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并没有去蘅芜苑,是因为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14)120

抄检大观园,公认是贾府由盛转衰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红楼梦》一书中,第七十四回绝对是充满争议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场“抄检大观园”的计划中,充斥着各方的心理需求,邢夫人想借此刁难王夫人和凤姐儿,王夫人想查查宝玉身边的丫头“干不干净”,王善保家的想要给自己在园中“挣挣脸面”,只有凤姐儿知道抄检大观园的危害有多大,但是却碍于王夫人已下定决心,所以只能选择沉默接受这个计划。

而事实上,抄检大观园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傻大姐捡到绣春囊固然对大观园的作风建设是一个挑战,但是还没有到要“抄检”的地步,只要暗暗将这件事情压下,命几个婆子们日常寻摸,便可找到罪魁祸首,还可以维持园内安宁,可面对盛怒的领导王夫人,她也能把这话压到肚子里。

凤姐儿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调唆的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语,此刻也不敢说,只低头答应着。

于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抄检大观园”就这样被实施了。

抄检大观园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先来说说抄检大观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贾惜春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那就是园内各个人之间产生了猜忌与怀疑,惜春因为性格孤僻,她的反应代表了大观园中大部分人的真实想法, 只是她们不敢说而已。

抄检完大观园第二日,惜春面对尤氏,说出了一段超越她年龄的话,书中如是记载: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并没有去蘅芜苑,是因为什么?

惜春冷笑道:“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好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连累我。”

惜春这一番话的意思简而言之:你是你,我是我,你如果出了什么事别连累上我!很难想象这是从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这固然跟惜春本身的个性有关,但更多的还是抄检大观园让她感受到了恐惧,她害怕被别人连累,为此,不惜将从小跟着自己的入画赶走,只因为入画在此次抄检中被查出有“问题”!

如果说园中每个人的心态构成了一座冰山,那么惜春就是冰山的一角,她代表了园中相当一部分姑娘和丫鬟的真实想法,经过这一番“抄检”后,上下不同欲,贾府上下开始出现鬼魅的气氛,这已经为贾府最终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当然最经典的还是探春那句:“可知这样的大家族,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同为亲戚,为何只搜林黛玉,而不搜薛宝钗

一句话来概括,被搜未必是坏事,不被搜未必是好事!

绣春囊的出处肯定是抄检的直接原因,而如果没有搜到绣春囊类似的东西,反而搜到了别的东西又该如何处置呢?王熙凤精通世故,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贾府一大家子加上丫鬟婆子们那么多人,谁能保证自己的一切都是可以放下阳光下晒给所有人看的呢?

绣春囊只是冰山一角,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人脉才是真正的冰山,也正是因为如此,凤姐儿不想抄检大观园。

王熙凤之所以搜查林黛玉,正是为了反衬不搜薛宝钗!书中王熙凤提到不要搜薛宝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凤姐儿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自己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是抄检不得的。”

此处凤姐儿口中的“咱们自己家的人”中就包含了林黛玉,因为拿你当自己人,所以才会来搜查你,凤姐儿也知道,林黛玉处断然是搜查不出什么来的,更为重要的是,连林黛玉也被搜了,那么园中就只剩下薛宝钗处没搜查了!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并没有去蘅芜苑,是因为什么?

凤姐儿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因为她明白,这次搜查无非会出现两个结果:之一,如愿搜到了藏绣春囊的丫鬟,一切就此了事;第二,什么也没搜查到。如果能出现之一种情况,自然万事大吉,用赶走一个丫鬟平定这场“抄检风波”是最简便的做法,笔者猜测,按照王熙凤的秉性,她甚至可能无中生有随便找一个搜查中有小问题的丫鬟随便背锅完事,但是不能不考虑第二种情况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的。

如果费了这么大劲儿,什么也没搜到,凤姐儿如何向王夫人交差呢?王夫人必定雷霆大怒,要么重新抄检,要么对凤姐儿的能力产生怀疑,这都是凤姐儿不想看到的,所以她才提出不搜查薛宝钗的住所。

众所周知,薛宝钗是王夫人妹妹的的女儿,两个人关系自然亲近些,王熙凤已经设想好了所有的结果,如果王夫人问为何什么都没搜查出来,确定搜查得全面了?凤姐儿便可作答:“薛大姑娘处,还没有搜查。”王夫人定会哑口无言,难道去搜自己亲外甥女的房间?

所以王熙凤此处便是拿薛宝钗当挡箭牌,而宝钗也并不傻,她冷眼看着大观园内的抄检,自己“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一次抄检搞得园中女孩儿们人人自危,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所以她赶紧借故离开了大观园。

幸好最后这次抄检以“司琪与潘又安所为”做了结局,否则真不知园内女孩儿们将如何自处,如何你觉得不就一次抄检至于的吗?我会给你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好比你的好朋友中有一个是杀人犯,但不确定是谁,你还敢跟他们正常交往吗?

没错,这就是当时大观园内每一个女孩子内心的真实感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7/451878.html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并没有去蘅芜苑,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敬则(635年—7...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侠客行》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译...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

《塞下曲六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

北宋诗人魏野是个怎样的人?史料中记载了哪些故事?

北宋诗人魏野是个怎样的人?史料中记载了哪些故事?

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他是北宋时期诗人,原本是蜀地人,后来迁居到陕州。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据《宋史》记载,魏野的母亲在生他前曾梦见月亮里的玉兔。他长大后,喜欢吟诗,但不愿意做官。他在陕州东郊自己盖了一座草堂,亲手种植树木,挖开沟渠引来泉水,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清幽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