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是谁 歌德生平介绍
歌德是谁
歌德是谁?歌德是德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歌德更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在今天的世界上提起歌德很多人都知道,了解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为科学家的歌德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绩实在是太突出了,掩盖了其作为科学家的光芒。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歌德是谁。
歌德画像
歌德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 拥有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特别擅长讲故事,对幼年的歌德影响非常大。1765年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歌德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法律,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歌德曾经一度想要成为一名律师,还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一名蜚声世界的文学工作者。
歌德在1773年创作出了《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 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更是让歌德名声大震。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担任重要官职一直到1786年,由于改革行动处处受阻,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最终导致歌德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去了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再次返回魏玛的歌德辞去了重要的官职,只负责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并且开始了自己的创作高峰期,之后创作出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并且凭借着自己的作品成为了德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也是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作家。
歌德的故事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作家,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不仅仅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学,而且也拥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与应变能力,而且是一位谦谦君子,歌德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后世人学习的地方,歌德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世界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歌德的小故事,下面就讲两个歌德的故事。
歌德画像
歌德的故事一:一次歌德在魏玛的路上散步,忽然发现对面走来了对歌德的作品提出尖锐的批判的文学评论家,两个人在一条路上相遇了,两个人正好走到了面对面的位置上,这位评论家骄傲的说:“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歌德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我与你正好相反。”歌德说着给这位评论让开了道路,这位评论家瞬间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歌德的故事二:歌德与贝多芬是好朋友,一天两个人一起出去散步,看到迎面走来了奥地利皇后率领着一群皇室成员,歌德看到皇室成员之后立即恭恭敬敬的站到了路边,并且摘下自己的帽子向皇室成员致敬。贝多芬觉得歌德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贝多芬觉得皇室成员不配自己对他们那么恭敬,因为在任何时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贝多芬来。贝多芬直接昂首挺胸的走过去,皇室成员纷纷想贝多芬脱帽致敬。而歌德却仍旧谦卑的毕恭毕敬的等到皇室成员走过之后才去追赶贝多芬。
从上面两则歌德的故事可以看出歌德是一位充满了智慧与幽默的人,同时也是一位没有任何的傲气,是个谦逊的人。
歌德生平与创作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歌德作为一名作家的成就全世界都知道,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成就却极少有人知道。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作家,下面就介绍一下歌德生平与创作。
歌德照片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幼年时期受父母的影响非常的大,早年的时候曾经做过律师,也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也曾经做过 *** 官员,研究过自然科学,但是后来安心做了一名作家。
早在莱比锡求学期间,歌德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剧作,使歌德的精神视野大为展开。
1731年,歌德在阅读了《葛兹自传》之后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葛兹》,这部作品最终在1733年完成,歌德将自己的这部作品给自己的好友默尔克和赫尔德看,两个人给与了一些意见,歌德根据这些意见对作品进行了修改,这部作品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768年,歌德完成了《浮士德》的初稿,《浮士德》之一部1808年问世,《浮士德》第二部完成于1832年,这部作品耗费了歌德长达六十年的时间,可见歌德在这部作品上耗费的心血是多么的大。
1774年,歌德利用二月初到三月这段时间,用四个星期写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作品出版之后,歌德立刻成为了世界级的著名作家。
歌德的一生几乎都是处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以上几部作品只是歌德数量众多的作品中比较有名气的,除此之外歌德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奠定了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歌德与叔本华
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叔本华生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从年龄上看歌德要比叔本华年长39岁,当叔本华青春年少的时候歌德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翁。两个人都是德国人,并且都曾经长期的居住在法兰克福,都一度在同一时期出名,所以两个人必定是存在着交集的。下面就比较一下歌德与叔本华。
歌德画像
关于歌德与叔本华的交往历史上记载的不多,或者是两个人只是神交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成为朋友。叔本华在181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的时候歌德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这个时候叔本华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歌德对这篇文章非常的赞赏,并且从中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他告诫叔本华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歌德与叔本华都是德国的文化名人,但是两个人的主攻方向不同,歌德主要是戏剧、诗歌、小说等文学创作,而叔本华的作品主要是哲学学术著作,所以两人都称得上是思想家,但是两个人的创作作品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歌德与叔本华两个人都是学界的著名人物,并且都曾经是大学的教授,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却差别很大,歌德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谦谦君子,对待人温和有礼,而叔本华却性情暴躁,并且非常自私,甚至是将一位女裁缝推下楼梯,造成了她终生残疾,而叔本华不得不按季度给她补偿,当她辞世之后,叔本华写道:“老妇死,重负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