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东北区域政权东夏国历史介绍 东夏是怎么灭亡的 AD1217-AD1233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7-30)400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名称都是两两组合,诸如西周和东周,西晋和东晋,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南汉和北汉,前秦和后秦,前赵和后赵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

但今天给你介绍的一对,你或许未有耳闻。

它叫西夏和东夏。

西夏大家也一定熟悉。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后来因为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国姓李。到了宋朝,宋朝吸取唐朝藩镇作乱的教训,通过各种办法削藩。

宋朝对付夏州节度使的 *** 是将夏州节度使李继捧及其家族削职内迁到京城,但他的族弟李继迁成为漏网之鱼,并开始酝酿从宋朝独立出来。

到了他的孙子李元昊的时候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为夏,史称西夏。

西夏从1038年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灭亡,享国189年,跨越北宋南宋,历经辽金,也算是非常长寿了。

但西夏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今天想要谈论的是一个名字和西夏非常有渊源的政权,它叫东夏。

东夏顾名思义,应该在西夏的东边,事实上也是,其疆域主要在今天东北地区,在其强盛时期领土东至日本海,西北抵达松花江大曲折处,向北到达松花江北岸,南达今辽宁。

古代东北区域政权东夏国历史介绍 东夏是怎么灭亡的 AD1217-AD1233

它是怎么样的一個个国家呢?

东夏(1217-1233)即大真国,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

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国号东夏。势力更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

大真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市城子山)。1233年,蒙古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灭之。

我们先说他的创立者:蒲鲜万奴,又称完颜万奴,是女真人,祖籍辽宁。他一开始是金朝的尚厩局使,掌管御马调习牧养,类似于孙悟空的工作吧。后来被提拔做咸平路招讨使,1215年任辽东宣抚使。

他所处的金国末年,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在内,金国统治者遭受契丹等各民族的反抗,东北地区更是矛盾激化,1211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兴重兵反抗金朝,金国在东北的统治已是穷途末路。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力量已今非昔比并且南下攻西夏和金朝,1215年蒙古军队攻克金国首都北京,而金宣宗之前已南逃到汴梁,金国已经是惊弓之鸟,处于崩溃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和金朝中央 *** 的联系基本上被拦腰截断。

而就在东北地区成为金朝的一块飞地之时,我们的主人公蒲鲜万奴正在东北任辽东宣抚使,在此之前他曾两次带兵镇压耶律留哥的叛乱,但均被打败。

时势的发展让他认识到金国灭亡已经在所难免了,他此时不是有蒙古支持的耶律留哥的对手,更不是蒙古的对手,而且如果在这时候南下汴梁追随金宣宗的话,会受到疑心重的金宣宗的猜疑,没准会下狱掉脑袋,因为金宣宗的眼里,蒲鲜万奴对东北的丢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选无可选的情况下,1215年,蒲鲜万奴自立建国,国号大真,后来改国号为东夏。

东夏政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之一阶段是从1215年建立东夏政权开始到1233年蒙古挥兵东向攻破东夏国的南京,俘虏为止。

第二阶段是从1234年间到元朝灭掉南宋统一中原的1276年,这时候的东夏作为蒙古帝国的内属而存在,还可以保有一定的领土和军队,设官置守,类似于一个半独立政权。

但1276年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朝取消了东夏政权,在原地设置辽东行省,东夏国灭亡。

东夏一共有两个年号,分别是天泰和大同。

东夏的职官建制大体上沿用金朝而来。根据王慎容和赵鸣岐编著的《东夏史》的研究,东夏中央设有尚书省,六部,少府监,引进使,审计院等部门,地方的官职主要有行部,路、府、州,总押所,劝农,勾当公事等等。

东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据《三朝北盟会编》和《大金国志》记载,东夏以种植耐寒作物为主。除了农业,还有手工业,主要制造纺织,建材,矿冶等等。另外东夏的采捕业和畜牧业也比较发达。

东夏存在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立国对当时的东北亚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蒙古,金国,高丽等政权的兴衰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古代史家视蒲鲜万奴为叛逆,《金史》和《元史》均对这段历史无从记载,今人只能根据一些零散歧异的史料和考古文物不断还原这段重要历史。

最早对这段历史进行专题研究的是日本学者,小川琢治的《完颜古城址考》和箭内亘的《东真国疆域考》是其中的代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者金毓黻所著的《东北通史》中《蒲鲜万奴之东夏国》一章对东夏国的疆域、国号、国都等问题进行了重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宋辽金元史的研究的蔡美彪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通史》中有《蒲鲜万奴的叛乱》一节,韩儒林先生主编的《元朝史》也有对东夏历史研究的《辽东争夺》一节,以及张博泉先生的《金史简编》中的《蒲鲜万奴东夏国》一节,均是对东夏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挖掘和重现,以及史家对这段历史的越来越重视,中国历史上少人耳闻的东夏国的完整面貌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7/454727.html

“古代东北区域政权东夏国历史介绍 东夏是怎么灭亡的 AD1217-AD1233” 的相关文章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前后一共400余年。在这400年的时间里,汉朝的版图在秦朝的基础之上统一了南越,征服了朝鲜、西南夷,夺取了河西走廊,收复了河套平原,击败了匈奴,将西域纳入势力范围,使得版图扩张了一倍。...

古代造反可是死罪一条 将军造反时士兵为什么还跟随

古代造反可是死罪一条 将军造反时士兵为什么还跟随

还不了解:古代将军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将领造反,为什么士兵都跟着响应?反对不行吗?历来造反等同叛乱,当权者极为痛恨,在古代对应的便是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的极刑。造反,意味着与现有政权决裂,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然而,上下五千年,造反者大有人在,甚至有缕缕不...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

历史上真实的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她开创了三个历史先河

历史上真实的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她开创了三个历史先河

影视剧《大明风华》播出后,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若微出现在了很多人的视野中。影视剧中她的完好形象甚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真实历史上的她工于心计,不顾大局,却开创了明朝的三个先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宗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宣宗的外祖母彭城伯...

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下面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下,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自信,志向远大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自我膨胀,有锋芒的矛,却没能有自我保护的盾,这无疑是致命的伤害。为什么说项羽自信,志向远大,史书中也有记载。学习的时候就半途而废,学武的时候也一样,最...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对刘邦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子本应高高在上、衣食无忧,为何刘邦八个儿子下场大多很惨?我们常以“含着金汤匙出生”来形容一个人出身好,而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儿子们简直堪称“含着钻石汤匙出生”,一般情况下只要不犯有大错或错生时代,那么出生便决定了一生的衣食无忧...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身份?他与杨广的死有何关系?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身份?他与杨广的死有何关系?

宇文化及(?—公元619年), 隋末叛军首领。 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隋朝的灭亡,最根本还是因为宇文化及最终杀了隋炀帝。但是为什么宇文化及不取代杨广成为新的皇帝呢?、一方面,他顶不住世家怒火的。俗话说,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这句话不是开玩笑。杨广上任之后,想要收回皇权。于是将九品中正制改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