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甲午战争中“济远”舰首任管带:方伯谦简介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5-12)180

方伯谦(1854.1。14-1894.9。24),字益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之一期,入后学堂学习驾驶,十年(1871年)毕业后,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十三年(1874年),获五品功牌,充伏波舰正教习。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奉调入台,教练行营精兵。旋调任长胜舰大副。光绪元年(1875年),调入扬武舰,以千总留闽尽先补用。旋在台湾剿抚案内经沈葆桢奏保,擢守备,留闽尽先补用。

甲午战争中“济远”舰首任管带:方伯谦简介

光绪二年(1876年)冬,船政选派之一批留学生赴欧洲考察,方伯谦入选。三年(1877年)启程赴英,留学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习驾驶理法。四年(1878年)毕业,派上军舰实习,先登英国东印度舰队旗舰恩延甫号(H。M。S。Emryafus),后应方伯谦自己要求,改登士班德号(H。M。S。Spartan),留学生洋监督斯恭塞格称其为水师中聪明谙练之员。

光绪六年(1880)年留学期满回国。充任船政后学堂正教习,旋调练习舰教习,擢都司,仍留闽省尽先补用,并加参将衔。

七年(1881年),调入北洋,委带镇北炮舰。翌年,先后调任镇西炮舰、威远练船管带。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方伯谦受命率威远留守旅顺,方伯谦请于险要处修筑炮台,并亲自监造。炮台建成,即名之为威远炮台。威远炮台虽较小,但费用低廉,开支仅数千两,当时颇受好评。时值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丁汝昌率舰队赴朝,方伯谦指挥威远随行,驻朝鲜马山浦。十一年(1885年)九月十九日,调任新购巡洋舰济远号管带,旋因援护朝鲜有功,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保,升补游击,并赏戴花翎。

十四年(1888年),因功免补游击,以参将尽先补用。同时,与林泰曾一起赴天津,会同周馥、罗丰禄等议订《北洋海军章程》。翌年初,李鸿章奏保方伯谦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仍充济远管带。十七年(1891年)五月,李鸿章之一次到威海检阅海军事竣,奏准以方伯谦办海军出力,赏给捷勇巴图鲁勇名。十八年(1892年)初,署缺三年期满,实授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

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 *** 请求清 *** 派兵帮助镇压,是月下旬,丁汝昌派济远、超勇二舰护送叶志超、聂士成军赴牙山,以济远方伯谦为队长。当时,朝鲜牙山、仁川等处,日本军舰及运兵船往来不绝,其所运之兵马、枪炮、弹药、水雷、旱雷、电线、浮桥等不可胜数。日本当局之欲挑起衅端,昭然若揭,方伯谦见状,遂上书李鸿章,提出五条建议,其中与海战有关者二事:一、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若以数船分驻仁川、牙山,港道分歧,三面倭兵可到,若倭以浮雷顺流而下,必遭暗算。且我聚各船于威海、旅顺,有事则全队出北洋巡弋,若遇倭船,便于邀击。至收泊之处,依于炮台,以固北洋门户,边疆自不至为所扰,主张将北洋水势化零为整,以基地为依托。二、谓当速筹添战舰,倭之敢轻我中国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添行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彼自闻而震慑。书方上,日本就挑起了战争。

先是,丁汝昌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又派济远、广乙等舰护送运兵船至牙山,以增援叶志超、聂士成军,以方伯谦为队长。六月二十二日晚,方伯谦获悉日本舰队将于第二日开到,遂令不堪作战的威远先行返航。六月二十三日拂晓,济远、广乙完成护航任务,从牙山起碇返航。上午7时,行至丰岛附近海面,发现日本军舰吉野、秋津洲、浪速。7时15分,方伯谦下令全舰官兵进入战斗岗位,准备迎敌。7时45分,日舰吉野突然向中国军舰开炮,挑起了丰岛海战。在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济远、广乙二舰沉着作战,多次击中日舰。激战中,广乙船舵被击毁,伤亡惨重,力不能支,首先撤退。随后方伯谦见敌我力量悬殊,下令转舵向西北方向驶避。日舰吉野从后追来,方伯谦下令挂白旗,后又令加挂日本海军旗。不久,运兵船高升和运输舰操江误入战场,与济远迎面驶过。日舰浪速转舵拦截高升,秋津洲回航追逐操江,吉野继续尾追济远,逼近至2500米处发炮猛击。济远水手王国成、李仕茂等使用150mm尾炮,向吉野连发4炮,命中3炮,吉野顿时火起,船头低俯,不敢前进,于中午12时43分转舵撤退,济远得以撤出战场。此次海战,中国军舰广乙搁浅自焚;运兵船高升被击沉,船上千余名中国官兵殉难;运输舰操江被日舰掳走。

回威海后,丁汝昌曾向济远管带方伯谦及舰上官兵详细询问作战情形。并于六月二十八日向李鸿章报称:查却敌保船,全恃此炮,水手李仕茂、王国成为功魁,余帮放送药送弹之人亦称奋勇。昌已传令为首李、王赏一千两,余众共一千两,告谕全军,以为鼓励。至于方伯谦在海战中的表现,褒贬不一。先是李鸿章于七月初六日致电丁汝昌,说方伯谦牙山之役敌炮开时躲入舱内,仅大二副在天桥上站立,请令开炮,尚迟不发,此间中西人传为笑谈,流言布满都下。接着,清廷又于七月十一日颁谕,以管带济远之方伯谦,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着李鸿章传旨嘉奖。

此后,八月十八日(9月17日)午后,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海战中,北洋海军的两艘弱舰超勇、扬威先后中弹起火沉没、搁浅。战至下午3时30分,致远沉没,方伯谦即率济远逃出阵外。僚舰广甲见状,也随之逃跑。日本先锋队四舰转而围攻经远,将经远划出阵外击沉。

八月十九日丑刻,济远首先回到旅顺,方伯谦报称济远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驶回修理,余船仍在交战。相隔近4小时,舰队方返回。

八月二十三日,丁汝昌向李鸿章电告接仗情形:济远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李鸿章因而作出奏请:兹据丁汝昌查明,致远击沉后,该管驾方伯谦即行逃走,实属临战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广甲管带澄海营守备吴敬荣,亦随济远逃至中途搁礁,咎有应得,惟人尚明白可造,可否革职留营,以观后效。二十四日清 *** 下令将方伯谦撤任,派人看管候奏参。同日,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翌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5/441055.html

“甲午战争中“济远”舰首任管带:方伯谦简介” 的相关文章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约545~603年),字温范,北周时袭爵华山郡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右侍上士,后历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总管长史等职。仁寿二年(602),迁为荆州(今湖北江陵)总管。仁寿三年五月二十二日(603年7月6日),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恭。人物生平承袭爵位...

司马模:西晋宗室、将领,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司马模:西晋宗室、将领,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司马模(?~311年),字元表,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四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晋朝宗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模年少好学,甚有名望。初封平昌公,历任冗从仆射、太子庶子、员外散骑常侍。永兴元年(304年),时...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朝开国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