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地部卷十 全文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5-30)210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 *** 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地部·卷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诸山

大伾山

《隋图经》曰:大伾山,按《书》云至於大伾。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刘澄《山川记》云:黎,国也。《诗序》云:黎侯寓于卫,卫以中露,泥中二邑处之。以国名也。

又,张揖云:成皋山是大伾山,即谬矣。

枉人山

《隋图经》曰: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或云,纣杀比干於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国之地也。

鲋鰅山。

《山海经》曰:鲋鰅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四蛇卫之。鲋鰅山者,盖今广阳山之别名也。

《郡国志》曰:颛顼所葬,俗名青冢山焉。

天门山

《水经注》曰:天门,注曰:谓之百家岩,下可容百家,故以为名。山有石穴,状如门,才得通人。自平地东南入,便至天井。

苏门山

《十道志》曰:苏门山,一曰苏岭,俗又名五岩山。《魏氏春秋》云:即阮籍见孙登长啸,有凤凰集,登隐之处。故号登为苏门先生。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地部卷十 全文

万谷根山

《郡国志》曰:晋阳万谷根山,即羊肠坂也。

皇甫谧云:羊肠塞,在龙山西,即晋阳西北,古西河上郡关于此。隋炀帝大业四年经此幸汾阳,改名深谷岭。

《十二州志》云:晋阳有羊肠,蟠曲在其西北九十里也。

又《隋图经》曰:失山去万谷根山二十里,头上有石墟,魏太武避暑之所,羊肠坂在焉。

郡山

《后魏兴国土地记》曰: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丈四尺,四壁有篆字,人莫之识。

婴山

《隋图经》曰:婴山,为并州之主。

牢山

又曰:牢山,在太原县东北。

《后魏书》曰:刘聪遣子粲袭据晋阳,猗庐救之,遂猎于寿阳牢山阳,检阅皮肉,山为之赤也。

介山

《并州记》曰:介山,一名横岭。

《左传》曰:僖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及禄,遂与母偕隐而死。晋侯求不获,以绵上田封之。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杜注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也。

静岩山

《郡国志》曰:灵石县有静岩山,在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也。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介子推绵上之田是也。

风山

《水经注》曰:河水南经比屈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寒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管涔山

《水经注》曰:管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云箕管山,见多菅草,或以为名,又为管子山。

《前赵录》云:刘元海族子曜,尝隐避於管涔之山,夜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辉非常,背有铭云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随时变为五色也。又有三城堆,故县城於此置也。又有汾阳宫,隋大业四年置,隋末废也。又有汾水出山阳。

《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至于河。

《十二州记》云:汾水出周五县之燕京山。盖管涔之异名也。

五台山

《水经注》曰:五台山,其山五峦巍然,故曰五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五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中人为先驱,因而不返,遂宁岩野,往还之士稀有望见其村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俗人以为仙者之都矣。中台之山,山顶方三里,西北陬有一泉水不流,谓之太华泉,盖五台之层秀。《仙经》云:此山名为紫府,仙人居之。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即文殊师利常镇 *** 之所。今多佛寺,四方僧徒善信之士,多往礼焉。

谒泉山

《隋图经》曰:西河谒泉山,一名隐泉山,有石室,子夏退居之所。

《水经注》曰:谒泉山,俗云阳雨愆时,谒祷是应,故得其名。

悬瓮山

《郡国志》曰:悬瓮山,一名龙山,亦名结绌山。多鮆鱼,食之不骄。晋水出焉。又有象山。《前赵录》云:刘聪征刘琨不克,略晋阳,逾象山而归也。又汾水自阳曲县界流入,南过晋阳县,晋水从县南流注之。又有洞过水西入于汾,晋水下口也。又有晋祠。《水经注》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姚最《序行记》云:高详天保年中,大修楼观。

五指山

李穆叔《赵记》曰:〈车尞〉阳东北有五指山,岩石孤耸,上有一手一足之迹,厥大如箕,指数俱全。

又《郡国志》云:北齐宣王遣人量之,长七尺。

又《十六国春秋》云:石勒当生之时,此山上草木皆为铁骑之形。

纥真山

《冀州图经》曰:纥真山,在城东北,登之望桑乾代郡,数百里内宛然。

又《郡国志》云:望之数百里内,夏恒积雪,故彼人语曰:纥真山头凉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又有神泉,人歌曰:纥真山头有神井,入地千尺绝骨冷。是山北十里,有白登山。

元姬山

《冀州图经》曰:元姬山,在马邑。《后魏书》云:道武侍人姓李,善讴歌,死葬此山,魏主思之,乐府为之曲,其曲存焉。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地部卷十 全文

白登山

《冀州图经》曰:白登山,在定襄县东北,汉高所困之处,上有台,因山为名。

火山

《冀州图经》曰:火山,在定襄县西五里。

《水经注》曰:西溪水,源出火山,山上有火井,南北七十步,深不见底,炎热上昇,常若雷之发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其山一名焚台,井东五六尺,有汤井,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亦同。东有火井祠,岁时祀之。井北百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岸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亦凛冽。

三山

《隋图经》曰:河东都三山,即舜所耕历山也。《禹贡》所谓壶口雷首至於太岳。壶口山在慈州,太岳在晋州,雷首在河东界。此山有九名,谓历山、首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猪山、独头山、陑山等名。又汤伐桀,升自陑之所。

稷山

《隋图经》曰:稷山,在绛郡,后稷播百穀于此山。亦《左氏传》谓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此也。

《后魏书》曰:高凉山,隋以后又为稷山。

霍山

《隋图经》曰:霍山,在洪洞县东北,霍水出焉。

《水经注》云:发源成潭,潭阔七十步,而不测其深。

《尔雅》云:霍山之珠玉焉。

又有圣人崖,崖有七穴相通。

又《水经注》云:霍山,北有雀鼠谷,其间道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成路,俗谓之鲁班桥也。

平山

《隋图经》曰:平山,在平阳,一名壶口山,《尚书》谓壶口治梁及岐,即此也。今名姑射山,在县西,平水出其下。

又《山海经》曰:宪山之南三百里,有姑射山。

《冀州图经》云:西入文成郡,以山为界。

又《庄子》云:尧见姑射神人,杳然丧其天下。即是此山也。

发鸠山

《山海经》曰:上党发鸠山,多柘木,有鸟状如乌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相呼。云炎帝女东游溺海化鸟,今犹衔石以填之。

抱犊山

《道书福地记》曰:抱犊山,在上党东南,高七丈,有石城,高十丈,方一里,东南角有草名玉照下枝,冬生花,高五六尺,味颇甘。取其末服之,方寸七,日三不饥。宜五穀,多食物,无恶毒,寇贼不至。

《玉匮》云:抱犊山东北,去恒山之南数百里,云南有穴。行三百里,出美阳县西七十里,名洞口。

又《隋图经》曰:卑山,今名抱犊山。四面危绝,山顶有二泉。后魏葛荣乱,百姓抱犊上山,因以名之也。

房山

《隋图经》曰:房山,岭上有王母祠,甚灵。俗号为王母山。

《后汉书》曰:章帝永和三年幸赵,祠房山,即谓此山也。在县西北十里,濊水出焉。亦谓石臼水,又谓之鹿水。出行唐东,入博陵,谓之木刀沟,一谓袈裟水,又从此过石童山,南流入滹沱河。

《前燕录》曰:慕容隽时,房山王母祠前大树自拔,根下得玉圭璧八十三颗,光色稍奇隽,以为岳神之命,以太牢祭之。每祠有一虎来往祠侧,性颇驯,狎而不害於物。

韩信山

《隋图经》曰:韩信山圆峻,俗呼为韩信台,又呼为土门口。西入井陉,即向太原路,是此也。又有韩信城,信破赵,驻军於此。

汤山

《山海经》曰: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天下最。

又按《隋图经》云:汤后侧岩上有石室一,户无尘秽,俗号曰圣人室,下经铜马庙,有碑题云漳河神坛是也。

干山言山

李公绪记曰:柏仁县有干山、言山,《卫诗》云:出宿於干,饮饯於言。是此也。

黑山

《九州要记》曰:黑子昔居汲郡黑山,采茯苓饵,五百岁或老或少。

又《魏志》曰:汉献帝初平二年,黑山贼于毒、白绕、睦固等十万余众,以掠魏郡也。又云一名青山。

《列仙传》曰: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过邺城沽酒,阳都女见悦之,遂留相奉,阳都女生而连眉,即此者也。

《土地十三州志》云:黑山险,为逋逃幽薮。

《隋区宇图志》云:周太祖讳黑,因改黑山为青山也。

雷公山

《隋图经》曰:雷公山,耆老传曰,魏时黑山郡盗张燕等,不立君长,直以名号为称,多髯者谓之羝公,大声者谓之雷公。时雷公贼保此山,因以为名。

鼓山

《隋图经》曰:鼓山亦名涂山。

《宋永初古今山川记》云:鼓山,如石鼓形二所,南北相当,二鼓相去十里。

《冀州图经》云:邺城西有石鼓,鼓自鸣,即有兵。《魏都赋》云:神钲迢递於高峦是也。高齐末,此鼓鸣,未几云邺城有兵而齐灭。隋文季年又鸣,闻数百里也。

隆虑山

《隋图经》曰:隆虑山,一名林虑,盖隋县西二十里。山有三峰:南之一峰名仙人楼,高五十丈,下有黄花谷,北岩出瀑布,水注成池。黄花谷西北有洞穴,去地十余仞,下有小山孤竦,谓之玉女台,高九百丈。其山北一峰名举峰,其北有偏桥,即抱犊山也。南接太行,北连恒岳。

又按《颜修内传》曰:桥顺,字仲产,有二子,曰璋,曰琮,师事仙人卢子基於隆虑山栖霞谷,教二子清虚之术,服飞龙药一丸,十年不饥。

魏文帝诗曰:西山有双童,不饥亦不食。谓此也。

鲜卑山

《隋图经》曰:鲜卑山,在柳城县东南。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慕容廆先代居辽左,号曰东胡,其后雄昌,与匈奴争盛。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山为号也。棘城之东,塞外又有鲜卑山,在辽西之西北一百里,与此异山而同号。

大碣石山

《地理志》云: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城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汉昭帝亦常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今於此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之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於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

白狼山

《郡国志》曰:白狼山,一曰鹿首山。魏武於此逢狮子处。

鸣鸡山

《隋图经》曰:鸣鸡山,在怀戎县东北,本名磨笄山。昔赵襄子杀代王,其夫人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遂磨笄於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於祠屋上。故亦谓为鸣鸡山。

历山

《后魏舆地图风土记》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故因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瞽叟祠存焉。

川乔山

《山海经》曰:川乔山有黄帝祠,大荒内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故也。

梁湘东王《临终诗》云: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大翮山小翮山

《山海经》曰:大翮山小翮山,有王仲庙。仲字次仲,年小入学而远,常先到,其师怪之,谓不归。使人候焉,实在家。等辈常见次仲捉一小棘木,长三尺余,至著屋间,欲取辄不见。及年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繁多,次仲为文简略,赴急用之大嘉,使征不至,始皇大怒,诏槛车送之。次仲吟咏,化为大鸟出车外,翮然高飞,徘徊长引,至于西门山落二翮,因名之也。

飞龙山

《隋图经》曰:飞龙山,又名封龙山。

《十六国春秋·前赵录》云:王俊遣祁弘率鲜卑讨石勒,战於飞龙山下,勒师大败。

郦元《水经注》云:汶水东经飞龙山北。

又《赵记》云:每岁有疾风雹雨东南而行,俗传此山神女为东海妇,而三石人犹存,衣冠全具,其北即张耳故墟耳。

无终山

《隋图经》曰:无终山,一名步阴山,又名翁同山。

《神仙传》云:仙人白仲理者,辽东人也。隐居无终山中合神丹,又於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即此山也。

又《水经》云:翁伯周末避乱适无终山,山前有泉水甚清,夏尝澡浴,得玉澡架一双於泉侧。

又《搜神记》云:无终山,又有阳翁玉田,昔雍伯,洛阳人,父母终,葬於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雍伯置饮,有人就饮。与石一升令种之,后玉生得白璧五双,聘北平徐氏,遂家焉。

燕山

《隋图经》曰: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岩侧有石鼓,去地百余丈,望之若数百石囷,左右梁贯之,鼓东南有石人,援桴之状同击势。云燕山石鼓鸣,则有兵。

龙山

《隋图经》曰:龙山,在易县西南三十里,龙山石上,往往有仙人及龙迹。西麓谷有一坑,大如车轮,春则风出东,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有沙门法猛,以夏日入其东穴,见石堂石人,欲穷诸穴,便有一人厉声云:法师有滞,三穴皆如东者,不宜仍来见秽。猛仍意不息,不觉忽在穴外也。

孔山

《水经注》曰:易水东经孔山北。

又《隋图经》云:孔山有孔,表里通彻,故名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5/444185.html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地部卷十 全文” 的相关文章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隋朝的刑罚制度在整个中国刑罚制度发展史上可谓简明宽平,具体表现在:1、与《新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比《北齐律》的条数又减少近一半;2、死...

曹正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一位

曹正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一位

曹正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操刀鬼,开封人氏,出身屠户,在山东境内开酒店,曾协助鲁智深、杨志夺取二龙山。后与三山头领一同归顺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一位,上应地嵇星,负责屠宰牲口。征方腊时战死于宣州,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角色出身曹正是...

宋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六位

宋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清,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绰号“铁扇子”,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义后,排名76位,...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永乐大典》和五次北征均称不上政绩至于有人说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那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谁都明白,只要有钱,有一切说了算的皇帝当后台,总策划,甭说《永乐大...

韦见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韦见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见素(697年-7...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

《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

《行路难三首》

《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