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帝国主义是如何瓜分非洲的?瓜分非洲的后果?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08-23)320

如果把帝国主义和非洲这两个词联系起来的话,人们最直接的印象可能就是黑奴贸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败笔,也是让人回想起来就觉得无比震怒的惨痛的历史事件。那么,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是怎么进行的?

提起一战时期的非洲,黑奴贸易便自然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人们在同情与心痛之余不禁会问,在当时,欧洲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每个欧洲国家分别占领了非洲的哪些殖民地?非洲人民在那个时间点内,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

在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之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如此大的一个整体。随着一位位航海家的环球航行,也逐渐打破了各个大洲各个地区的屏障。当时制霸全球的欧洲在各个方面领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非洲,这个长期处于落后而封闭的地区,逐渐被野心勃勃的欧洲人纳入了殖民计划之内。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这一历史事件,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历史朝代表

通过对非洲人民毫无人性的压榨和残忍的杀害,侵占他们大量的土地。将有色人种低价运回国内给本国的资产阶级当做奴隶,掠夺非洲大陆丰富的黄金钻石以及有价值的资源,占领港口,控制内政,作出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殖民掠夺行为。对地区的瓜分可以分为:对北非的瓜分,对非洲西海岸的瓜分,对非洲南部的瓜分,对东海岸的瓜分。各个欧洲国家对其瓜分手段大致相当,都是对殖民地的争夺,迫使当地人民搬离自己的居住地,对其经济控制和政治控制,一切都是为了发展本国的垄断资本主义,使其能够获得利益更大化。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这一不正当的行为,从根本体现着种族歧视这一愚昧无知的种族观,让人心寒。

瓜分非洲的历史背景

之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同时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为了发展本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各国为了扩展殖民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只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历史背景之一。

与此同时,欧洲已占领了中国、印度等欧洲国家,并且基本已完成了对亚洲的瓜分。而早在很久之前,美国已经占领了广大的拉美地区,使得欧洲国家不得不转换目光,寻找更广阔的殖民地,这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历史背景之二。

因为在欧洲国家瓜分非洲地区之前,并未有其他国家涉猎于此,所以非洲大陆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钻石金银珠宝等。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同时,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从军事方面来说,拥有很强的战略性。而欧洲的探险家们纷纷秘密的对非洲大陆进行一系列探险活动使得他们对非洲的地理位置较为的了解与熟悉。为他们接下来一系列殖民扩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历史背景之二。中国有过被瓜分与被殖民者掠夺的经历,所以中国人民大概可以对非洲人民感同身受,曾经的伤疤谁都不愿意再次揭起,但是必须做到以史为鉴,从中反思,珍爱和平。

欧洲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

整个欧洲国家的发展形势向好,尤其是英国、法国这些殖民国家,他们早在十九世纪就夺取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黑奴贸易自不用说,为了本国的利益掠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蔑视人权,严重的种族歧视,攫取非洲的资源与财富。占领了非洲人民大量的土地,疯狂的屠杀,甚至在非洲人民内部挑起战争。

在河口的 *** 上,贸易的垄断上,土地的买卖上,均存在大量不公正与残酷掠夺的情况。法国。葡萄牙、英国、比利时等均参与瓜分,擅自达成了而协议,在非洲人民的土地上肆意妄为,使得整个非洲大陆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被划分完毕。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欧洲国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这确实人类历史上更大的败笔,无视人类生来就有的权利,仅仅根据肤色决定人类的地位,多么愚昧而可笑。关于欧洲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命题。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人人珍视和平。

瓜分非洲的后果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由于非洲工业原料丰富,三角贸易兴盛,黑人奴隶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所以帝国主义把目光转向了非洲。

瓜分非洲的后果是为帝国主义工业化提供动力基础,促进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促进近代经济转型。由过去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瓜分非洲的后果是使非洲成为各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原料产地,非洲成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牺牲品,从而限制了非洲经济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帝国主义大量掠夺非洲贵金属与经济作物,加剧了非洲地区的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帝国主义的统治,给非洲国家遗留了大量政治和宗教问题,也成为阻碍非洲各国家和平发展道路的绊脚石。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给非洲人民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致命打击。

瓜分非洲的后果同时也包含文化方面,瓜分非洲促进西方先进文化在非洲的发展,给非洲带来了西方先进文明,弥补非洲文化的人文情怀,有利于非洲文化的国际化。但同时,也对非洲本民族文化和自身宗教信仰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对于瓜分非洲的后果,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但是从整体看,弊大于利,因为帝国主义私欲而发动对于其他民族的侵略,从人道主义层面上看是无法原谅的行为。但同时,这也给世界带来反思,即我们要和平还是战争。

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

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为了保证垄断集团的利益,金融资本家就必然要夺取和占领殖民地,只有占领了殖民地,才能垄断殖民地市场,保护资本投放场所和充足的原料来源。

正是从1876年开始,西方列强开始了争夺殖民地的 *** ,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美丽富饶的非洲大陆首当其冲。在此后的30多年间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

十五世纪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各国,为了聚敛财富,在黄金这个字眼的驱使下,争先恐后地扑向东方。奥斯曼帝国兴起后,以地中海驶向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海上商路受阻。为了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欧洲国家将船队驶向了非洲。古老而富庶的非洲大陆从此开始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厄运降临到勤劳、勇敢、善良的非洲人民头上。

1415年,葡萄牙人以武力强占了北非沿海城市休达,建立了非洲的之一个殖民据点。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步其后尘,自十六世纪初期相继来到非洲,他们在非洲沿海地区修筑堡垒、建立据点、开设商栈,大肆攫取非洲的黄金、象牙等贵重物品。据统计,1555年英国人仅一次就运回黄金400镑,直到十八世纪初,从西非运往欧洲的黄金每年仍达25万镑。

当时,欧洲列强在非洲的角逐,主要是争夺贸易权。所谓贸易实质上是列强通过欺骗和暴力手段掠夺非洲的财富。例如在非洲的沿岸、黄金海岸、胡椒海岸、象牙海岸等一些沿海地区的名称就是欧洲人在踏上非洲沿海地区后,按照他们在这一带掠夺的主要物品的名称来对这些地区进行的称谓,这些名称充分表明了当时殖民掠夺的商业特点。

随着北美种植园的开发,为了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殖民者又将非洲黑人长途贩运到美洲出售,进行了贩卖人类血肉的肮脏勾当。此时,非洲成为西方列强商业性猎取廉价劳动力的场所。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竞争时期,大机器生产需要更多的工业原材料供应地和推销商品的市场。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地位,西方列强便把殖民地变成倾销廉价商品的市场、供应工业原材料的基础。为了探察非洲大陆的资源和进入内陆的通道,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列强开始派遣传教士和商人深入非洲内陆进行大规模的地理考察。

从1821年到1870年的50年间,这种探险活动多达73次。随后,他们便以威胁、利诱、欺骗和武装入侵等方式开始强占非洲的大片领土。

1876年以前,西方列强虽已占领了非洲10.8%的土地,但除在南非和阿尔及利亚外,殖民列强在非洲一般只占有沿海地带。法国在塞内加尔,葡萄牙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虽已深入内陆,并未实际占领。

1876年,西方列强开始了争夺殖民地的 *** ,这时候列强对亚洲的土地已瓜分完毕,而美洲由于美国实行门罗主义,欧洲列强在那里的扩张遭到的排挤,只有非洲大陆的内陆还没有被分割,这时候列强的目光便集中到了非洲这块被他们视为无主的土地。野心勃勃的利奥波德二世召开的所谓国际地理学会议,名为讨论开化非洲所应采取的更好 *** ,实际是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做准备,在进行科学考察和传播文明的幌子下,会议成立了国际中非考察与文化协会,通称国际非洲协会。除英国以外与会的各国都成立了各自的委员会,派遣人员到非洲进行考察,列强瓜分非洲的序幕由此拉开。

英国从非洲南北两端向大陆内部扩张,其首要目标是盛产钻石和黄金的南非,但在入侵的过程中,遭到布尔人的坚决抵抗。1880到1881年爆发的之一次英布战争,以英国的失败告终。在北部,英国1882年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将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置于其统治之下。此外,在非洲之角和尼日尔河三角洲一带,英国还占有一些土地。

德国在1883年,骗得安格拉、培开那湾附近的215平方英里土地后,又于次年宣布:从南纬26度到今安哥拉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为德国保护国。在西非,多哥和喀麦隆相继成为德国的保护地。在东非,德国占领了坦葛尼喀,并宣布东非接受德国保护。

意大利则以红海沿岸的阿萨布港为基地向内陆扩张。为比利时国王列奥波德效力的斯坦利在对非洲进行三次探险后,以武力和欺骗两种手法在刚果河流域和刚果盆地,从当地非洲人手中骗取了450多个条约,建立了22个商栈和据点,这些都成为利奥波德此后占领刚果的依据。

法国在1815年武装占领了突尼斯,1883年迫使马达加斯加接受其保护。在非洲之角和塞内加尔河流域,法国以诱骗的方式取得了大片土地,在尼日尔河上游建立了一系列的据点。1881年底,法国 *** 支持下的布拉柴先于斯坦利到达刚果河下游北岸,斯坦利和布拉柴在刚果河流域的探险和竞争,实际上是比、法两国在分割刚果河流域的竞争。

1882年,法国正式宣布建立法属刚果殖民地,与比利时在刚果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对比利时的活动心存不满的葡萄牙,以自己是刚果河口地区的当然主人为由提出 *** ,英国乘机插手刚果事务,与葡萄牙签定条约,支持葡萄牙在这一地区的特殊利益,取得了英国在刚果河流域自由经商的保证。英葡条约的签定引起法国和比利时的 *** ,密切注视这一切的德国乘机提出召开国际会议的建议,加入这一争执。

自1876年以来,列强在分割非洲其他地区过程中已发生多起矛盾。德国在西南非洲、东非、西非几个地区骤然出现并对所占地区实行保护,使列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英法在西非、北非的实力较量势均力敌,如今占领刚果河流域的争端已不是两方争执,而是多方介入、矛盾重重、相互牵制。

为解决列强之间因分割非洲产生的矛盾,1884年11月15日,西方列强在柏林召开了之一次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

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召开的柏林会议,会议长达104天,共有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荷兰、西班牙、俄国、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国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讨论的更多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会议最后形成了长达6万多字、包括38项条款的《总决议书》。《总决议书》中核心的一条是第36条款,规定今后列强在非洲沿岸占领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通知其他在本协议书上签字各国,以便他们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种权利的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保证遵守规定条件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只有这样才能被认为是有效占领,才会被其他国家确认,也就是说《总决议书》公开承认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非洲的合法性,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最后瓜分非洲提供依据。各签字国在不影响其他列强利益的情况下,对那些还没有被瓜分的地区谁先占领了谁就属于谁的势力范围。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

正是在这个有效占领的原则下,列强在非洲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会议直接的受益者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在会外与列强分别进行交易或取得妥协,达到了以其个人名义占有刚果盆地的目的,刚果自由国成为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领地。

1884年的柏林会议在道德关系的基础上呼吁帮助非洲废除奴隶制,但是在这之下的真正动机是开始或者继续对非洲的掠夺,掠夺土地不是为了直接的剥削,而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剥削,这是在南非发现黄金和钻石的时候,突然之间世界明白了非洲不是完全没用的大陆,实际上这是一个地址奇迹。一个历史学家说:我们认为这个盆地有可能是矿物宝藏,可以开采的宝藏,所以欧洲人现在只急着找到去非洲的道德理由。俾斯麦说他要非洲中部,从德国占领的非洲西部到当时的坦桑尼亚、坦噶尼喀、东非的德国区,他想要这么广的地区,他说我们也是。德国刚刚在1870年统一,我们想在太阳底下有一块土地。

《总决议书》一经签字,俾斯麦立即通知各国,德国在东非占领的地区为德国殖民地,西班牙也乘机宣布占领了里奥德奥罗,即今天西撒哈拉的南部。柏林会议结束时,列强在名义上已占领了非洲25%的领地。

柏林会议后,英国制定了开普、开罗计划。开普、开罗两个地名英文之一个字母为C,称为二C计划,英国试图从南非的开普敦直到北非埃及的开罗,建立一个纵贯南北的大英帝国殖民地。法国提出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兰的所谓二S计划,企图从塞内加尔的佛得角向东,直到红海,建立横贯非洲大陆东西的法属殖民地。德国则要连接其在东非和西南非的属地,斜断非洲大陆。葡萄牙要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连成一片,夺取赞比西河与坦葛尼喀之间的领土。比利时处心积虑地要扩大自由刚果国的地盘。意大利则要占领北非的利比亚和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帝国主义列强在实现各自的扩张计划中矛盾重重,他们都有打通其在非洲的各个殖民地、以建立一个连成一片的殖民帝国的野心。但在实力对比,在各自现已占有的势力范围的地理位置方面互相牵制和制约,因而他们在瓜分非洲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时候,既相互争夺又彼此勾结、利用。在竞争、交易、妥协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地疯狂地夺取殖民地。在刚果河流域,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继续扩大其各自的殖民领土。在东非,英国、德国、法国于1890年相互订立协定,划分各自在肯尼亚、乌干达、坦葛尼喀和马达加斯加岛的势力范围,并于世纪末将东非分割完毕。在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地区,英、法、意、德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沙俄于1898年派遣殖民部队入侵卢多尔夫地区,企图独占该地的金矿开采权,并向埃塞俄比亚进行渗透,力图在红海沿岸和印度洋沿岸攫取一有利地势,以保证其沙皇舰队在东方海域的霸权。意大利强行宣布对埃塞俄比亚实行保护,遭到孟尼利克二世拒绝后,于1894年发动殖民战争,战争以意大利的失败而告终。英、法为争夺苏丹东部地区爆发法绍达冲突,几乎导致战争,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基本以乍得湖、刚果河和尼罗河流域为界,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南部非洲,英国首先与葡萄牙在赞比西河流域发生冲突。德国势力渗入盛产黄金的德兰士瓦后,又与德国关系紧张,矛盾双方在协商、交易后,确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随着1899至1902年英布战争的结束、英属南非联邦的建立,南部非洲被分割完毕。

在西非,英法势力入侵较早,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势均力敌,在西非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德国的介入使矛盾更加复杂化。到1900年时,各殖民地的疆界基本确定。在北非,意大利在与列强取得妥协后,于1911年占领了利比亚,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而摩洛哥成为列强在非洲争夺的最后焦点。自十五世纪葡萄牙占领休达后,摩洛哥先后遭到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美国、英国、德国等列强的入侵,被迫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世纪初,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爆发了两次危机,最终以1912年3月签定《非斯条约》,决定了法、德两国的利益,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1900年时,列强已占领了90.4%的非洲领土,到1912年时,又达到了96%。

从1876年召开国际地理学会议,到1912年法国占领摩洛哥、意大利占领利比亚,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名义上仍然保持独立外,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和地区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利比里亚实际上也已经成为美国的附属国。至此,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竞争基本告一段落。

帝国主义是如何瓜分非洲的?瓜分非洲的后果?

根据1914年的政治地图,列强在非洲占领的殖民地面积分别为:

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8,860,020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29%,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在36.3倍;

法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10,795,520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35.6%,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大19.6倍;

德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2,347,034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7.7%,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大6.6倍;

意大利所占殖民地面积为2,339,540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7.7%,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大7.8倍;

比利时所占殖民地面积为2,345,800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7.7%,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大76.9倍;

西班牙所占殖民地面积为308,355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约为60%;

葡萄牙所占殖民地面积为2,089,089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7%,同本国领土面积相比,大22.7倍。

英、德、比三国所占殖民地都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英属殖民地拥有更大的战略和经济意义。法属殖民地虽不及英国,但控制了北非沿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比属刚果经济价值更高。 所以,欧洲人进来了,利奥波德是之一个。刚果,非洲中部这片广阔的地区是他的私人财产,表面是道德事件,实际上是殖民主义的最后表达。在欧洲的使馆,我们在非洲地图上看到的直线,就是这旁边的直线,就是在欧洲的使馆用尺子画出来的。所以到十九世纪末,非洲的每一个国家都被殖民国家占领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埃塞俄比亚。

在欧洲的谈判桌上,列强常常是依据各自实力讨价还价,在非洲地图上任意地勾画出各个殖民地的边界或者势力范围。例如,非洲之角索马里人居住的地区被分为了英属索马里、法属索马里、意属索马里,西非曼丁戈人地区被四分五裂,隆达王国被分割为比属刚果,北罗得西亚和安哥拉3个部分。这种人为的边界,任意割裂非洲历史上按民族聚居或民族种族分布而形成的地区,破坏了非洲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正常发展过程,同时也给今天非洲国家留下了造成边界争端和纠纷的许多历史问题。

1914年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帝国主义列强要求重新分割非洲。大战不但使非洲转化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一个战场,并且最终导致对非洲的再次分割,非洲大陆陷入了更深重的灾难。

后世影响:非洲地图边界的直线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各自的实力侵占了非洲一个个地方,就有一个如何划定彼此势力范围的问题。在当时对非洲地形和对非洲内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主要是以表示地球表面的经、纬线,或两地之间的几何直线、曲线的方式来划定彼此殖民地的边界线,而以河川、湖泊和山脉等作边界线的则不多。

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之前,非洲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某些轮廓线模棱两可的山川、湖泊、沙漠、荒原分开的,不存在划定属于哪个国家权限的地区界线。这种情况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其一,非洲地广人稀,即使一些组织结构比较完整的国家,其中央政权也只能在一个较为有限的区域内行使职能:

其二,非洲各民族多数以游牧打猎为业,为寻求水源、牧场和猎区,要经常迁徙,这就使得边界概念反而显得多余。

在当时对非洲地形测量不足和对非洲内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帝国主义殖民者在非洲划分边界线除了以某些河川、湖泊和山脉等作为标志以外,还采用了如下几种方式:

之一,以表示地球表面方向的经、纬线为殖民势力范围的边界线。

第二,以两地之间的几何直线或曲线为边界线,马格里布诸国在大陆上的国界线和撒哈拉以南各国的大部分国界线,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直线或曲线划分的。

第三,以互换领土的办法形成边界线。

在帝国主义殖民者划分势力范围边界的过程中,正由于非洲许多民族的聚居区域被分割,一些国家的传统边界遭破坏,所以在这以后非洲大陆许多国家的边境地区就出现了外来民族问题,出现了少数民族问题,产生了维护民族统一与巩固国家边界安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同时,用经、纬线划分边界的 *** ,在地图上标出容易,但用地形测量图线表示却很困难。这就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陷入无休止的边界争端和民族纠纷。

帝国主义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时的人为边界,是当代非洲国家边界争端和民族纠纷的总根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8/395679.html

“帝国主义是如何瓜分非洲的?瓜分非洲的后果?” 的相关文章

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又称狮心理查逝世

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又称狮心理查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在814年前的今天,1199年4月6日 (农历三月初九),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又称狮心理查逝世。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的次子,接续父位成为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1189年至 1199年在位。他同时是诺曼底公爵(另称理...

高仙芝与阿拉伯帝国交战,结果是怎么输的?

高仙芝与阿拉伯帝国交战,结果是怎么输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仙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鼎盛的朝代,而唐朝之所以鼎盛,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无关系;在唐朝时期,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不仅攻灭了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百济等国,而且还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

她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竟然还把寺庙改成青楼

她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竟然还把寺庙改成青楼

朝鲜王室,曾先后出现过著名的三大“妖女”,分别是肃宗时期的张禧嫔、中宗时期的郑兰贞,还有成宗时期的张绿水,相信很多人对此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讲一讲“三大妖女”之一的张绿水。朝鲜王朝在对待阶级关系以及嫡庶问题的层面上来说,与中国封建王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倘若小...

唐朝文官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袭击 一怒之下带兵干掉了整个国家

还不知道:唐朝文官王玄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来不缺少猛人,而下面说的这位猛人却猛的有点过了头,带领三十人的团队到国外转悠,结果被人打了蒙棍,而后凭能力,不找后台老大要人马,凭一己之力灭了这个国家。唐朝是一个崇文尚武的朝代,文人墨客出门都佩戴宝剑,比如李白,...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如果亚历山大大帝进攻秦国的话会怎样?秦惠文王会用实力教他做人。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人力捧的一名超级帝王,能与之相比的也就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大帝以及沙俄王朝的彼得一世大帝齐名的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出生于小小的马其顿王国,虽然自幼就展现了其天才般的指挥才...

织田信澄:被杀父仇人所抚养

织田信澄:被杀父仇人所抚养

永禄七年(1564)元服时改津田姓,初名信重,后名津田信澄,津田是织田的一个旁系姓氏(就好象今川是足利的旁系一样)。其后在元龟二年成为浅井家降将矶野员昌的养子。织田信澄在成人后受到伯父织田信长起用,担任信长的侧近及部将活跃各式场合之中,不但于天正二年二月出席信长茶会并担当御通役之职,更是同年三月织田...

织田信清是谁?日本战国武将织田信清生平简介

织田信清是谁?日本战国武将织田信清生平简介

织田信清,日本战国时代武将,通称十郎左卫门,号铁斋,别名是津田铁斋、犬山铁斋。犬山城主,官位是下野守。由于娶了织田信秀的女儿而一时与织田信长合作,但不久便敌对。后被织田信长攻下犬山城,据说后来逃亡甲斐了。织田信清的父亲织田信康是“织田伊势守家”当主织田信安的后见人,于是就属于信安配下,但是在织田信秀...

德国著名飞行员加兰德简介 加兰德生平经历和荣誉介绍

德国著名飞行员加兰德简介 加兰德生平经历和荣誉介绍

阿道夫·加兰德,不但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本人也是一位创下击落104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在德国空军中享有很崇高的威望,被大家尊称为“小胡子将军”。任职经历加兰德将军29岁就担任德国歼击机部队司令,在他的指挥下这支年轻的部队创下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德国的最高荣誉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一半为战斗机飞行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