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出家之后,薛宝钗是守寡还是改嫁?
《红楼梦》宝玉出家之后,薛宝钗是守寡还是改嫁?或许答案,就藏在原文这三处细节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之一个细节:薛宝钗的判词以及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位置。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之一。她与黛玉的判词,也是公用一首: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隐含的是薛宝钗的姓,“雪”同“薛”;同样,也隐含了薛宝钗大好的青春,却被岁月无情的埋葬了,就如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香菱所说的:宝钗无日不生尘一样。
薛宝钗为了追求“金玉良缘”,执着的追求贾宝玉,但宝玉的心中,早已被林妹妹占据着;因此,虽然最终,她得到了贾宝玉的人,获得了“金玉良缘”的胜利,但却始终没能获得宝玉的心。就像判曲《终生误》中所说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首判词,预示了薛宝钗与贾宝玉婚后,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
而薛宝钗曾经做的的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更预示了,宝玉出家后,她独守空闺的凄凉生活。
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判词:可叹停机德。这句判词,说的是薛宝钗虽然有着符合封建妇道标准美好品质,但终究是徒劳无功。
“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规劝丈夫,谋取功名不可半途而废。乐羊子听了,羞愧得继续外出求学。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论美貌,论人缘,当属秦可卿之一,因为她齐宝钗之妩媚、黛玉之风流于一身,并且是贾母公认的重孙媳妇中的之一人,只是,如此优秀的秦可卿,为何排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最后一名呢?
关键的原因在于,她的人品低下,她与公公贾珍的丑事,抹去了她身上的一切优点。
而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有着合乎封建妇道礼仪规矩的薛宝钗,若她在宝玉出家后选择改嫁,还能被作者赋予如此高的评价吗?正如李纨一样,性格平平、相貌平平的她,为何位居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因为她选择了年轻守寡,是封建社会守妇道的楷模。
第二个细节:薛宝钗居住的犹如雪洞一般的蘅芜苑。
蘅芜苑,是贾元春喜爱的大观园中的美景之一,而显然,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他们对蘅芜苑的布置,绝不会如贾母等人所见的,犹如雪洞一般。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
众人道:“是。”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因此,蘅芜苑中的布置,定然是薛宝钗的安排,而身居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身居于极尽享受的贾府,她却能保持一颗清净心,这是非常难得的;或许,蘅芜苑中雪洞一般的布置,正如作者刻意塑造她的“山中高士”的形象一样。而如这样的人,在丈夫出家后,她是不会做出改嫁而遗臭万年的不齿行为的。
第三个细节:薛宝钗所作的《海棠诗》。
贾政外出学差后,贾探春在大观园中组织了诗社活动,而诗社的之一个主题,就是海棠诗社。
之所以会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李纨在路上恰好遇见了下人捧着两盆海棠花。
随后,众人便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写出了《海棠诗》。而薛宝钗所作的,得到了众人的高度认可。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等人看了,对此赞美不绝,即便最后林妹妹所做的海棠诗充满灵气,但在探春、李纨等人看来,与之宝钗所写的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林黛玉所作的诗,充满了风流灵气,深得贾宝玉喜欢;但是,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它却缺少了封建社会之下的女子,最需要具有的端庄。所以,李纨对这两首诗,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得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诗如其人,或许,我们通过薛宝钗的这首诗,也能体会出,她内心之中所坚守的妇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