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南宋文学家姜夔的爱情诗名作赏析
浣溪沙姜夔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是姜夔的一首爱情词,上阕通过描写女性的容貌从而写出了她的心声,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古代女性执着的情感特点,认定了一个人便情深意重。而下阕中则从风中杨柳讲到了鸳鸯,一字一句无不体现出古代文人温文尔雅的特征。言语直白,没有过分修饰,读起来简洁明了却情义俱现。
浣溪沙古诗配画
该词大意为:女子在头上插上燕钗,将头发盘成云髻,晚间时分装扮自己却没有半点愉悦之情,满心都想要用衣带把他那即将离去的船只缠住,分别的苦楚愁思猛然间再一次涌入心头。河的岸边有杨柳在寒风中尽情飘曳飞舞,而河中的鸳鸯却在劲风中难以安眠。有的事情不要久久地萦绕在心头相牵绊。
这首词写于1191年,表达的是一位女子与情人惜惜相别的场面与心境。作者写这首词时正是他离开合肥之际,此次一别也许今生都不复相见了,与当地女子最后一面,在那年之后,就成了生死别离。至此以后,姜夔就陷入了情思的“千千结”中,这是作者一生的肠断史,并由此衍生出南宋词中的精彩绝伦的“白石怀人系列词”。
姜夔的这首情词,上片主要写了留居的人对于将要离开的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先刻画其神态、思虑,接着再直接点出离别,而下片则是写主人公的内心慰解,两句相衬,一句揭示真意。
姜夔怎么读
想必大家都知道南宋有位著名词人叫做姜夔的,然而很多人听过这个名字,也知道发音和大概印象,而并不会写出这个“夔”字;当然还有另外一派人,见过“姜夔”二字,只知道这是一个人名,叫江什么,或者胡乱给个发音。那么,这个字究竟读作什么呢?这里先卖一个关子,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字的笔画。
姜夔 画像
姜夔,“姜”字自然就是姓氏,无需过多解释。那么这个纠结的“夔”字,笔画数多达21笔,涉及笔画里面的点、撇、横、竖、横折、提、竖弯钩、捺等多笔,实在是一个难写的字。还是先不来研究这些横竖弯钩的笔画,咱们先来研究一下这个字在字典里面它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夔”字作为名词,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上古时期的一种传说中的怪物,大概是在商周时期,是一种只有一条腿的怪物。另外就是用作地名,在今天四川省奉节县有个叫做夔州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最后揭晓一下这个“夔”字的正确读法,读作(kuí),所以说我们经常听到的南宋文学词人姜夔就是我们在文字里面书本里面看到可能不会发音的(jiāng kuí )。不过,还好姜夔活在古代,古人们取名字都喜欢找一些罕见的字词,如果放在如今,那孩子长大了还不得跟父母长辈急,怎么给取了这么个名,笔画太多而一般人看到都不会发音,估计上学期间老师要么不敢点这个学生的名字,要么认识的天天叫这个学生回答问题。
姑苏怀古 姜夔
姜夔不仅善作词,他的诗歌也写得极其出众,《姑苏怀古》就是他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句疏离跌宕,欲抑先扬,整首诗写了晚云,写了白鹭,以及星辰、山川,种种物象结合得十分微妙,隐隐透露出一丝苦楚,怀古伤今之情迂回曲折,触动人心。
姑苏怀古 姜夔
诗歌讲述的是朦胧夜里,有一朵朵的小云急促地拂过船边,清澈见底的江水平静地流动着;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将荡漾的水面映照得闪闪发光。白鹭在沙滩上悠然入睡,毫无声响十分闲适。我呆呆望着姑苏台,带有几分感伤:那飘荡的柳树,不知度过了几年的风吹雨打?正是它,用细细垂下的柳枝,替吴王将满地飘落的繁花扫尽。
这首绝句时常被世人拿来与李白的《苏台览古》相比较,李白借今日的荒凉暗指往日的繁荣,在巨大的差异中抒发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来暗喻变幻莫测的人事,借古讽今,喻示了自己的高人一筹。两首绝句都借柳来寄托盛衰之间给人的感慨,而姜夔的柳通过拟人的手法则显得更有活力。
作者将以往的愤懑与忧愁化作淡淡的忧伤,似有所失般的惆怅,尤其是结尾的两句,令人怅然所动,饱含沧桑历史感以及作者本人的心思积淀,使美好的景物与情感的抒发相得益彰。整首诗兴味浓重但笔触轻逸,极具灵动的美感,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姜夔名句
词人姜夔的佳作极多,其中不乏流传千年的名句,比如沅溪沙中的“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暗香中的“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等等,都是饱含深情的千古佳句,而小编最喜欢的要数另一句“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出自他的《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 诗词赏析
在这首《长亭怨慢》中,也许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另一句“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根据字面意思,就可得知这是一首书写分离的词作,词人借柳树来传达自己的惜别之意。整首词在无端中生出海枯石烂般的哀怨之情,极具深意。
上片中有一句,诗人讲出了:我经历过无数分离的场面,没有人能够像那长亭外的柳树一般。如若柳树能懂世间的情感,它定然不会年年维持不变的青绿。这一句中词人用柳树无动于衷的冷漠来反衬自己惜别时的眷恋。
尾句中,诗人写道:你在离别时千叮咛万嘱咐我定要早日归来,免得那红花无人照看。如今就算我有再锋利的剪刀,也难以理断我心中千丝万缕的哀愁。这一句中,此人阐述了那位女子对自己的情义甚笃,言辞甚哀,也表达了自己的万般不舍,将恋人间的悲怆缠绵写得万般动情。
这首诗创作于词人23岁游与合肥时,与两位姐妹歌女相识,在相处中滋生情义,于是便有了离别时这恋恋不舍的一幕。
姜夔艺术特色
?纵观古代文人墨客为后人所知的大家名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对了解这些名人大家各自艺术特色的人而言即使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依然能够通过字里行间的风格情感流露准确识别出文章的作者,接下来就来了解下姜夔词作艺术特色吧。
姜夔画像
姜夔出生于南宋时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拥有极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这也使他成为了一位满载盛誉的诗人,后世尊称其为白石道人。
一个人要形成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姜夔年幼时便励志入朝为官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为国家社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无奈的是天意弄人姜夔多次考取功名却每每名落孙山最终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游历江湖,在绿水青山之间用诗词书法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也许因为在宽阔的空间创作作品,因此姜夔的艺术特色带有一种相当浓郁的空灵之感,使人放佛置身于空旷的山谷幽岭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带有如此鲜明艺术特色的姜夔作品自然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大力追捧和效仿,姜夔在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是大大增分的一个要点,正所谓以文动人不如以情动人,姜夔的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姜夔是什么派
众所周知,姜夔是南宋时期独具一格的词人,他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手法均别出心裁,在词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与成就,而他的词作也时常被世人拿来与著名词人李清照相比较,那么姜夔是什么派,是否与李清照同属婉约一派呢?
姜夔的塑像
针对姜夔是否属于婉约派这个说法,自古以来向来众学者向来各执一词,但也没有人坚决地否定他到底属不属于婉约派,只能说他受到了婉约派的影响,他在题材方面延续了婉约词人周邦彦的路数,继续咏物、抒恋,但他并非仅仅拘泥于此,姜夔更大的贡献在于改造了传统婉约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以此建立起了新的一套审美规则。
因此,更多的人赞同他开创了一个学派,也就是“清雅词派”。他作品的特点向来有两个词用以形容,一个是“清空”,一个是“骚雅”,前者承苏东坡,后者出辛弃疾,将二者相结合,自成一体形成一种新颖的、独有的词风。这种清空既不同于豪放的粗犷,也与婉约的绵媒有着显著的区别。简而言之,姜夔以骚入笔,不强调实物描述,而善于捕捉心境、表达情感。他还吸取了江西诗风中的那股锤炼峭拔,因此他的词作又在清空中带有一丝凌冽峻劲。此外,姜夔往往能够以一种艺术手法将不同的生理感受相连通;擅于侧面思维,从旁侧着笔,虚处传神。
如此一来,对于姜夔是什么派这个问题,相信我们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