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贾母赐给秦可卿的那道枣泥山药糕,到底有何用意?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14)210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在《红楼梦》中,读者普遍认为最腹黑毒辣的女人就是王熙凤,她可以不动声色地杀人,而不被人察觉。然而,在贾府中,比起凤姐来,贾母才是那个最擅长玩杀人不见血的老狐狸。

红楼梦贾母赐给秦可卿的那道枣泥山药糕,到底有何用意?

秦可卿就是被贾母逼死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察觉,就连凤姐都没看出一丝破绽来。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那么贾母,为什么要逼死秦可卿呢?是用了什么手段逼死秦可卿的?

1、秦可卿蓄意勾引宝玉,引发贾母震怒

秦可卿那次让宝玉去自己屋里睡觉的行为,是非常出格的,尽管她自己开脱的理由是宝玉年纪还小,不懂男女之事,而实际上,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宝玉能够梦遗,就绝对不是小孩子的年纪。事实上,也正是宝玉从秦可卿屋里“尝到了甜头”,才回去找袭人再度“体验”。而秦可卿却睁眼说瞎话,硬说宝玉“不通人事”,很显然,难以服众。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原文中,宝玉要午睡,秦可卿先带他来到了一间书房,宝玉说“不好”之后,秦可卿便立刻提议到自己屋里去睡,而并没有给宝玉其它的、第二或第三个选择。

这个情节看起来令人很不舒服,就像是秦可卿带宝玉去书房只是象征性的“礼让”一下,她最初的目的就是要把宝玉带上自己的床。偌大个宁国府,难道除了这间书房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说不过去吧?

再看看秦可卿屋里的装备,又是红娘枕,又是西子纱的。尤其是燃着的香料,宝玉一进去就觉得好香,闻了那味道之后,立刻“骨酥眼饧”昏昏欲睡。这个“饧眼”的词语,在贾瑞色眯眯瞅着凤姐的时候用过。用在此处,可见也不是什么好含义。

秦可卿大白天点燃这种令男人骨头酥软、睁不开眼的香料是何用意?要说不是蓄意勾引,谁信啊?

秦可卿本身就是这样的女子,不然,怎么可能会与贾珍传出不伦丑闻呢?

2、贾母的愤怒

这种事自然是瞒不过贾母的,跟随的婆子们也会主动向贾母坦白汇报,说她们已经尽到了劝谏之责,只可惜,那边的蓉大奶奶不听……

正是从此时起,贾母拒绝再去宁国府做客,除了年节必要的祭祖以外,贾母不再出席宁国府的任何宴会,包括贾敬的生日。这说明,这件事在贾母心中已经埋下了梗。

红楼梦贾母赐给秦可卿的那道枣泥山药糕,到底有何用意?

后来,秦可卿得了一场似是而非的病,从此卧病在床,闭门不出。疑似有喜,又否认有喜。不管怎样,总之,秦可卿好像“病得不轻”,甚至连饮食都有些困难了。平日只以人参汤和燕窝粥作为身体的补给。貌似已经吃不动固体食物。

以贾蓉的话说:“她这病,要是能吃进东西,也就不怕了。”可见,秦可卿是“吃不进东西的。”而在这种时候,贾母却偏偏赐给秦可卿一份“枣泥山药糕。”

秦可卿“吃了”贾母送来的枣泥山药糕之后,第二天夜里,便在天香楼悬梁自尽了。

秦可卿的骤然离世,令贾府所有的人都感到突然和意外,凤姐更是惊出一身冷汗,宝玉甚至当场吐血。而唯独贾母,却气定神闲,丝毫没有诧异和错愕。

可卿不是贾母“之一得意的重孙媳妇吗?”秦可卿骤然传来噩耗,贾母怎么一点悲伤和痛惜的反应都没有呢?而且,宝玉要过去看看,贾母还阻拦说:“刚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这对于死者来说,是多么大的侮辱与不敬?此时的贾母冷漠淡定得令人诧异,死个重孙媳妇,怎么竟像死了一条狗一样。

那么,为何秦可卿“吃了”贾母送来的枣泥山药糕之后就死了呢,难道糕点有毒?

其实,糕点本身并没有毒,倒是那糕点包含的意思却“有毒”。贾母是要让她咽下自己酿造的“苦果”,秦可卿之所以疑似怀孕而不敢声张,大概怀的是难以启齿的“祸根孽胎”。

贾母心知肚明,但却不能宣之于口,只能舍卒保车。她明知道秦可卿已经吃不动固体食物,却偏偏不赐人参不赐粥,而是非要赐枣泥山药糕。

这就是在威逼秦可卿,即便你无法下咽,也要咽下去,这是长辈的“好意”,必须吃。从此以后,这个家里就已经没有适合你吃的食物了。今儿我赐你一顿“倒头饭”,识好歹的话,吃完以后就赶紧上路吧。很显然,秦可卿读懂了贾母的意思,于是才会对凤姐说那番话:

秦氏道:“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得动似的……婶子替我请老太太、太太的安罢。”

秦可卿这是让凤姐向贾母转达自己“愿意领命受死”的意思,并就此向贾母和王夫人请安、告别。凤姐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关窍,依例来回贾母,原文如下:

红楼梦贾母赐给秦可卿的那道枣泥山药糕,到底有何用意?

凤姐到了家中,见了贾母,说:“蓉哥儿媳妇请老太太安,给老太太磕头,说她好些了。求老祖宗放心罢。她再略好些,还要给老祖宗磕头请安来呢。”

秦可卿这里的“放心吧”是一语双关,表面上看起来是不让老太太惦记牵挂了,而实际上却是在告诉贾母“老祖宗放心吧,您的意思我懂了,我会从命的。”原文继续:

贾母道:“你看她是怎么样?”凤姐儿说:“暂且无妨,精神还好呢。”贾母听了,沉吟了半日,因向凤姐儿说:“你换换衣服,歇歇去罢。

贾母问凤姐可卿是什么反应,凤姐说精神还好,这让贾母心中踟蹰起来:“难道她没领会我的意思,怎么会精神还好?她一向心思细腻,难道这会子跟我装糊涂?若是决心自行了断,不该是‘精神还好啊?……”也正因为比如,贾母才会“沉吟半日”,因为她在思量和揣摩。

结果,秦可卿在当天夜里就上吊了。听到报丧的消息后,贾母如释重负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诧异痛惜?因为这来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啊。那么,贾母为何要逼死秦可卿呢?

因为,秦可卿不但涉嫌玷污了她的孙子,被人诟病。而且扒灰丑闻一直不绝于耳。这种 *** 的大罪倘若传到皇帝的耳朵里,怎么得了?整个家族都要跟着遭殃。这是有辱门楣的奇耻大辱啊!所以说,这种祸根,贾母是断断不能留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7/451871.html

“红楼梦贾母赐给秦可卿的那道枣泥山药糕,到底有何用意?” 的相关文章

王英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八位

王英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八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诗人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擅长驾驭文字,又往往拥有跳跃的思维和无数奇思妙想。正因如此,在创作出传世名篇的同时,诗人们也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故事。举例来说,被誉为“诗...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字明远,南宋朝时期文学家,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北周庾信齐名,二人合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鲍照的故事吧。杜甫曾盛赞李白诗作“俊逸鲍参军”,这鲍参军,即鲍照,唐人为避武后讳也称鲍昭,他的诗风是如何俊逸,先看一首感受一下:诸君莫叹贫,富...

秦观最娇羞的一首词:《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

秦观最娇羞的一首词:《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秦观的《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宋)秦观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注释浣溪沙:原唐教坊曲舞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沙”又写作“纱”。又称“小...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宋)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赘婿》中方天雷的历史原型方腊,他为什么要发动起义?

《赘婿》中方天雷的历史原型方腊,他为什么要发动起义?

说到方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近日一部名为《赘婿》的影视剧热播,剧中出现了一个叫做方天雷的人物。熟悉《赘婿》原著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作品中架空的武朝,实际上类似于真实历史中的北宋末期。而被编剧魔改出来的这个方天雷起义,在原著中也有提到,其历史原型就是北宋末...

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刘禅是何态度?

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刘禅是何态度?

诸葛亮上书给刘禅的《出师表》,是否让刘禅感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8年春,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决定出兵北伐,在出征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追忆了当初先帝创业艰辛的历程,同时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他离开刘禅身边后,刘...

文同的一生是怎样的?诗歌创作与官宦生涯密不可分

文同的一生是怎样的?诗歌创作与官宦生涯密不可分

说到文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文同,北宋诗人、画家,又称与可,治蜀太守文翁的后人,人称石室先生,自号笑笑先生。文同一生最大的贡献便是“画竹”,他自创“湖州竹派”使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以画竹为主的画家,对后来的郑板桥影响深远。然而,很少人知道,他还是苏东坡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