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从唐朝诗人的诗中探索,伤心究竟可画还是不可画?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06)130

深浅的墨色线条能画出心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张靓颖在《画心》里说“画着你,画不出你的骨骼”,《增广贤文》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可见对丹青圣手来说,画心是更高境界。画心简单来说就是画出感情。众所周知,梵高的画通过重墨油彩来表达自己浓烈的感情,但这是油画。国画比起油画,好像有些寡淡,那国画里的感情是不是也寡淡呢?

从唐朝诗人的诗中探索,伤心究竟可画还是不可画?

其实很喜欢国画,尤其是水墨画,最简单的墨色,聊聊几笔,只是浓淡变化就勾勒出一幅意境悠远,惟妙惟肖的山水、人物。每次见到总是赞叹不已。那这些深浅的墨色线条能画出心吗?看这两个晚唐诗人在诗里怎么说,这两首诗都是题画诗,两个诗人背景也相似。但着两个人的结论确实相反的,一个说伤心不可画,一个说伤心可画。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曾屡试不第的落魄诗人高蟾,看到一幅《金陵晚望》图,看到画上夕阳中的金陵,不禁浮想联翩,感慨神伤,在南朝的六个小朝廷时,金陵作为都城,也曾金碧辉煌,也曾碧树苍翠,也曾伴浮云归暮。但是现在的金陵城不再是都城,破败萧条,在凄凄秋风中陪着即将落山的暮阳。世间有那么多的丹青圣手,但这些丹青圣手里却没人能把我的愁闷、伤心描绘出来。

高蟾是晚唐河朔人,为寒士, 性情倜傥,为人讲究气节,当时曾有人出千金资助,但他却断然拒绝,说他即使饿死也不会接受这种无缘无故的施舍。虽然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但因晚唐科举舞弊渐盛,他累试不第,历时10年,曾怨而作诗道:“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又曾题诗省墙间:“阳春发处无恨蒂,凭仗东风分外吹”。唐僖宗乾符三年,因为高侍郎一力推荐,才考中进士。

从唐朝诗人的诗中探索,伤心究竟可画还是不可画?

这是他的一篇题画之作,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危机四伏的现实的忧虑。

开篇描写的是看到的景象。“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金陵曾是南朝古都,当年的金陵,也曾是华堂广厦,纸醉金迷,旖旎奢靡。而今却是衰败萧条,废墟残景,只有秋风、暮日相陪;追古思今,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不已的晚唐王朝,不也危机四伏、摇摇欲坠。诗人悟出,南朝的六个短命王国,现实中晚唐王朝无可挽回的衰败趋势,不都和浮云、落日一样,不可避免地向着崩溃的末日走去。对自然、历史和社会的感慨,忧虑,种种愁绪涌上心头,拂逆不去,浓得化不开,语言是那么苍白无力。金陵晚景可诉诸画笔,人尽可识,但诗人长久郁积于心的伤感何以表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伤感地极致,痛苦的呐喊,因为无论多么高明的画师,都无法画出诗人难以排遣的伤感、愁绪。“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画无法传递的浓郁伤感,是有多么地深啊,诗人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本诗前二句在对浮云、晚翠、落日、秋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表达了好花不常开,故都不长盛的意味,隐含唐王朝正是国运陵夷之时。结尾两句,追昔抚今,诗人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却无计可施,只能将这种潜在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不论多高明的丹青妙手都所无法描画出来的。整首诗婉转沉著,意味深长。

金陵图

唐代: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忧时伤乱的晚唐诗人韦庄,看过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发,谁说伤心、伤感画不成呢,只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画伤心图而已。请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六代的往事的画中,枯败的老树,寒凉的云,弥漫了整个金陵城。

此诗中指出画这组画的画家,没有为南朝六代统治者粉饰太平,而是画出了金陵城的凄凉衰败,他在画中绘出许多老树寒云,绘出了危城破墙,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紫气氤氲的帝王之都,而是使人伤感的破败古城。诗人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全诗情绪激昂,慷慨陈词,寓意深刻,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是因为“逐世人情”,因世人多是得过且过,喜乐不喜忧的,不敢直面惨淡的事实的。对敢于反映真实历史的六幅“伤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唐朝诗人的诗中探索,伤心究竟可画还是不可画?

韦庄显然读过高蟾的《金陵晚望》。所以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一片伤心画不成”便从记忆中浮现,真是画不成吗?你看这六幅南朝彩绘,不是把“一片伤心”淋漓尽致地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反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出“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逃避现实的心理,总是去画一些粉饰太平的东西,而不愿意画出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上老树凋零,寒云罩城,一派凄凉荒败。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城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放在一起读,颇耐人寻味。两人都是晚唐人,都对晚唐的社会现实深深忧虑,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其实,不论丹青圣手能不能画的成“伤心”,两位诗人都用自己的妙手通过诗画出了浓郁的无法消散的伤心,只是一个沉郁,一个理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9/398143.html

“从唐朝诗人的诗中探索,伤心究竟可画还是不可画?” 的相关文章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凌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水浒传中以虎为绰号却没什么实力的好汉都是谁?

水浒传中以虎为绰号却没什么实力的好汉都是谁?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清楚,水浒好汉们几乎人人有绰号。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因为众多有特色的英雄以及有趣的故事而闻名天下。当然,梁山中有很多能力突出的人,比如神机妙算的吴用以及打虎武松等好汉,但是相对应的,在梁山之中,其实还...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韦见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韦见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见素(697年-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译文及注释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