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秦可卿到底是病逝还是自缢?真相是什么?
秦可卿是身兼林黛玉和薛宝钗两者之美于一身的大美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的人物,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但这个人物出场没多久,就被曹公写死了,后文再没出现,这不免令人费解。
按照现今的文字来看,关于秦可卿的几回文字,显得很突兀,她忽然就病了,忽然就治不好了,忽然就死了,一切都显得很不寻常。
如果没有脂砚斋批语,大约谁也想不到,曹雪芹对红楼进行批阅增删时,关于秦可卿的情节,他进行了大范围的删减和修改。
脂砚斋说:此回只十页,删除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也就是说,原来写好的内容,共有十四五页那么长,但被曹公删的只剩了十页,整回内容被砍掉了三分之一。
有人曾质疑脂批的真实性,但关于秦可卿之死,脂砚斋给出的诸多批语,是可以自证其真实性的,他显然是看过删改之前版本的重要知情者。
按照秦可卿判词所述,她最终是悬梁自缢,而且是自缢于天香楼上。但原文写到秦可卿之死时,丝毫没提天香楼这件事不说,曹公还营造了一种秦可卿似乎是病逝而非自缢的假象。
但脂批明明白白地说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也就是说,未删减之前的秦可卿之文,是有天香楼一大段情节的,而且未删减之文中,秦可卿的死亡方式与其判词是一致的,都是自缢。
但现今的文字里,我们看不到这种前后文的伏笔照应了,很明显是曹公后来对秦可卿的情节动了手脚。
曹公唯一一次详细写到天香楼,是贾敬生辰一回,贾府的女眷都在天香楼听戏。此后,天香楼还曾两次出现,一次是秦可卿死亡后,贾珍在这里设了祭坛,一次是贾敬死亡后,贾珍在天香楼箭道内设立了鹄子,以习射名义行聚赌之实。
细读也能发现,在秦可卿死后,这天香楼再无人上去过,曹公也对此三缄其口,不再涉及。那么,他为什么大范围删改了秦可卿的结局呢?
脂砚斋是知情者,他的批语里有这么一段,似乎给出了曹公删改秦可卿结局的原因。他说: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者?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这段话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一个是脂砚斋承认了秦可卿的确做下了丑事,一个“淫丧”足以证明。脂批也有几句诗,暗示了这件事: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也就是说,秦可卿在死前,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而且事关风月,也是这个错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在那个女子名节大于天大于命的时代,一个大家族的少奶奶做了有伤风化之事,除了一死,她似乎没有别的路可走。
另一个是秦可卿托梦凤姐交代后事的举动,又让批者大受震动,贾府的那些败家子孙都做不到,将功抵过,所以他原谅了秦可卿,于是建议曹公将原来写好的秦可卿的“丑事”删掉,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是环环相扣,而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前后文多有照应,如果对某一主线人物的情节进行大肆删减,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显得突兀,甚至人物的行为也变得难以理解。即便是删去关键情节,并不影响阅读和理解全文,但难免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因为你难以将其完全抹掉,多少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因此,脂砚斋在看到删改后的情节时,也不止一次做批道: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又说:删,却是未删之笔。还有:补天香楼未删之文。又说: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
可知,关于秦可卿的一大段情节,曹公后来修订红楼梦时,的确进行了大范围删减,删减的主要原因,是秦可卿虽然犯下丑事,但她魂托凤姐给出了能使家族得以长久繁衍,不至一败涂地的家计长策,又不免令人动容,所以不忍再将其丑事告知世人,于是删改了其结局。
但十二钗判词早已写成,不可能因为改动了秦氏结局,就将所有与其有关的情节全部改动,不仅工作量大,过去写作可不像今天这么便捷,估计曹公也存了个心思,将其过于露骨的情节删去,其余相关暗示的情节予以保留,读者能不能解得其中味,那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这就相当于,曹雪芹和脂砚斋都知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怎么回事,对细节一清二楚,但他们因秦可卿托梦一事,部分地原谅了她,给她留了个最后的尊严。
读者虽然知道这事不简单,甚至也能推出个大概,但具体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准,都只能影影绰绰地靠猜去拼凑结局。这是脂砚斋的慈悲之心,大约也是曹公的慈悲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