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黛玉为何说宝玉是呆雁?原因是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12)190

“宝黛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个主人公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贾宝玉对林黛玉情根深种,却免不了身上“下流的痴病”。林黛玉形容他“有了姐姐忘了妹妹”,就在于贾宝玉对美好的人事有自己的理解和向往。而这一点在面对薛宝钗时尤其突出。

(第二十八回)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贾宝玉刚刚因为贾元春赐节礼与林黛玉别扭,就遇到薛宝钗,要看她的“红麝串”,纯属没话找话。

不想薛宝钗将红麝串戴在手上一时摘不下来,反倒被贾宝玉看到半截手臂。贾宝玉因为羡慕薛宝钗手臂好看,恨不能摸一摸。本是忘情之举,落入林黛玉眼中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第二十八回)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贾宝玉看见薛宝钗的手臂想到金玉良姻,一时竟然“呆了”。被林黛玉形容为“呆雁”,可谓贴切至极。

不过,形容词如许多,为什么林黛玉要说贾宝玉是“呆雁”呢?其实“呆雁”大有深意,需要结合前后文才知具体含义。

“呆雁”的呆是指贾宝玉看呆了的样子。“雁”却大有说法。元好问《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相传就是元好问看到一只雌雁被猎杀,雄雁不离不弃自尽殉情,诗人有感买下大雁为之建立“雁冢”并作词歌咏。

大雁自古就是专情的象征,林黛玉形容贾宝玉是“呆雁”,隐喻她自己就是雌雁。

红楼梦中黛玉为何说宝玉是呆雁?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的丫头名叫雪雁,作为唯二的林家人,黛玉和雪雁一生羁绊远比紫鹃要重。雪雁之名就代表林黛玉,对应贾宝玉的“呆雁”说法。

“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凸显宝黛爱情如大雁一般“忠贞不渝”。

(第六十二回)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说的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穰,说酒底道: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令完,鸳鸯袭人等皆说的是一句俗语,都带一个“寿”字的,不能多赘。

贾宝玉生日,林黛玉代他作《折足雁》酒令,是宝黛爱情借雁隐喻的最关键。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意思是“真正的爱情不受别人影响”,有些姻缘却注定像丈夫远征未归,妻子在家孤独等待丈夫归来。很显然,这两句酒令表现的是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的[终身误]。至于上阙那个“折足雁”,则是林黛玉自喻。

大雁本是一双两好永相随的群居禽鸟,可却有一只折足的雁,掉队后独自面对凶险的环境。暗示林黛玉最终离开贾家,独自上路并客死异乡。其下场凄凉“叫的人九回肠”。原因在于“鸿雁来宾”,是指姻缘外嫁的意思。

结合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借助王昭君出塞影射林黛玉远嫁异国为王妃,又对照了潇湘妃子的伏笔。而王昭君的别称恰好正是“落雁”!

关于林黛玉离开贾家远嫁,原文也有很多伏笔交代。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当晚,曹雪芹有三处伏线,交代元春不支持宝黛姻缘。

一,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

二,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去掉香玉二字正是指林黛玉;

红楼梦中黛玉为何说宝玉是呆雁?原因是什么

三,喜欢龄官,龄官主演《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元春支持宝钗的态度不言而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蓼汀花溆”的“蓼汀”被去掉。“蓼汀”出自唐代诗人罗业的《雁》诗: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

“蓼汀”就是指水边湿地,供大雁栖息繁衍的地方。大雁隐喻林黛玉和宝黛姻缘。贾家就是他们的“蓼汀”。可贾元春去掉“蓼汀”,去掉“香玉”,代表贾家拒绝再收留林黛玉,最终贾元春插手赐婚,林黛玉就像那个“折足雁”一样,“风急江天过雁哀”,像王昭君一样踏上了远嫁异国的不归路

林黛玉离开贾家,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她与贾探春一同远嫁出海,去了西海沿子真真国。薛宝琴说的那个西洋女子作诗“昨日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恰与“蓼汀”出处“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对应。证明那里是林黛玉的最终归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7/451476.html

“红楼梦中黛玉为何说宝玉是呆雁?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得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时期著名诗人,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清楚,唐僧的生母是当朝宰相殷峤之女,叫殷温娇。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及注释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注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韩熙载又是谁?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韩熙载又是谁?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中有四十多位角色,每位面部表情不尽相同,极其耐人寻味。认真观察画卷...

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

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

对吕不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幻,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简单介绍一下吕氏春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