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年间的天理教是怎样产生的?因为贫穷吗
北京是清朝的京城,号称“首善之区”。乾隆后期至嘉庆前中期,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抢夺、兼并土地,以及官吏贪污、营私舞弊盛行,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据史载,京城外数十里之地即如穷乡僻壤,广大人民家无积蓄,“一遇凶年,支绌立见”。嘉庆时期,京畿地区和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占有数百上千亩土地的地主比比皆是,而广大农民终岁辛劳,“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季啼饥号寒,几于无生”之人。 嘉庆十七、十八年,上述地区连遭自然灾害,到处都是“歉收处所”,京畿有的县一亩地只打一二斗粮食。
广大人民衣食无着,“皆以草根树皮糊口度日”,地方官吏又乘机催科、派差,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以致“思乱者众”。京畿地区终于在嘉庆十八年九月,由以破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天理教发动了惊人的“紫禁城之变”。这次起义失败后,嘉庆帝“几暇静思其变故”,不得不承认“总由贫困而起”。这确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天理教是由活动在京畿地区的弘阳教、坎卦教和活跃在直鲁豫地区的以震、离二卦为主的八卦教联合组成的一个民间秘密宗教团体,首领主要是林清(京畿)、李文成(河南)、冯克善(山东)。
他们从传教收徒、扩大组织到武装起义,经过了长期的准备。早在嘉庆十六年(1811),三人就多次秘密 *** ,制定起义计划,决定由林清负责先攻取北京,李、冯在分别夺取河南、山东后派人马接应,会师后,趁嘉庆帝巡幸回銮中,将满族统治者赶回东北。
从嘉庆十六年起,林清就在京畿一带积极传教收徒,为起义做准备。他命令天理教骨干李五在固安县加紧打制刀枪武器,又从居住在宛平县的天理教信徒中选拔精壮青年200余人,每天舞弄枪棒,进行操练,组成了一支起义军。
同时,林清又秘密联络宫中地位低微的太监,使他们成为起义军进攻紫禁城的向导和内应。
嘉庆十八年初,林清在京畿地区广泛宣传夺取天下的思想,制造了各种谶语,如“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坐了殿”、天理教“要改天换地了”等,实际上成为了起义的一种舆论准备。八月,林清和李文成派来的刘成章共同议定了京畿地区起义的具体计划,决定以“奉天开道”白布旗为标志,暗号是“得胜”,组成一支100余人的队伍,每人头上、腰间各缠一块白布,上面写着“同心合我,永不分离”或“四季平安”字样,作为识别标志。
林清还决定,起义军分东西两路,分别在太监刘得财、刘金、杨进忠、高广幅等带领下,由东、西华门攻入紫禁城。
正当起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际,河南李文成等人因机密失泄被捕。为搭救李文成等人出狱,其部下于九月初七日提前起义。林清却因不知此事,仍按原计划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