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探索《封神演义》的主题思想,很多地方表现出宿命论的观点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8-21)290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相传由明代许仲琳创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探索《封神演义》的主题思想,很多地方表现出宿命论的观点

主题思想

从历史演义的角度看,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商兴的历史面貌。从《尚书》《诗经》到《史记》,这一段史实多有记载,如《史记·殷本纪》中所写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百姓怨望”“重刑辟,有炮烙之法”“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羑里”“剖比干,观其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纣王“赴火而死”,周武王杀妲己等,在小说中均有形象的描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为了充分肯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与合理性,小说之一部分(2—34回)对纣王荒淫残暴罪行进行了集中揭露,说明“君失其道,便不可为民之父母,而残贼之人称为独夫。今天下叛乱,是纣王自绝于天”。“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因此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如何,是国君是否符合天意也就是能否当政的根本条件。因此,周武伐商虽为臣伐君,却是诛独夫,反暴政,是“奉天命以伐无道”,“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的正义之师。从另一方面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文武尚德,百姓归心,才能周代商兴。贯串于整部小说的,就是这种披着天命外衣的民本思想,这是西周初年以来出现的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所继承的古代民主思想。在把封建纲常“天理”化的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封神演义》所宣扬的这种思想,显然具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叛逆意义。小说中还生动描写了哪吒剔骨还肉,寻父报仇,殷郊殷洪被遭逃亡,以纣为仇的故事,对这些有失“子道”的悖逆行为表示理解和肯定,而殷后来背叛师教,助商伐周,却终不免化灰犁锄之下场。这些,同有失“臣道”的武王伐纣一样,都表明了作者企图用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父子关系来改造那种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的封建忠孝伦理。这是《封神演义》中可贵的思想光芒。

在历史上,商和周是两个不同的部族。《封神演义》却把它们写成了君臣的关系,并且强调武王伐纣的事业是“以臣伐君”,是“以下伐上”,是“灭独夫”。这正是封建社会里的进步观点的反映。它再三地宣传:“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起义的理论根据之一。

探索《封神演义》的主题思想,很多地方表现出宿命论的观点

《封神演义》还反映了和封建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思想。这突出地表现在哪吒剔骨还肉的故事里。哪吒打死了凶恶的龙王三太子,为了不连累怕事的父亲李靖,就自杀而死。后来,李靖一再对他的魂魄进行无理的逼迫。他已“还了父母骨肉”,不能再忍受下去,在得到莲花化身成形以后,就采取“下山报仇”的举动。他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对头”看待,见面直呼其名,用枪刺去。李靖大败而逃,他还紧追不舍。哪吒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里,被看成是“忤逆 *** ”。而哪吒故事的可贵就在于它批判了“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封建道德原则。然而,作者所表现的这种思想还是不够彻底的,没有完全突破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因此,哪吒的反抗并未获得最后的胜利,终于在燃灯道人的玲珑塔下屈服,向李靖认罪。

而且,《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很多地方表现了宿命论的观点。所谓“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几乎已经成为全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每个参加商周之争的人都不过是来“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阵亡以后都是“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这无疑歪曲了斗争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了主题思想的积极意义。作者对于妇女有时持着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妲己被当成“祸水”来描写:纣王亡国主要是由于受了她的蛊惑,纣王的一切倒行逆施、惨无人道的行为也仿佛都是出于妲己指使。书内也有少数地方,尤其是在韵语的描述中,表现了不明是非的客观主义态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8/458422.html

“探索《封神演义》的主题思想,很多地方表现出宿命论的观点” 的相关文章

黄损:南汉时期官员、诗人,辞官后隐居以诗酒自娱

黄损:南汉时期官员、诗人,辞官后隐居以诗酒自娱

黄损(889—948) [3] ,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官员,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从小性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结交...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跳涧虎,一百单八将之一,邺城人氏。他原是少华山寨主,因大寨主史进与鲁智深交好,而...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滔,是《水浒传》人物,东京人氏,官至陈州团练使,武器是枣木槊,人称百胜将,清剿梁山泊时被刘唐等人捉拿,降服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注释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惟/唯)《独坐敬亭山》译文及注释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南朝著名诗人徐陵为何被称为天上石麒麟?

南朝著名诗人徐陵为何被称为天上石麒麟?

徐陵(507-583年),南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被称为“天上石麒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陵幼小的时候,就被高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他家族成员都非常刚正严肃、又诚恳谦逊。当时朝廷文书制度,多由徐陵写成,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世祖)陈蒨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后来的陈...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诗歌高雅超逸,清丽情深,《望月怀远》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歌的首联,便是千古流传的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中秋月景。...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