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05-26)180

文天祥的爱国诗

文天祥,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他既有着不凡的政治才能,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多成于他起兵抗元以后,内容也多与国恨家仇有关。文天祥的诗风慷慨激昂,往往能用平常的语言牵动读者的心怀。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画像

说起文天祥的诗,就不能不提《过零丁洋》,这是诗人被捕后向劝降的元朝官员表明心意的一首佳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回忆生平,感叹国破人亡,物是人非。后四句说明当下的处境,表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会保持气节,要将“丹心永垂汗青”。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接表明了自己不怕死的态度,这种宁死也要保持气节的精神在另一首词《沁园春》中也有表达。词的开头即点名主旨,“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短短十二个字就将诗人视死如归的精神表露无遗。“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这是诗人借古人张巡的事迹来勉励自己,表明世风日下,自己也绝不卖国,要保持操守,流芳百世。文天祥在词中直抒胸臆,将自己的心志展露无疑,全词充满爱国情怀。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四句诗出自文天祥的《扬子江》。诗人旅途飘零,即将成为元朝的囚徒,然而不论何时何地,身处何种境地,诗人的心就像指南石一样,永远只向着南方!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浅显易懂,却是文天祥对国家精诚之心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肃然起敬。关于文天祥的爱国诗还有很多,它们和上面的诗词一样,一字一句都是文天祥爱国精神的延伸,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文天祥从容就义

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一月九日,是南宋名相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已经被历史铭记,被后人刻在心中。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碑刻

公元1278年,元至正十四年,文天祥在广东沿海被元朝将领张弘范俘虏,于次年送至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事迹早有耳闻,想要让他投降,于是在宫中召见了这位南宋官员。当时,元朝宫廷礼仪是下跪,而南宋的礼仪则是作揖。文天祥见到忽必烈,只是按照南宋的礼仪作揖,却不肯下跪,忽必烈也没有强求。忽必烈让文天祥投降,表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原有的官职待遇可以维持不变。文天祥不愿当元朝的臣子,于是被关进了大都柴市的一个胡同里。

在文天祥被关押期间,元 *** 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都没有答应。最后,忽必烈出于文天祥的号召力,还是决定杀掉他。文天祥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显得从容不迫,神态没有丝毫改变。这一天,关押文天祥的地方布满岗哨,老百姓听说文丞相要被处斩了,纷纷奔向刑场。快到行刑的时候,监斩的元朝官吏问文天祥有何话说,并表示回答就可免于一死。文天祥没有回答,向南方下拜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有七。

文天祥就义后,家乡的学堂将他的画像和欧阳修像挂在一起,供学子们顶礼膜拜,而他那威武不屈、忠贞爱国的精神也得以流传后世,至今流芳。

文天祥千秋祭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名臣,他忠贞报国、誓死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之榜样。几百年来,文天祥从来不乏仰慕者,历来学者对他也颇多赞誉之词,《文天祥千秋祭》即是当代作家书写文天祥精神的优秀作品。《文天祥千秋祭》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卞毓方,他以洋洋洒洒五千多字,通过对史实的运用和丰富的想象力,写下了一篇动人心弦的大散文。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画像

文章的前面部分是引子,通过对比喻手法的运用间接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文天祥形象,并借以引出下文。“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文章的中间部分写文天祥被羁押之后,元 *** 对他的几次劝降,不仅正面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品格,也从侧面体现了文天祥的投降对元朝 *** 统治江南的重要性。“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文章的后面部分则集中描述了文天祥创作五言律诗《正气歌》的原因及过程、影响。“既然无法复宋,那就留下了一腔正气在人间,激励后人吧。。。。。。”在历史上,文天祥被俘后自杀未成便忍辱活了下来,但他活着不是为了残喘性命,而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他的使命便是创作《正气歌》。

《文天祥千秋祭》这篇文章是卞毓方“大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于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给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

众所周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击元朝的重要人物。那么,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英雄指的是为本民族作出不凡贡献的人,他们或以一项发明使本民族收益,或以一项特长为国争光,如钱学森也是民族英雄。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官服像

狭义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族英雄,它指的是在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作出贡献的人物,他们不畏 *** 、不怕牺牲和宁折不弯的品格足以为民族之楷模。此定论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也不论成败和身份,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算民族英雄。

不过近年来,随着各种思潮的兴起,不仅仅是文天祥,包括岳飞、卫青等历史人物的定位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人坚持传统的说法,认定文天祥等是抵抗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如今56个民族是一家,再将他们归为民族英雄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但是,后一种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应以历史的眼光对待历史人物,如果历史人物的定位可以随意改变,那么历史和任人打扮的孩子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文天祥在宋元之际临危受命,兴义师以勤王,他不畏 *** ,宁折不弯,给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假设现代中国受到侵略和压迫,文天祥这样的人正是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文天祥都应是民族英雄。

文天祥的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总有一些志士挺身而出,他们为国尽忠,为民 *** ,所以能名垂史册。宋元之际,风起云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仁人义士给后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精神的真实写照。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朝军民抗击元军

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抓住,文天祥不愿投降,吞龙脑自杀却没有成功。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给另一位抗元名臣张世杰劝降,文天祥被逼无奈,说道:“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么有脸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肯罢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诗一首给他。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时,被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于是不再劝降。第二年,张弘范率领元军与宋军在水上交战,强迫文天祥观战。文天祥在船上观看宋元两军交战,文天祥看着南宋的军队步步溃败,心知国家灭亡已成定局,心中的苦闷胜过死去。

张弘范知道文天祥不会轻易投降,就将文天祥交给元朝皇帝处置。在去燕京的路上,文天祥绝世八天,没有死,于是进食。元朝 *** 多次劝降,文天祥都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 *** 担心文天祥的存在会影响江南民心,于是决定将其杀害。在刑场,文天祥面不改色,拒绝了元朝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求生的机会,只说了一句“我的使命完成了”,便凛然赴死。文天祥死后几十年,朱明代元,人们在文天祥被害的地方建立祠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英雄。

文天祥故居

文天祥出生于江西庐陵(今吉安),后人在他的家乡建立了文天祥纪念馆和文天祥公园来纪念他,但文天祥故居却不在南宋境内的吉安,而在北京。那么,南方人文天祥的故居为什么在北京呢?其中缘由还得从南宋末年的时局说起。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故居

北京古称为燕京,公元1271年,蒙古可汗忽必烈在燕京建立元朝,改燕京为大都。当时,除了东亚的元朝之外,蒙古人还在中亚和东欧建立起四大汗国,而南宋是蒙古人征服东亚的最后一个重点目标。1279年,宋元两军在广东崖山作最后的决战,南宋小朝廷覆灭,南宋正式宣告灭亡。

此役之后,早前被元军捉住的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众所周知,蒙古人有屠城的习惯,而对待俘虏也是很少有“优待”的,但文天祥算是一个例外。元军捉住文天祥之后,不但没有严刑逼供之类的非人待遇,相反还对他很客气,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蒙古军队在与南宋交战过程中,发现宋人比他们想象中更难对付,因此制定了“以汉制汉”的统治方针。而文天祥作为南宋的宰相,在抗元过程中累积了很高的威信力,如果文天祥能够投降,那么对于瓦解江南的南宋残余抵抗力量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为了劝文天祥投降,元朝统治者将其羁押在大都巴儿胡同的一处宅院内,文天祥在此羁押三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正气歌》。

解放后,巴儿胡同被更名为文丞相胡同,而文天祥待过的宅院也被命名为“文丞相祠”,也就是今天所指的文天祥故居。在文天祥故居的庭院里,种有一棵“指南树,《正气歌》也被镌刻在庭院的石壁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5/380380.html

“著名诗人文天祥的爱国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