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24)180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这一联,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这句的意思是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其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如何把四种景象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呢?作者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9/401171.html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严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畯(生卒年不详),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

《侠客行》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译...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注释宿:住,过夜。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临当欲去时,...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杨志如果单挑,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杨志如果单挑,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是由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组成。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之间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打斗,最终结果是不分胜负。书中说两人打斗了...

蒲松龄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是什么?

蒲松龄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是什么?

对蒲松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们都信服于迷信传说,平时都去烧香拜佛,祭拜神仙。说到底还是当时科技不发达,而这不过是封建思想的打压之下,人们寻找的精神寄托,比如说小说中这些鬼怪,狐仙,神佛的传说啊,虽然都是讲的关于他们的事,其实还是人间的事情,一切都是与人有关的...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此时,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元朝并未灭亡,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仍然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当年七月,徐达的大军攻克山东,朱元璋闻之大喜,立即给徐达下了一道命令,让徐达亲自去...

《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候?杀掉韩信,刘邦后悔了吗?

《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候?杀掉韩信,刘邦后悔了吗?

刘邦挥泪创作《大风歌》,是因为他对诛杀韩信之事感到后悔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这首诗歌创作于高帝十二年,当时刘邦讨灭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率领军队回师,途中路过他的家乡沛县。刘邦在沛县停留了半个多月,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