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探春成为王妃还进了薄命司,是为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02)310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探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佼佼者,论世俗能力,不在王熙凤之下,论文化修养,亦仅次于薛、林而已,曹雪芹能将她排在十二钗的第四名,足可见对探春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关于探春最终结局,虽因后40回的缺失,导致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但前80回埋下了很多伏笔,大致可以推断出一个隐约朦胧的轮廓。

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上,众人玩抽花签的游戏,其中关于探春抽签的描写是这样的,原著记:

探春伸手擎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桌上,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起来,众人看时,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再同饮一杯。众人笑说道:“我们家已有了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探春哪里肯饮?却被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一钟才罢。——第63回

这就是《红楼梦》的隐喻特点,虽然花签仅仅是个游戏,但在文学角度却承担了揭示人物命运的作用,探春的花签暗示了她将来会当王妃!

无独有偶,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大观园众姊妹一起放风筝,期间探春放的就是凤凰风筝,并引出一件关于风筝的小风波,原著写道:

红楼梦中探春成为王妃还进了薄命司,是为什么?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第70回

探春所放风筝乃是凤凰,非寻常凡间之物,这是对探春未来将为“王妃”的暗中隐喻,同时两个凤凰缠在一起,又有喜字风筝加入其中,个中意味不言而喻。这些种种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探春最终必定是成了王妃。

问题在于,如果探春真的成了王妃,那岂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正如李纨等人所言“我们家已有一个王妃了,难不成你也是王妃”。探春能有这么个结局,也算不错,既然如此,为何贾探春还是被曹雪芹给写进了薄命司?

凡是入了薄命司的女子,结局一定是悲剧,只是悲剧的形式会有不同,并不一定要以逝世为结局。

就比如袭人,她最终嫁给了蒋玉菡,不愁温饱,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算是个小资家庭,可袭人还是入了薄命司,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袭人是个有事业心的女子,她当年拒绝家里人将她从荣国府赎出,自愿维持奴隶的身份,就是因为她已然准备嫁给贾宝玉当妾,这样她就能走上半奴半主的姨娘之路,她生的孩子将来也会是荣国府的主子。

可袭人却嫁给了社会地位更低下,最让人戳脊梁骨的戏子蒋玉菡,虽然衣食无忧,但跟袭人向往的社会地位终究背道而驰,袭人的薄命就在于此——她永远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薄命的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每位金钗都走上了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恰恰相反的道路,王熙凤雄心勃勃,最后家败人亡,林黛玉心心念念唯有爱情,却免不了泪尽而逝的命运,史湘云渴望一个美满家庭,可丈夫卫若兰英年早逝,李纨将全部希望放在儿子贾兰身上,可最终功成名就之际,贾兰骤然死去,李纨的感情再也没了寄托。。。。。。

探春既然入了薄命司,那她的结局必定逃脱不了这个规律,《红楼梦》第五回的贾探春曲辞《分骨肉》是这么写的: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探春的曲辞写得很悲伤,内容也很明确,探春出嫁似乎是被迫,而且一旦出嫁,再也回不了家。高鹗(或无名氏)续写的探春结局,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甚至探春还在贾宝玉、贾兰科举考中后回娘家一趟,穿的金彩辉煌,模样也变得更加出挑,收到贾府众人的盛赞,这无疑是瞎写,探春的结局不可能这么美满。

红楼梦中探春成为王妃还进了薄命司,是为什么?

从判词、判曲的内容看,探春的婚事属于被逼无奈,虽然封建时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针对探春的婚事,貌似连贾政、王夫人都无可奈何,她的出阁一定是非正常出嫁,否则判曲也不可能有“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的说法。

87版《红楼梦》倒是给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两国打仗战败,朝廷迫不得已只能采取和亲的政策,南安王妃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就认了探春当自己的女儿,并让她充当和亲工具,嫁给了战胜国。

如此一来,既对应了《红楼梦》中王妃的暗喻,同时又将探春推向了绝路,作为战败国的和亲女性,她不远千里去到别国,此生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同时,在那个陌生的国度,探春将会遭受怎样的折磨,这是我们书外人难以想象的。

当然,87版《红楼梦》的探春结局只能算是相对合理,并不能说它就代表了真正的探春结局,探春被迫远嫁是必然,从此不能归家也是确定的,这是具体的悲剧内容,至于何种形式引发了这些内容,还需要继续考证,又或者说,只有曹雪芹、脂砚斋这些知道全书内容的当事人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0/465775.html

“红楼梦中探春成为王妃还进了薄命司,是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宗楚客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宗楚客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宗楚客(?—710年...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译文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其一》译文及注释韵译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薄霜凄凄送寒气,...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译文及注释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注释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炉火:唐代,...

《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译文及注释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山中答俗人问》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注释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写世态炎凉与民间苦难,最著名的诗作是歌颂母爱的《游子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孟郊写诗态度极为认真,常常苦苦构思反复锤炼,诗中满含涩味,所以素有“诗囚”之称,他和贾岛齐名,后人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孟郊的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