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14)160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不止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那么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红楼梦》问世之后,很快就被流行,并形成了传播。据说有清代女子看到宝黛爱情悲剧后,“断肠而死”。可见其悲剧氛围的影响。

当然,所谓“断肠”并非是字面意思。而是说不能走出“情节”,感怀自身遭遇共情痛苦而死。

这个故事肯定有一定实情,毕竟殇情人别有怀抱,往往悲剧始于一个契机。

不过,作为普通读书人,尤其是初读者,建议不要将《红楼梦》当做一个悲剧故事去解读。因为“悲剧”并不是《红楼梦》的主旨,以及要宣传的精神。

《红楼梦》的真正意义,是以悲剧“警世”,教育读书人如何避免悲剧再发生。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

《红楼梦》当然是个悲剧,可谓人人皆悲。从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子,都体现出这一点。

比如史湘云的[乐中悲],总是得到再失去,使人不忿、不平又可惜。

比如贾探春的[分骨肉],远嫁海外异国,骨肉分离再难相遇。惋惜又悲伤。

比如王熙凤的[聪明累],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底可惜了一个“巾帼”女儿。

最后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终身误],最是让人共情和悲痛。

不过,如果只是“可怜”这些人的遭遇,就失去了曹雪芹的创作初衷,也没能全面去理解《红楼梦》的核心思想。

史湘云很可怜,但她生性乐观、积极,“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之情略萦心上”,尽管她的人生总是[乐中悲],可却无法将乐观向上的史湘云击溃。

史湘云的核心价值,在于“乐观,积极”!

贾探春远嫁海外,骨肉分离。但以贾探春的抱负,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若是个男儿,早都出去创一番事业”。如今她以女儿身远嫁而去,在那个不受儒家礼教束缚的国度,正可以大展身手,以酬抱负。

贾探春的核心价值,在于“不负能力”!

王熙凤有能力,有手段,却没有德行。她的一生悲剧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观王熙凤的悲剧,要反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要学会与人为善,为己留退路。

王熙凤的核心价值,在于“适可而止”。

宝黛钗三人的姻缘悲剧,最是令人唏嘘难平。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让人意难平。

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让人空怅惘。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

但是,看宝黛钗三人的《终身误》,就要懂得“太虚幻境”的寓意。

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有个妹妹就是“秦可卿”。

秦者,情也。太虚者,秦观秦太虚也。

所以,曹雪芹在设计贾宝玉和钗黛的情缘悲剧时。毫无疑问地借鉴了《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的悲剧。

但同时,他也从秦观秦太虚的词中,给出了悲剧的完美解决之道。

《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太虚幻境的“情”,就是借由秦观的“情”,告诫世上的痴男怨女,不要贪着于天长地久的厮守,爱情存在就是意义。

不一定要长相守才是真情,只要心中存了对方,就是爱情。

所以,第五十八回,借由小戏子藕官,讲出了贾宝玉在失去林黛玉后,娶薛宝钗的心态。

(第五十八回)“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正是这个道理。

通过宝黛钗的[终身误],告诉世人的是,情伤如何解脱,以及姻缘的“莫强求”。要学会放手。对自己,也对他人。

回过头再说“警世钟”,除了个人悲剧、爱情悲剧。更大的悲剧源自于家庭的悲剧。

正因为贾家的败亡,才扩大了个人悲剧的结果。

《红楼梦》之所以为“梦”,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醒后一切当成空。

但现实不是梦。终究需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

就像贾家的衰落和败亡,肯定存在于人世间。也存在于你我的身边和身上。只在于“大小”而已。

曹雪芹给出的解决 *** ,也非常的简单,就是“拒绝贪着”。

第二回,贾雨村路遇智通寺,门前那副对联就是警世钟: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是告诫世人,贪着的解决就是“无可退路”。

尘世中人,要懂得“身后有余要缩手,眼前无路早回头”。只有这样才是“智通”的聪明人。戒贪着,懂进退才是真谛。

所以,《红楼梦》不难理解,就看如何去理解。她的真正内核,是在悲剧的背后,告诫世人如何不悲剧。

只看悲剧当然没问题,但能看出不悲剧的喜剧,才是真正有意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3/430844.html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 的相关文章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凌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仁愿(?-714年...

北宋官员朱昂简介:著有《资理论》、《朱昂集》等文集

北宋官员朱昂简介:著有《资理论》、《朱昂集》等文集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昂(925~1007) 字举之,后唐衡山县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于学无所不窥,人称之为“朱...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诗歌繁荣,代表了当时最高文学水平,尤其自盛唐开始,唐诗发展已经成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影响力最大的两个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其中,边塞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

《夏日山中》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译文及注释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注释裸袒(tǎn):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脱巾:摘下帽子。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怨情》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注释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⑵深坐:长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临当欲去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