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裴迪所作,隐藏着沉重的情感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22)260

裴迪是唐朝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之一,与王维交往甚密,他的诗歌大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裴迪所作的《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吧。

终南山是个好地方,至于好在什么地方,大概可以从大量流传下来的古诗句里领悟一二。然而,对于终南山自身而言,这些歌颂赞扬的诗句只是雕虫小技罢了。终南山真正的“主业”显得很高贵,乃是供人隐逸所用的。

唐朝时候,许多有名的或无名的,都选择隐居在终南山上。毕竟,五十里外便是京城。根据当时的情景来看,终南山是一条捷径,一条可以直达“高堂”的“终南捷径”。所以,在那些所谓的“隐逸者”的眼睛里面,终南山终究只是他们的一块跳板。

裴迪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到王维的。按说,王维要比裴迪大上将近二十岁,两个之间肯定应该有沟壑才是。然而,眼缘这个东西比较唯心,老王维与小裴迪反正非常投机。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两个人标准的一对好“基友”。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裴迪所作,隐藏着沉重的情感

终南山作为一个隐居者的“圣地”,来来往往的人那是相当的多。不过真正能够交心交情的人,肯定是不会太多的。据现在能够阅读到的唱和诗作,我们可以发现王维、裴迪和崔兴宗,这是一个算作秘密的小团体了。当然,偶尔也要加上王维的弟弟王缙,他也另算一个。

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换作是诗人之交的话,除了这些清亮的泉水之外,还须加上一座高妙无比的山。这座可以叫终南山。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王维在买下宋之问的辋川别墅之后,从此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期间来往最多的便是裴迪小朋友。两个人游历遍了辋川周边景物,一唱一和,留下一部《辋川集》,成为诗坛佳话。

辋川位于长安城东南的蓝田,这里是终南山北麓蜿蜒曲折的川道,山涧众多,小溪汇聚,形若车轮,故名“辋川”。从唐代至今,辋川之名一直保留。千年以来,无数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寻觅“诗佛”生活过的踪迹。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裴迪所作,隐藏着沉重的情感

话说某日遇雨,裴迪留宿辋川别墅内,遥望远处隐匿于烟雨之中的终南山,回忆起曾经的那些悠闲时光。“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空茫的山谷谷口,被层层厚重的雨幕所遮蔽,显得十分晦暗,甚至带着几分压抑。原本应该映射在沙地上的金色阳光,此时此刻也毫无踪影,仿佛遭到岁月砂轮无情地磨灭。

似乎平淡寻常的两句诗,看上去只是对当前景象的描绘。可是结合诗作题目内的那个“忆”字,一切便都显现得活灵活现起来。然而这些生动活泼,统统来自于诗人的内心深处,有所得便会有所吐露。

事实上,重点的应该放在第二句上,正是在这句“平沙灭浮彩”之中,透露出来诗人对于时光的惋惜之情。那种无端,那种茫然,不是蓦地涌上心头的,它们来得十分迟缓,却一直在逼近。这一切的消极情绪,全部建立在好时光的渐渐消失,就好像那些被雨幕所遮掩掉的阳光,不会在平坦地沙地上再次呈现一样。

当所有的铺垫打好之后,诗人非常顺利地询问出来:“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前面两句,就是诗人内心浓厚情感的积累。当这种原始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就会像放开闸门的洪水,一泄千里无法控制。

诗人是镇静的,情绪仍旧十分稳定。他要把自己的沉重隐藏起来,不想让人能够轻松获取得到。所以,他的感叹就显得不是那么苍茫,似乎只是顺嘴一问,看上去有些轻飘飘的,没有任何的力量,甚至还有几分疲惫之意。

这正是诗人深情之处,于不显之中尤其显露心迹一痕。他说,辋水匆匆远去,悠悠复悠悠,再也不回头。他说,往日的终南山今日何在啊。他说得如此惬意,神情带着闲逸。可是,为何在平静的面庞上,眼神却泄露茫然与无助呢?用最平常的口吻,说最浓情的话语。诗人终究不是石人。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裴迪所作,隐藏着沉重的情感

裴迪始终是王维的好伙伴,其诗风也自然受到王维的影响,努力向他靠近“力求把诗情、画意和禅理三者融合起来,创造空灵幽静之境”。然而,或许个人才气问题,裴迪流传下来的诸多诗篇里,真正的佳作终究甚少。

对于裴迪的这首“询问”诗作,王维仍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他的唱和诗《答裴迪忆终南山》:“渺渺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相比于裴迪的那种茫然无助,王维就显得坦然豁达的许多。固然现在气候多变,风雨较多,但是穿透白云的阻隔,终南山仍在屹立在那里。末句“心知白云外”,简直是标准的一语双关,内蕴玄机,禅意自现。山一直在,心何必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8/395543.html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裴迪所作,隐藏着沉重的情感” 的相关文章

伊籍: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与诸葛亮等人共同编制《蜀科》

伊籍: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与诸葛亮等人共同编制《蜀科》

伊籍(生卒年不详),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

谢肇淛:明朝博物学家、诗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肇淛:明朝博物学家、诗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

项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四位

项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项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充,外号八臂哪吒,《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第六十四条好汉。早先是樊瑞、李衮的同伙,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其一》译文及注释韵译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薄霜凄凄送寒气,...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提到郦道元,我们就会想到他的《水经注》,《水经注》究竟写了什么,把郦道元的历史地位推的这么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相传是给汉代桑钦的《水经》做了若干大的补充的而一部书。但经过清代学者和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汉代桑钦著作还是晋代郭璞著作都是错误的。大致是三国时期的人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