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让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合匈奴的世敌,位于匈奴西边的大月氏国,一起抗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 像
当时的汉朝,受匈奴骚扰多年,匈奴一直觊觎中原丰饶的物产,屡屡侵略边境,在汉朝之前就有越境行为,严重威胁汉朝的统治安全,甚至一度派骑兵侵挠到距长安不远的甘肃,令汉朝的统治者深感不安,但是苦于汉朝初期,国力衰弱,农业凋敝,无力进行还击,毕竟,匈奴是个游牧民族,而且机动能力极强,而汉朝如果开战的话,不仅士兵素质和匈奴有所差距,而且还面对长线补给的难题。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没有强盛的国力支撑,是根本办不到的。
在经过汉武帝前面的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抚国安民的政策,国家经过“文景之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有史书描述,国家富黍的钱库里的铜板都腐朽不堪,粮仓里的粮食都已发霉,街市上人流如织,商品琳琅满目,非常的丰衣足食,在这样的国力下,汉武帝就开始了西进的国策,想要武力征服一直对汉朝虎视眈眈的匈奴,在此背景下,就有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机会了,汉朝想要拉拢和受匈奴欺压的西域诸国,一起对抗匈奴,从而了解到大月氏国和匈奴有世仇,大月氏国被匈奴杀掉了老国王,并把老国王的头颅用来盛酒,无力报仇的大月氏国只得一直西迁避难,而汉武帝就想联合大月氏一起报仇,可是前提条件是,得先找到大月氏国才行,只有人找到了,才能谈合作,于是张骞就带着这个目的出发了。
张骞之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之一次出使西域 ,自公元前139年至126年结束,历时13年 ,终于返回长安,其中艰辛,一言难尽。
张骞出使西域 画像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欲联合大月氏国一起抗击匈奴,而广发英雄榜,招募能担当出使西域的有识之士,时任汉朝的一个小官员的张骞 *** 入伍,张骞为人坚毅果敢,忠信守义,最重要有雄心大略,敢于做天下人不敢的事,汉武帝经过考察,十分满意张骞的品性和才能。
于是,公元前139年,张骞和降汉的匈奴人甘父,加上随从一共100多人,踏上了寻找大月氏国的西域之行,他们在经过匈奴的控制区时,不幸被匈奴的巡逻队伍发现,张骞被押往单于庭,军臣单于对张骞说,你们想要穿过匈奴寻找大月氏,我是不会同意的,就像我想穿越汉朝东进一样,但是,军臣单于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把他们扣押起来,一直想要软化张骞,为匈奴所用,在被扣押监视期间,匈奴人给张骞娶妻生子,让他安居乐业,但是张骞一直没有忘记自已的身份,他心里想要找机会逃出。
终于在被监视了10年后,张骞等到了机会,他不顾妻子儿子,带着甘父和一些随从,一起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再次往西行进,历经磨难,终于到达大月氏国,但是时过境迁,大月氏国的新国土,非常丰饶富有,人民不再游牧迁徙,更无意东返向匈奴复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就这样失败了。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公元前119年至115年结束,历时4年,这次出使西域乌孙国派遣了大量使者同行,向汉朝表明愿意交往通商之意,并到来了特产贡品。
张骞 像
在之一次出使西域结束后,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带回大月氏同意一起抗击匈奴的好消息,但是通过一路的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西域诸国的地理资料,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提供了参考和便利。张骞返回长安稍作休息后,汉武帝就准备开始第二次西域之行,这次准备了大量人马和财物,向西域诸国带去汉朝愿意结交朋友的诚意,并宣传了西汉国威。
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和之一次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共同抗击匈奴寻找伙伴,这次汉武帝把目光瞄上了乌孙国,乌孙国和匈奴一直有矛盾,匈奴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强盛,奴役了大大小小的西域诸国,让他们供奉人丁财物,作为东扩西汉的资本,所以,乌孙国和西汉有合作的可能,但是和之一次一样,张骞的任务又失败了,因为到达乌孙时,恰巧乌孙国内发生内乱,但是这次出行西域让张骞更了解了西域,也让西域各国见识到了西汉的繁盛和强大,纷纷和西汉使者建立了联系,扩大了西汉的政治影响。这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而且和西域的经商往来,丰富了当时汉朝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的困难
张骞,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的之一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励志。他对西汉乃至后世的贡献,举世无双,让中国人提前西方人探索世界早了一个世纪,他的冒险,励志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仍具有激励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人的队伍,离开长安往西域进发,出陇关,跨玉门关,进入酒泉,走向沙漠深处,寻找大月氏国,之一个劫难是在经过匈奴的控制区时,被匈奴士兵抓住,押到匈奴单于面前,匈奴单于没有处死张骞一行人,而是想要归化他们为匈奴所用,这一监禁就是10年,10年的囚禁监视,也没有磨灭张骞心中的神圣使命,尽管匈奴人给他娶妻生子,也没有拴住他的心,他时时刻刻都在寻找逃脱的机会。在成功逃脱了匈奴了控制后,他们进入沙漠,九死一生,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却发现情况已和十多前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月氏国有新国土,国民不再游牧迁徙,而是定居畜牧起来,对匈奴的仇恨已随着时间距离的改变,不复强烈,国王已无意和汉朝联合攻打匈奴复仇了。在经过一年的游说无望后,张骞失望的原路返回,刻意在回来的路上绕过匈奴的控制区,却不想,10多前还不是匈奴抑制区的羌人居住区已被匈奴占领,张骞一行又被抓住了,这一次他们被囚禁了1年多,张骞找机会逃脱了,历时13年之久,于公元前126年,张骞和一名向导两个人回到了长安,而出发时有100多人,令人无限感慨。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张骞,做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之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是功绩,即使在今天也是举世无双的。
张骞出使西域 剧照
从公元前139年开始的西域之行,途中历经磨难,被匈奴扣押达10年之久,在异邦忍辱负重,艰难求生,如此绝境下,张骞心中依然没有忘记大汉皇帝的嘱托,要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即使已在匈奴娶妻生子,也没有让张骞归化,在找到逃跑机会后,张骞和甘父还有随从一起又向寻找大月氏的路程进发。在一路上,他历经了西域诸国,领略到了各个国家的人文风情,他熟记于心,以备日后汉朝征服西域做参考。将大宛,康居,安息,身毒,条支,大夏,乌孙等散布在广阔无垠的西域的诸国信息,地理位置,人口,社会,特产,兵力等情况如实记录,这些内容后来被记载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里。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虽然没有达成,带回的这些西域诸国的实地考察记录,却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之一次对这些地方进行的科学考察,至今仍是世界研究这些地方的古代地理人文的重要珍贵资料。
张骞的西域之行,把东方的汉朝文明传播到了西方诸国,并带去了汉朝的友谊,为东西方的互通交流提供的路线。而且在第二次西域之行后,双方建立起了稳定长久的交流,极大的丰富了当时汉朝的物质生活,并积极的扩大了汉朝文明的影响力。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西汉时期汉中成固县人,生于公元164年,卒于公元114年,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因为功绩卓著,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以表彰张骞出使西域博闻广识的贡献。
张骞通西域 像
公元前139年,张骞开始了之一次出使西域,从长安城出发,往西出陇西,经过武威,酒泉,跨过玉门关,经达楼兰,再往西到达龟兹,再往西到达大宛,康居,最后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国,至此距离出发时已过了10余年,这一路上不仅时间艰难漫长,而且路途遥远曲折,张骞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严酷,还有历经磨难的心理折磨,却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在大月氏国逗留一年后,月氏国王无意东返,张骞一行只得失望返回,到这里任务还没结束,在返回的路线选择上,为避开匈奴的控制区,从葱岭返回,这条路在10年前还不是匈奴的控制区,却在10后已经被匈奴兼并,张骞又落入虎穴了。直到公元前126年,才和向导甘父二人返回长安,整个出使西域历经13年之久。从最初的1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2个人了。
在出使西域的路线上,生活着大大小小的西域诸国,张骞在路上对这些国家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对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物资特产,军事储备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记录,为以后汉朝西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