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2-09)140

我国的宝鸡有着青铜器之乡的美称,马承源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肯定就有宝鸡的青铜器。我国著名的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均就是出土于宝鸡。那么今天我们班就一起来聊一聊这四大铜鼎,看看有着什么历史渊源。

1、破土惊世

2003年1月19日下午4点左右,陕西宝鸡眉县常兴镇杨家村的5位村民在村子北坡上为砖厂取土时挖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破洞,在夕阳的余晖下,隐约透着幽幽的绿光。他们贴近洞口往里细看,惊喜地发现里面有4个大铜鼎。

自汉代起,宝鸡就有青铜器发现,《汉书郊祀志》记载了一个美阳得鼎的故事:西汉宣帝神爵四年,美阳(今扶风法门镇)出土了一尊青铜宝鼎,鼎上所铸的铭文无人能识,最后由那位因每日替媳妇儿画完眉才去上班打卡而青史留名的太中大夫张敞成功破译。

此后,作为周秦文化发祥地的陕西宝鸡不断有青铜器发现,加上近年来媒体对《文物法》的宣传和文物知识的介绍普及,当地村民知道这些出土青铜器都是宝贝。为了避免遭到哄抢,他们留下4个人在洞旁守护,派了一个叫王宁贤的人去打 *** 报告县文物局。

专家到现场后真是越挖越开心,因为洞中不是只有4件青铜大鼎,而是有27件!这是一个未经盗扰的青铜器窖藏,里面有鼎12件,鬲9件,壶2件,盂、盉、盘、匜各1件,而且这些青铜器保存完好,锈蚀得并不严重,最重要的是这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从铭文看,除盂以外,其余26件皆为一个名叫逨的人所作。专家们数了数,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共有4048字,这将是震惊世界的21世纪之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2、拾遗补厥

最令考古学家惊喜不已的是其中有一个青铜盘,经过专家简单处理后发现上面有铭文370个字,这比1976年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史墙盘还多了70多个字。

史墙盘器型大、 *** 精美,高16.2cm、口径47.3cm、深8.6cm,盘底有铭文284字,记载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7代周王的功绩,与《史记》相印证。但此盘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作器者西周恭王时的史官墙在铭文中记载了自己微氏家族6代人(皆为西周史官)的事迹,这在史籍文献中未见记载,史墙盘的发现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

逨盘的发现,同样令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此盘通高20.5cm,口径53.4cm,圈足直径41cm,腹深10.4厘米,重18.5千克,方唇、折沿,腹部和圈足装饰有窃曲纹,口沿下有一对兽首衔环辅首,圈足下还附有4个兽足。整体造型恢宏大气, *** 精美,被称为中华之一盘。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最为珍贵的是,此盘铭文分为21行,共372字,记述了周朝9代天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龚王、懿王和孝王,相比于史墙盘,多了3代。而且盘中铭文记载了单氏8代人约300多年辅佐周王的功绩:

之一代高祖单公辅佐文王、武王,灭纣建周,治理新占有的土地;第二代皇高祖公叔,辅佐成王驱逐异族方国,安定天下,管理国家;第三代皇高祖新室仲,帮助康王处理政务,使四方邦国臣服;第四代皇高祖惠仲盠父深谋远虑,辅助昭王、穆王,讨伐荆楚;第五代皇高祖零伯坦荡磊落,勤勉理政,辅佐恭王、懿王;第六代皇亚祖懿仲忠心效力于孝王、夷王;第七代逨的父亲龚叔襄助厉王,促使朝廷政通人和;第八代单逨勤勉忠心,因讨伐戎狄有功,深得宣王器重,赏赐了很多舆服器物。

从逨盘可以看出,单氏家族在西周时极为显赫,在西周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功绩卓著,这在以前的史籍中鲜少记载,逨盘的出土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既为确立西周诸王世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又中国族谱尤其是单氏家族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3、证史与正史

3.1、逨盘的发现,之一次通过出土文物证明了《史记》所记载的西周诸王世系的正确性。

逨盘完整地叙述了文武、成、康、邵(昭)、穆、龚(恭)、懿、考(孝)、(夷)、刺(厉)及时王(宣王)11代12王的名号、位次和有关事件,是记载历代周王名号最多的一次发现。铭文还记载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11代12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年总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2、逨盘对古籍中有关西周诸王谥号记载的考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西周诸王的名号中,考(孝)王之一次出现在青铜器铭文中,而且史籍中所记载的孝王,在逨盘铭文中记为考王;昭王在逨盘中记为邵王,恭王记为龚王,夷王记为得王,厉王记为刺王等,一方面说明这几位西周先王的谥号与史籍记载有别,另一方面从字面之意看,这些谥号而且都不含贬义。

3.3、生称还是死谥?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文、武、成、康等号究竟是死谥,还是生称的问题,争论不休。逨盘的出土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即这种号应该是死谥。

3.4、单氏始祖究为何人?

这在秦以前的古代文献中皆无记载,自唐以后,始见于姓氏书籍:

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单邑,为甸内侯,因氏焉。唐林宝《元和姓纂》

成王侯次子于翟,为翟氏。。。。。。又封幼子臻于单,单世卿,为甸侯,宋罗泌《路史》

单,周室卿大夫。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氏。宋郑樵《通志》

逨盘和一同出土的四十二、四十三年逨鼎的长篇铭文记述了单氏8代即:单公公叔、新室仲、惠仲盠父、零伯、懿仲敱、龚叔和逨的家族事迹,从铭文中单公夹辅文王、武王的记述可知,单氏始祖至迟在文王时已立,并非是唐以后姓氏书籍中普遍认为的周成王时将幼子臻封于单邑。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4、南行疑案与纪年争议

史籍中对周昭王的南行究竟是一次巡视活动还是一次战争语焉不详,导致史学界看法不一。《史墙盘》的铭文为弘鲁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此南行是天子巡狩视察还是出兵讨伐,不甚明了。事实上,这些隐晦的记载恰恰说明周昭王伐楚结局有些狼狈,所以通过语言艺术加以避讳。《左传》对齐桓公伐楚有这样一段记载:

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泛舟游玩,蔡姬生性活泼,嬉笑着向齐桓公泼水玩闹,船摇晃猛烈,齐桓公因害怕而脸色煞白,大声制止,可蔡姬玩兴正浓并未停止,齐桓公大怒,上岸后决定将蔡姬遣送回蔡国。蔡穆侯见妹妹受此羞辱,一怒之下将其改嫁。齐桓公只是让蔡姬回家反省,并没有休妻之意。恼怒之下,发兵攻打蔡国。

齐桓公打败蔡国后顺道攻打楚国,于是双方有了一段有趣的外交交锋。楚成王派使者质问齐桓公:你在北,我在南,风马牛不相及,你们为啥犯我边境?齐桓公为使自己师出有名,便罗列了楚国两项罪状,一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即没有向周王进贡,二是昭王南征而不复,也就是说周昭王向南征伐,在楚境死于非命。楚国使臣不卑不亢地说:不进贡是我们的错,但昭王之不复,你们还是去问问汉水吧!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楚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呢?据说周王三次伐楚皆获大胜,每次都从楚地的铜绿山带回大量青铜赏赐各随同作战的诸侯和贵族,这些铜矿大多被用来铸造成了青铜器,其中就包括北宋年间出土的安州六器。

第三次昭王举兵伐楚,周军抵达汉水后,强迫当地船夫运送渡河。当地船民痛恨周军,不堪其扰,便献给昭王一艘用胶粘合的大船,船行至江心,忽然解体,周昭王不识水性,便淹死在了水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王丧六师于汉水。由于这种死法实在不怎么光彩,所以按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历史文献对昭王伐楚之事含糊其辞。逨盘的出土使楚王南行有了定论,铭文中的扑伐楚荆明确说明了楚王南行就是一场战争。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逃往彘(zhì;,今山西霍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然而史学界对于共和是独立纪年、计入厉王纪年,还是算入宣王纪年,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1996年5月16日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在西周列王世系表中将共和列为单独纪年。对此,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应通过出土文物来检测。

逨盘的出土,终于使这一争论尘埃落定:铭文在厉王和宣王之间并未出现共和纪年,由此可知,共和并不是一个独立纪年。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5、为厉王翻案

周厉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按历史记载,周厉王重用荣夷公霸占山林川泽,损害了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激起了人们的仇恨和反抗。周厉王为了压制舆论,专门找了个巫师监视国人,凡是敢非议朝政说他坏话的人都抓起来关入大牢或杀死。厉王的弥谤政策终于起了效果,国人不再谤言,而是只将愤怒藏在心里,道路以目。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周厉王贵为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富有四海,为什么要与民争利?二是周厉王面对国人非议,为什么要弥谤?

这要从1978年陕西扶风齐村出土的一个青铜器㝬;(hú;)簋说起。这只青铜器出土时被推土机碾成了100多块碎片,后经过专家一个多月的修复才得以完整示人。

㝬;是周厉王的名字,他是西周第10个王,叫姬胡,㝬;即胡。这只簋是周厉王祭祀先祖,祈求祖先保佑的礼器,通过簋上的124字铭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心如焚、日夜孜孜、为国操劳的厉王:

我遵循先王的遗训,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土献民,巩固周先公建立的宗室。今作此宝簋,告慰先宗列祖、有文德之先人,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先王永命,保我山川林泽专有利益,作固在下。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其实,西周到厉王时已是第10代,历经成康之治后,至第4代昭王之时,已是王道微缺(《史记》)。为什么王道微缺呢?真是昭王自己作的。昭王十四年秋天,鲁国发生政变,鲁国国君幽公被其弟姬沸杀死,自立为君,称魏公。对这样大逆不道、违反礼制人伦的事,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没有对其进行讨伐惩戒,其恶果是天子失了威信,也破坏了西周统治的政治基础分封制与宗法制,更为甚者,助长了诸侯僭越礼制,觊觎国君之位的野心。

武王定天下之后,大行分封,将王族、功臣、先商贵族分封到各地,既巩固和扩大疆域,又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在分封的诸侯王里,与周王同姓的子弟占了绝大多数,周初就是靠着这种血缘分封得以巩固和发展。然而随着一代代周王分封下去,周王与姬姓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更糟糕的是,每次分封,都要从周王控制的土地中划分出去一部分,召蛋糕就那么大,越分越小,周王控制的土地和人民越来越少,诸侯渐渐地不把周王放眼里了。到西周第7位天子懿王时,王室已衰微。再到第9位天子周夷王时,竟至于诸侯或不朝,相伐(《史记》)。

厉王即位后,实际上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表面上周王富有四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实际上很多土地严重私有化,大多在诸侯、卿大夫和士手里。而且诸侯还互相攻伐,不断扩张,私占山林川泽,兼并土地。以至于到后来,周王控制的土地还不如一些大诸侯,而且越来越少。令厉王糟心的还不止这些,玁狁、戎狄和淮夷等游牧部落进犯西周边境。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一边是诸侯坐大,富可敌国,一边是周王室衰微,国库亏空还要应付连年征战。周厉王夜不能寐,他只能改革,他要加强王权,首先要控制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一方面充实国库,另一方面也削弱诸侯实力。

可这必然引起贵族的不满,于是,为了继续自己的改革,他只能一边弥谤,一边铸簋向祖先祈祷护佑了。大凡改革,必定会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反对的声音多了,自然不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这时一定程度上的专制是必要的。这让人想起秦始皇建立了之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他开创皇帝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那些嘴碎的儒生老是扎堆谤议他,一怒之下焚书坑儒。秦始皇成功了,周厉王却狼狈地被驱逐了,因为秦始皇是一个实现了专制集权帝王,而周厉王只是一个个独立王国的共主,所以,同样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做,结局也不一样。

成王败寇,厉王被历史抹黑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然而,历史也常常穿越了时空,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将真相揭露给世人。正如2003年出土的这只逨盘,它用那些古奥的文字告诉我们:厉王并不厉,他只是刺(烈),一个夙夜忧心,急切地想通过急进激烈的改革来振兴宗室,守土卫国的改革失败者。

这点,或许也可以通过《诗经》中那些刺讽厉王的诗篇,如《板》中讲道:上帝板板,下民卒瘅。上帝指周厉王,板板即反,违背常理,也就是说周厉王改变祖先法度,违反先王制度,使百姓日渐疲病。

陕西眉县杨家村的西周青铜器窖藏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印证了史籍记载、增补了文献缺失、修正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堪称盛世吉金,国之重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2/414402.html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的相关文章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对清朝“九子夺嫡”,为何是实力强大的八爷党会输给更弱小的四爷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爷党不是输给了四爷党,而是输给了康熙。“九子夺嫡”时,八爷党完全就是碾压四爷党的存在,那个时候胤禩从未输胤禛,他稳稳压着胤禛一头。只是,八爷一党的势力越来越大,锋芒也太过暴露,最终...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是北魏实际执政时间较长、治理功绩非常突出的一位贤后。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冯太后是十六国中的北燕皇室的后人。北魏在统一战争中,灭掉了北燕,冯氏便作为俘虏,被掳进北魏的后宫之中,成了一个婢女。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北燕后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还杀掉了冯氏的...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麋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被刘备待以上宾之礼

麋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被刘备待以上宾之礼

麋竺(又作糜竺)(?~约221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成为其幕客。更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跟随刘备周旋。在刘备潦倒时,麋竺给予他很大...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秦宓(mì)(?-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宓善舌辩。早年仕于益州牧刘璋麾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时,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