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国君?
周朝时期的古吴国有二十五代皇帝,之一代皇帝泰伯三让皇位令天下生敬,被誉让王、至德先圣为江南人文之祖。
而同他一道千里奔吴开创江南文明之史的弟弟仲雍却成了陪衬,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影子之下,尽管也做了古吴的第二任皇帝,还是被人称为傀儡。
孔圣人评价也是有别:哥哥是道德的更高境界至德,而仲雍仅是逸民。反差之大令人瞠目,其实,他所起的作用巨大,而且境界远高于哥哥泰伯。
一、千里奔吴,归隐虞山
商朝时期的陕西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古公有意将王位传给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可传统的氏族传位必须是长子长孙,也就是说季历没有资格承嗣王位,那姬昌更没戏了。老爷子是既不愿意违背规矩,又一心想传位于孙子,心存石头终日郁闷,泰伯和仲雍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为了父愿就想到了出走。
兄弟俩一合计,就以父亲生病需要采药为由双双离开了周地岐山,一路往南而来,最终止于无锡的梅里,这就是历史上的千里奔吴故事。虽然离开了周地让出了承位,但泰伯并不甘心,他是个有抱负的人,到梅里后就组织当地的蛮夷建村设居,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生产,大有一番另起锅灶之势。仲雍看在眼里很担心长此下去一旦成势,说不定哥哥就有打回去之意,怎样断掉不良之念,便成了他的心病。
当地土著人的习俗给了他启发,因为土著人无长发而且有纹身,而这些在老家陕西看来就是野人粗人,没有文明可言。仲雍就劝说泰伯,要融入当地生活且获得蛮夷的信任,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断发纹身,泰伯接受了他的建议,与土著人再无二样,彻底断了泰伯归家之念,从这点来看仲雍的果断智慧和亲情大义远在泰伯之上。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仲雍的足智多谋,古吴的历史甚至是周朝的历史都会改变,但历史就忽略了这点,这是不公的。
泰伯被拥为大王,并定都于梅里,就这样建立了江南之一个国家句吴,江南文明自此而始。由此更加证明泰伯三让皇位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情非得已,世上有泰伯被流放一说也非空穴来风。见哥哥做了皇帝,仲雍并没有辅助左右,而是选择了离开,他来到常熟的虞山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里也曾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看不惯哥哥的所作所为,才选择离开;其二,仲雍不喜欢做官,想过与世无争的日子。
二、千里奔丧,一言推位
话说泰伯仲雍兄弟俩来到江南梅里建了个小国句吴,没多久就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两人赶忙回故里奔丧。料理完丧事,有人提出让泰伯继位,三弟季历也是一个劲地礼让,泰伯虽然嘴上拒绝,内心却十分矛盾。这时仲雍又仗义执言:既然父亲已有安排,我们又是为放弃王位而出走故乡,如今怎能违背父愿呢!又提醒哥哥:句吴初建,百姓翘首以盼,我们何能耽搁?可以说就是仲雍一席话才使泰伯有了正确决定。
季历当了周朝皇帝,励精图治使周部落日益强大,商朝感觉到了威胁,最终不择手段地暗害了季历。得到消息的泰伯和仲雍又再次回归故里奔丧,同样,有人提出让泰伯继位,侄儿姬昌也是真心实意期待大伯上位,正在迟疑时,仲雍又挺身而出:父愿今了,应以扶持扶弱,岂能他想。泰伯再次正直,多亏仲雍的提醒,两人再次回到江南。
他们的谦恭礼让、开拓进取,向我们昭示了让的美德,他们的行动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他们的礼让、包容和开拓精神不仅开创了吴国六百年的基业,还让就了周朝的八百年伟业,其功之巨历史无二。泰伯至德,仲雍功不可没,很多人都认为仲雍缺智少慧,不具雄才大略,则是感念他的谦恭,才将他的名字紧跟着泰伯以陪衬示人,只能证明这些人不熟悉吴国的历史,因为,除了仲雍自己做了第二代皇帝,吴国剩下的二十三个皇帝可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泰伯没有后人,他死后王位就传给了弟弟仲雍,尽管此时已有八十七岁的高龄依然不失睿智,上任伊时他不顾年迈大刀阔斧治理国政,甚至改变泰伯治国方式,不再单纯用礼致化,而是入乡随俗、效仿当地风气,灵活治国。尽管只当了五年皇帝,却已将句吴小国建设的繁荣富强,为吴国的基业夯实了基础,仲雍永远不失伟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