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代李端所作,触景生情表达内心的愁绪
李端,字正已,中唐时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多为应酬之作,大多表现出消极避世的思想。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端所作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吧。
自然神秘莫测,喜欢风云变幻,总是与人性类似,由于其无端性,于是便被涂抹上诸多神性特质。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微妙的神秘性质,所以才更加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去冒险,想要弄清楚其中隐藏着的种种无穷奥妙。世界有多大,谁不想去看看?
哲学家和诗人,或许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个起源于思想,一个发起于灵性。事实上,对于艺术或思想而言,所谓的“科学”反而是荒唐的,更像是镶嵌在翅膀之上的黄金,固然华丽而宝贵,却更是牢笼和枷锁。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
萧萧暮雨繁。
哪堪两处宿,
共听一声猿。
李端(733年—792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进士。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司空曙、柳中庸、张芬等友善,常有诗作唱和。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其诗多为应酬之作,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日落未落时分,暮鸦投入晚林,群山掩映如屏风,入目之处,天昏地暗,似乎瞬息间,整个世界变得陌生;却原来,急骤夜雨速降下来,密集成罩,若笼盖蔽住视线内所有事物。雨是陌生客,突兀山海间,仿佛蓦然生成的内心愁绪,飘洒无边,缠绕连绵。
古人尤其擅长此种借景即情,大抵因为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善于观察周边景物的变化,从而迎合着来自于内心的种种复杂情感。人是多变的生灵,基本上说的是人在感情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此相类比于自然,人在情感世界里的挣扎和痛苦,其所能够造成的恐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恐怕应当是发自于心灵上的燃烧。不到毁灭,无法安息。这就是命运的无情与残酷。
“哪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此时此刻,可谓触景生情,开始涉及到诗人自身的真情实感。夜深人静,暮雨萧萧,想到分居他处的朋友,听闻窗外一阵紧似一阵的凄厉猿叫声,心头蓦地闯入一种叫做寂寞的东西。铭刻在骨,难以排遣。一切的一切,在某一个时间段上,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当然是情感之上的繁杂性。
在前面两句之中,诗人似乎大肆书写自然世界里的景观,这当然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其真正所想要触及到的却是人隐匿于内部小世界里的情感。到得此处,好像落笔于真实场景,毕竟,诗人和朋友隔离在两地,而且这里的猿声,或许都可能是真实的。然而,当这些东西作为某种意象深入到诗歌之后,就有可能像来自于《世说新语》或者是民歌中的传说故事,被另外赋予上某些象征性,自动带上许多类型的延续性特质,等待人去解读。
诗人的魂灵是痛苦的,常常不由自主地坠入情感的深渊,往往纠结在纷纭繁杂的琐碎细节里,无法自拔,难以克制。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能下笔成诗,直抒性灵,即使肝肠寸断,仍然无怨无悔。此诗从细微处借景,从隐密处抒情,在恍若梦幻或现实两者之间,努力地维持着某种平衡性,用来传递出隶属于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怀,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如泉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