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李纨的灯谜是如何暗示了黛玉、宝钗和湘云命运的?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07)140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人家,也是诗礼书香之族。主子们大多都是文化人,那么李纨的灯谜是如何暗示了黛玉、宝钗和湘云命运的?

谜语是贾府诸人最喜欢的冬日游戏。大家在暖阁里,围着热腾腾的火盆,坐在熏笼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猜灯谜,有一种别样的情趣、雅致与温馨。

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有趣、又富有韵律感。谜语是根据某一事物的特征,通过形象的手法加以描绘,然后巧妙地设置谜团而让人去猜。猜谜语的过程也就是根据谜语中提供的某些现象和特点,经过认真思考而加以推理、判断,从而确认为是某种事物,最终解开谜团的过程。猜谜语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红楼梦》里,贾府的姑娘、 *** 和太太老太太们都是精明人,都喜欢玩猜谜游戏。他们不仅仅是猜谜语,而且是自己编谜语。

50回,姐妹们在芦雪庵赏雪联诗;赏梅作诗。贾母来了,问大家做什么呢。众人便说作诗。贾母道:“有作诗的,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玩。”于是,大家开始编灯谜。

由于大家都说文化人,所以编的谜语不是四书上的话,就是字谜。李纨的一则谜语道出了自己的出身、家世、受教育程度,同时也暗喻了史湘云、薛宝钗的人物性格,以及林黛玉的命运。

李纨出的谜语暗示了她清贵的出身,以及她的学识水平。

《红楼梦》李纨的灯谜是如何暗示了黛玉、宝钗和湘云命运的?

李纨因笑向众人道:“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他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

四书,是古代男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读四书的女人凤毛麟角。也许是造化弄人吧,贾府里聚集的女子都博学多才。李纨虽然从小父亲不要求她读书识字,可是身在读书人家,李纨也精通四书,甚至精通到顺手拈来,编灯谜的程度。

众人听了,都笑着让李纨说出来,“我们猜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观音未有世家传”的意思是观音菩萨是至善大德,普渡众生却没有后世传承。

李纨制谜,湘云和黛玉猜谜,宝钗助攻,暗喻她们的性格和命运。

湘云是急脾气,猜谜也着急,张口就说谜底是“是在止于至善”。“在止于至善”典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湘云的答案不算错,但不够完全贴切。因为“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却没有“世家传”中传承的意思。

宝钗已经猜到了,但是没有说出答案,她笑着给湘云提示:“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这句话的主旨不是“止”而是无法传承的意思。

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这个谜底正确。为什么是“虽善无征”呢?黛玉的答案典出《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意思是“上王”的礼仪规矩非常好,只是后人不得其法验证,不能信服,因此无法贯彻落实。征,是纳征。引申为观音是一个非常好的神仙,却没有人向她求婚,因此无法传宗接代,传承下去。这个谜底紧扣谜题“观音未有世家传”。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出身诗书仕宦人家。李纨作为大奶奶,考虑的就是家族传承的问题。她出的谜语,也是与家族传承有关。

湘云是毛躁脾气,因此根本想不到传承,这样的沉重问题。她能想到的只是要在更好、最幸福的时光里、最富贵的家庭里生活。湘云的生活“止于至善”,没有下文,没有传承。

薛宝钗猜出答案却不说,切合她藏愚守拙的性格,但是她又主动提醒人,又反映了宝钗好为人师的性格特征。

《红楼梦》李纨的灯谜是如何暗示了黛玉、宝钗和湘云命运的?

黛玉之所以能说出正确答案,是因为林黛玉和李纨一样二人出身书香门第,她们俩是贾家最需要的书香门第的传道人和世家传承人。

李纨能培养日后中举的优秀儿子,林黛玉也同样能培养出金榜题名的优秀儿子。两个孩子互相扶持,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也许会振兴贾府。

遗憾的是,王夫人没有选择林黛玉做宝玉的妻子,黛玉不是贾府的媳妇,因此无法为贾府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日后贾兰独木难支,没有人监督提醒,得到的富贵又失去了。贾府最后的希望贾兰也一败涂地,贾府败得彻彻底底的。

《红楼梦》里无闲语,谜语更是寓意深刻。他们哪里知道,大家热热闹闹围坐猜谜,猜的不是谜语,而是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反映的是各自的性格和命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3/429664.html

“《红楼梦》李纨的灯谜是如何暗示了黛玉、宝钗和湘云命运的?” 的相关文章

汤垕:元代书画鉴赏家,将生平所见绘画加品评整理成《画鉴》

汤垕:元代书画鉴赏家,将生平所见绘画加品评整理成《画鉴》

汤垕,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人,元代书画鉴赏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历元年(1328)在京师与鉴画博士柯九思论画,遂著《画鉴》。《画鉴》上自三国曹不兴,下至元龚开、陈琳,专论鉴藏名画之方法与得失,从画法立论,尤得要领。人物生平汤垕曾官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帮护府官属...

历史上《辩亡论》是谁创作的?陆机是什么人?

历史上《辩亡论》是谁创作的?陆机是什么人?

陆机:江东豪门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贾谊有《过秦论》,回顾了秦国崛起至灭亡的过程,指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四百多年后陆逊之孙陆机,也做了一篇《辩亡论》,回顾了吴国的崛起和灭亡,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回顾吴国立...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严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畯(生卒年不详),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

《行路难三首》

《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