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清虚观打醮时,贾母是如何否定金玉良缘的
在第二十八回中,元妃差夏太监出来,让贾府亲眷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一点也不假。虽然贾元春端阳节赐礼寓意深长,把宝玉宝钗的礼物安排成一样的,暗寓“天作之合”。尽管贾母对其动机也已了然于心,但却依然不动声色,趁去清虚观打醮的时机,用几句话就全盘否定了“金玉良缘。”这让在座的薛姨妈与薛宝钗如坐针毡,尴尬万分。
1、“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
张道士本是出家人,按理说不该沾染红尘之事,更别说给人保媒拉纤了,然而,这位张道士,却偏爱管这等闲事,除了“受人之托”,还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解释他这种“越轨”的行为了。原文如下:
张道士道:“前儿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 *** ,今年十五岁了,生得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 *** 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张道士描述的这位“ *** ”的基本条件与薛宝钗相当:十五岁,根基家世也相当。能与荣国府根基家世相当的,贾母头脑风暴了一遍后得出结论:除了薛家没别人。
贾母年年过寿,家世相当的官宦年年来祝寿,对于他们家的子女,贾母早已心中有数,琢磨了一遍也没琢磨到谁家有个十五岁的女儿还没许配人家的。十五岁,就已经到了婚嫁年龄了。
而唯独薛家的宝钗,已及笄之年却依然名花无主,客居贾府。好歹他们家也号称四大家族之一,与贾府根基相当。当然了,他们的根基是以钱财为主,“珍珠如土金似铁”。
更何况,元春刚刚暗示了“一对红射串儿”,张道士哪里来的胆子,敢贸然提亲违背娘娘的旨意?这显然是受人之托。贾母心如明镜,却云淡风轻,谈笑间就把亲事给否了。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这说明贾母不接受宝玉找一个年龄比宝玉大的媳妇,只接受比宝玉小的。如果十五岁是正常的结婚年龄的话,那么,宝玉就要等到十八九岁,或者二十来虽才算是“晚娶”,那此时的宝钗多大了?已经二十多岁了,相当于大龄剩女,会成为另一个“付秋芳。”
贾母的意思是:“你薛家不怕黄瓜菜等凉了,就继续等着吧,看谁能耗过谁?反正我们宝玉不能早娶,你比我们宝玉大,我们等得起,你们等不起!”
2、“家世无所谓”
薛宝钗比黛玉和史湘云强的、唯一引以为傲的优势就是根基家世,毕竟,薛家有钱,薛宝钗的舅舅王子腾又身居高位、手握实权,说起来也是有背景有靠山的。
对于史湘云家的败落和颓废,薛宝钗早已经摸底调查好、并“偷偷告诉袭人了”,史家已经入不敷出,节衣缩食。湘云虽然身为 *** ,却干着使唤丫头的活计,还要熬夜加班做针线。显然“配不上宝玉。”
而黛玉父母双亡,一无所有,自身又占“五不娶”的条件之一——“丧母长女”。自然也是配不上宝玉的了。所以,薛家的条件明显优于史湘云与林黛玉。然而,贾母的这两句话却彻底否定了薛家的优势。
你可如今也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这就是贾母的态度:“我们不差钱,也不贪恋女方的嫁妆,对方家世根基无所谓。只有本人好才是最主要的。沉住气,慢慢来,你可以继续打听着,但年龄要比宝玉小,否则人家等不起,毕竟我们宝玉不能‘早娶’。”
这些话落在薛姨妈与薛宝钗的耳朵里,会作何感想?不要以为这样就算完了,贾母还要后续补刀,彻底切断薛家的“妄念”。
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傍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翻弄,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
薛家不是宣扬“金玉良缘”吗?贾母便拿出了史湘云的金麒麟——我们也有戴金的。而且,我们云儿比宝玉年纪小,就算黛玉“没有金配玉”,我们还有个云儿后补呢。也轮不到你呀。
贾母还挖坑道:“好像我看见谁家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还“好像”?史湘云是贾母抚养起来的,贾母会不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带着什么吗?
结果,宝钗不知是坑,直通通地跳下去了:“云妹妹也有一个,只是比这个要小一些。”贾母微微一笑,内心里暗道:“你知道就好!”
看吧,贾母是不是很会“四两拨千斤”?只不过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就全盘否定了“金玉良缘”。把薛家的优势视作无物,却将薛宝钗的年龄挡在前面。这怎么不让薛宝钗窝火又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