垃圾会被剁手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30)200

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切!

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便诞生于中国。 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古代严苛的“环保法” 乱倒垃圾会被剁手

管仲画像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 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荀子是赵国人,但成名却在齐国。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稷下学宫是齐国一所地位与今北京大学相当的官办高等学府,祭酒则相当于今首席教授。这与齐国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环保有直接关系。 比荀子大概早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他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此话见于《管子地数》,说得比荀子便直接:不搞好环保,便不可担任国家领导人。 他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七臣七主》所记,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就是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这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当时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2。舜设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 那么,古代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吗?据清代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职责范围更大,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在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人们对大自然更依赖。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上任后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分设九官。这相当于现在的九个部委,设有正、副长官22人。 这些部门长官都是由各部落首领集体商讨,公开推荐出来的,其中就有虞。虞的编制不小,之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尧典》也记载了舜任命伯益做环保部长的事。 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环保部长。 伯益的确是环保专家,他是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他还是动物保护权威,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说的 伯益知禽兽。 虞作为环保机构被保留了下来,在周代,编制更大,分工更细化,有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山虞的地位更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 3。秦《田律》规定毋敢夜草为灰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颁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这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西汉刘向《说苑指武》所记,公元前1050年前后,周文王在攻打崇国时出台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即不得毁坏房屋,不得填埋水井,不得砍伐树木,不得破坏崇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秦简中,一部分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成《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田律》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吕氏春秋士容论》也提及了秦国这类禁烧规定,有泽人不敢灰僇之说,即不准在泽中割草烧灰。在当时的齐国,同样有类似的不准随意放火烧荒的规定,管仲春禁中的禁倮大衍、行大火,就是这意思。 后代相关环保法令中,便保留了禁烧条令,如《唐律杂律》规定非时烧田野者要被严惩。据《宋刑统》,所谓非时,是指每年阴历2月1日至10月30日之外的时间。 南北朝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北齐天保九年(558年)春,皇帝高洋下诏规定: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只能在仲冬(十一月)一个月内烧荒,其它季节一律禁止。 4。周代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那么,如果违反环保法令怎么办?古代的处罚比现代环保法厉害多了。西周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如果有人敢不遵从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得说情赦免。 但伐崇令毕竟是战时环保禁令,正常情况下又如何?也严厉,在齐国便是这样。《管子地数》中有这么一说: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破坏封山行为是死罪,不得赦免;有违犯禁令的,左脚踏进,砍掉左脚;右脚踏进,砍掉右脚。这比伐崇令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为保护环境而剁断肢体的残酷惩罚,其实在殷商时期已出现。 《韩非子内储说》记载: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烬这类生活垃圾倒在街道上,被发现后将被剁手。后来古人对破坏环保的处罚有所放松,但也不轻饶。如在唐、宋两代,随便烧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笞五十;伐毁树木的,则以偷盗罪论处。 至于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1/349707.html

“古代严苛的“环保法” 乱倒垃圾会被剁手” 的相关文章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末代皇帝。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他这个皇帝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就是傀儡,先受制于董卓,后受制于曹操,一生无权。要说汉献帝平生最恨谁,却不一定是董卓和曹操。没有董卓,就没有汉献帝的皇位,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感官,应该是很复杂的...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隆科多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为何会落得个被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康熙临终之际,隆科多被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能顺利登基,隆科多功不可没,也因其拥戴有功,隆科多在雍正朝一度位极人臣。但没过几年,他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告发,落得个抄...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是真的爱甄宓吗?为何后来又要赐死甄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植写洛神赋的时候,有一句“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被后世对标成了嫂子甄宓,也因此展开了曹氏宫廷狗血剧。但真实的历史,此宓非彼宓,洛神甄宓是后世歪曲曹植的原意,强行加上去的。那么问题来了...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提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二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提到大清王朝,有一个人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他自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他,他甚至盲目地认为皇帝都离不开他。只可惜,前朝皇帝刚刚去世,新帝便迫不及待地将他兴师问罪。这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清朝巨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