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中方天雷的历史原型方腊,他为什么要发动起义?
说到方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近日一部名为《赘婿》的影视剧热播,剧中出现了一个叫做方天雷的人物。熟悉《赘婿》原著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作品中架空的武朝,实际上类似于真实历史中的北宋末期。而被编剧魔改出来的这个方天雷起义,在原著中也有提到,其历史原型就是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方腊起义。而方腊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倚天屠龙记》中,方腊被认为是明教的之一任教主,在传统小说《水浒传》中也有重要的情节。那么方腊及其起义究竟有怎样的传奇,随笔者一同了解一下吧!
一、方腊起义的宗教背景
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县人(今浙江杭州淳安县),领导了北宋末年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并不单纯是一次简单的农民起义,而是由摩尼教所主导的。中国古代称摩尼教为吃菜事魔教,而他有一个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就是明教。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小说中,追溯方腊为之一代明教教主。
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时由伊朗人摩尼所创立的,摩尼教的教义为二宗三际说,二宗是指黑暗和光明,三际则是指世界的初际、中际和后际。初际是黑暗主宰的世界,中际则是光明和黑暗混同并相互斗争的世界,而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后际是光明的世界。
摩尼教在唐代前期就传入中国,相传在唐高宗时期,就有一个叫做陈硕真的女子借摩尼教在睦州起义,自称文佳皇帝,相传睦州还有天子基和万年楼的遗存,但此事已经不可考。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也受到牵连,转入地下活动。北宋时期,摩尼教也一直是被官府所禁绝的,所以摩尼教一直以其他宗教作为掩护,秘密进行活动,也导致我们今天无法理清其发展脉络。
因为摩尼教的教徒都吃素,而且他们自称他们所信奉的神灵为摩尼佛,民间以讹传讹遂称其为 “吃菜事魔”,而且这一称呼也得到宋朝官方的认可并一直延续承袭下来。而且官方并不清楚这一教派的教义,认为他们是信奉教义中的黑暗之神,所以称其为魔教,极力的诋毁。所以这就是小说中明教不受本土帮派欢迎的原因。
北宋时期,因为不抑兼并,所以社会矛盾一直都很突出。地主和富豪圈占了大量的土地,有很多破产农民走投无路。而这些教派就吸引他们入教,宣扬可以带领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于是很快吸引了大量的信徒。而北宋徽宗时期,徽宗皇帝爱好艺术,童贯等大臣为了讨好徽宗,特意从江南地区运送奇石来讨好徽宗,称作花石纲。开采和运送花石纲的消耗巨大,给江南地区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此机会下,方腊以摩尼教的名义,号召信徒起义,反抗官府的暴政。
二、方腊起义的导火索
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公元1120年),方腊在浙西睦州(今杭州建德)青溪县万年乡洞源举起起义大旗。方腊起义的导火索是起义群众与地主方有常之间的矛盾。方有常是大地主,又兼有里正一职,是 *** 在乡里一级负责管理和征收赋税、派发劳役的负责人。宋代百姓对于里正十分恐惧,北宋诗人梅尧臣在诗中曾写道“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而且方有常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县里担任官职,小儿子是为祸一方的乡里恶霸。整个地区的人民都受到方有常一家的欺压,于是方腊联合受欺压的百姓,号召他们加入摩尼教,秘密地筹划起义工作。
但不知为何,方腊准备秘密起义的事情泄露了,方有常一家十分害怕,便将方腊囚禁起来,关在空仓库中,并派次子方世熊到青溪县县令那里报案。哪知青溪县县令为了政绩不愿接受报案,反而将方世熊下狱。同时,信徒们也将方腊营救出来。这时,方以常一家感受到了恐惧,想要全家逃难。但方腊一伙已经对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将方有常一家灭门。
随着方腊起义群众对方有常一家的灭门,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也宣告轰轰烈烈的爆发。方腊提出了“法平等”的口号。“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本是佛教《金刚经》中的语句,佛教讲佛会普度众生,每个人是平等的。但是方腊等起义群众认识到现实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将这句话改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们认为佛家所说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想要平等只能自己努力去创造。结合摩尼教的教义,方腊起义军确立内部的平等原则,即他们财物共有,共同享用,如同一家人一样。起义军所到之处,都占领当地的府库,救济贫苦农民,吸引他们加入起义军队伍。
三、方腊政权的建立和四处征战
当年十一月,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宣告与大宋朝廷分庭抗礼。方腊发动起义之后,制定了两步发展的战略计划。 之一步,先占领摩尼教信众较多,势力较盛的江南列郡,与宋朝划江而治;第二部,北方也爆发了宋江等人领导的起义,待北方战局火热时,再趁机北上,统一全国。方腊最初起兵之后,的确如他所预料,江南百姓望风响应,据南宋朱熹说当时的情形是 “人人曰方腊来矣,所至瓦解。”在百姓的支持下,方腊的起义军进展迅速,接连取得胜利。
方腊与宋朝 *** 进行的之一次战斗就取得胜利,起义当年十一月下旬,两浙都监蔡遵、颜坦率部五千余人前往剿灭方腊,方腊军设伏于息坑而全歼其部。于是当年十二月四日,方腊率军攻下睦州,占领了浙西的咽喉要地。
接下来,方腊将目标指向宋朝的东南军事重镇歙州(今安徽黄山市附近),这里集结了宋王朝在东南地区的主要军队,而且宋中央派有“东南将”之称的郭师中驻守这里,要夺取江南,必须要拔除这里的钉子。于是方腊指挥起义军进攻这里,宋朝士兵怯弱怕死,一击即溃。十二月二十日,起义军就攻破歙州。歙州大捷之后,起义军的势力迅速壮大。进驻歙州后,起义军开始四面出击,不久就占据了今浙江、安徽的大片土地。
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方腊选定了下一个大的进攻目标,那就是进攻临安(今杭州)。在《赘婿》中临安被魔改成了霖安,对剧中起义军迅速占领霖安的剧情,还有网友表示不合逻辑,但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宋朝中央认为杭州民力富庶、守备完善,十分轻视起义军。但是当义军到达杭州城下时,知州赵霆因为害怕逃跑,方腊当日就攻破杭州。据说起义军进入杭州以后,对当地的官员实行了残酷的屠杀,只要抓住宋朝的官员,就要对其施以酷刑。而且因为混乱临安大规模失火,大火在临安烧了六天。起义军对于官员的仇恨可以理解,但是其残酷的报复政策反而使城市百姓流离失所,这也使得杭州百姓对起义军深怀仇恨。
四、方腊起义的败亡
随着起义军的节节顺利,江南大片土地都落入义军的手中,尤其临安的陷落,宋朝廷大震。于是徽宗派遣童贯为宣抚使,带领十五万军队南下讨伐,同时下诏东南诸路再征兵十万,以补充前线的兵力。方腊低估了宋王朝的反扑能力,以为宋王朝有能力反扑至少得半年之后。于是将兵力分散在四处进行征战,尤其主要兵力派往南方,北方对朝廷的防线并没有构建,最重要的两个防守城市金陵和镇江没有攻占。
宋廷大军抵达之后,方腊才发现根本无法抵挡童贯军队的进攻,只能边打边撤。其中最激烈的当属在临安的战斗,临安是起义军坚守的底线,在清河堰,方腊手下大将方七佛与朝廷军王禀展开激战。方腊军开始势盛,进行追击,却中了宋将韩世忠的埋伏而大败。遭此大败,方腊军只能退出杭州。同时在方腊军展开的信州之战中,宋将刘光世与方腊将郑魔王对峙之际,起义军一个领袖洪载却接受朝廷招安,率众四十万投敌,没去支援信州之战,信州之战也惨败。
两场大战失败后,方腊军已经陷入颓势,只能突围撤退。1121年4月26日,方腊在逃亡过程中,在睦州帮源洞被当地地主方庚引来的韩世忠部俘虏。该年8月24日,方腊在开封被处决,方腊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
总结
方腊起义只有六个月,为期十分短暂,但在这六个多月时间里席卷了今浙江全省、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乃至波及苏南、福建、广东。使得北宋东南的统治一度土崩瓦解。《宋史》记载为 “凡破六州(杭、睦、歙、处、衢、婺)五十二县”。但方腊起义军对于宋朝朝廷过于轻视,战略布局失当在遭两场大败之后便迅速败亡。同时,方腊军因为食菜事魔教(摩尼教)的主导,所以团结的对象还是有限的,尤其在进入城市之后,一些过激的措施使得民心不附,增加了敌对人数。至于《水浒传》中宋江招安后讨伐方腊的战争,史书中没有记载,是小说家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