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探春改革贾府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贾探春,贾府的三姑娘,是她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的女儿。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55回,年事刚刚忙完,王熙凤经年操劳的身体终于经受不住了,气血不足兼先天不知保养,素日勾心斗角,心力更亏,导致身体亏虚,一月后,复添了下红之症,王夫人只好暂时将她从管家的工作岗位上撤下来,将管理大观园的权力移交给李纨、贾探春、薛宝钗三人。
纨、探、钗三人接手后,在大观园内实施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当然,其中主要的改革者是探春。
大嫂子李纨是个“菩萨”,恩多罚少,宁愿装糊涂,也不愿得罪人。加上王夫人对李纨并不放心,当初授李纨管家权时就曾说过:只说过了一个月,等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她!(王夫人语)所以李纨接手这份所谓的权力,其实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薛宝钗则碍于客居贾府的身份,自己一个外人,要真是认认真真改革一番,难免被贾府下人们嘲讽“给根针就当棒使”、“给根竿儿就往上爬”、“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宝钗本身就是个敦厚严谨之人,所以为了避嫌,她也无法承担起改革大观园的责任。
只有探春具备改革大观园的条件,一则她是贾府的 *** ,自家人管自家事,旁人说不得什么;二则探春有能力,能干事,想干事,加上天生一副爽利性格,做事颇有王熙凤雷厉风行之风。故在这次改革大观园过程中,探春承担起了大部分的改革责任。
探春改革的主要措施
探春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来就在大观园内“大干一场”,细细算下来,探春一共干了3件事。
其一,蠲免了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每年在学堂里八两银子的点心、纸笔钱。
贾府少爷们的日常使用,自有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例,所谓的“点心钱”、“纸笔钱”,应该也包含在这每月的二两银子之内,可无缘无故又多出这每年八两银子的零花钱,事实上这已经属于“虚支冒领”,所以被探春给蠲了。
其二,蠲免大观园内的脂粉买办。
这与上面的八两银子的性质也是一样,姑娘们的脂粉一直都是用自己的月例买的,结果又冒出一个大观园脂粉买办,专门为 *** 们每月购买脂粉,而且买来的脂粉质量差、价格贵,这当中应该存在买办吃回扣的猫腻。
可以推测,当年大观园建造完毕,元妃让众姑娘们住进大观园之后,才出现的这个所谓的“脂粉买办”。换句话说,就在姑娘们搬进大观园之后,有某个领导级别的人物(有可能是林之孝、赖大、吴新登这个级别),提出来专门给姑娘们买脂粉的差事,其实是为了谋利,借购买脂粉之名,行虚支冒领之实,将大把脂粉钱昧下,所以,探春蠲免脂粉买办,也属于拨乱反正之举。
其三,在大观园内实施承包制。
这是探春最得意的杰作,通过将大观园内的花花草草、池塘鱼虾承包给婆子们,一年就能给贾府创造四百两银子的收入,更为关键的是,还能节省大观园日常维护的花费,这一点探春总结的很到位,附上探春原话:
探春又接着说道:“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第56回
可在如何分配上,探春则显得经验不足,毕竟在大观园众婆子眼中,承包大观园是个肥差,如果分配不均,得差事者洋洋得意,未得者心怀怨恨,则难免闹出事端,好事反而变成坏事。
在这当中,薛宝钗起到了重要的缓和作用,她提出得到承包权的婆子们,每年拿出若干钱来,大家凑齐,分给园中的其他婆子们,力求达到雨露均沾的目的,这样人人都能从中得到些利益,自然能帮助这场改革顺利实施。
事实也证明了宝钗的远见卓识,婆子们听了宝钗的建议,当即拍手赞成,还一个个对宝钗感激涕零,称绝不辜负姑娘和奶奶们的好意,这便是“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由来。
这就是探春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探春为了树立起威望,先拿自家人开刀,严格把关赵国基的丧银(赵国基乃探春亲舅舅),坚决按照规矩执行,只给二十两银子,随后又多次拿王熙凤、贾宝玉这些有体面的主子扎筏子,其实是杀鸡给猴看——这些有头有脸的人,我都敢硬着来,你们其他人要是敢工作不认真,你试试!
探春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探春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实行了,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如果说她失败了呢?最直接地回答:探春的改革并未对贾府经济基础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探春改革的三项措施,蠲免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学堂里的点心钱,三人一年八两,共二十四两;
蠲免脂粉买办,每个姑娘每月二两银子,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加上个黛玉(宝钗花费自理),共五个人,一年下来是一百二十两银子;
承包大观园,本来一年下来能有四百两银子的收益,可是宝钗在“小惠全大体”时,将这笔钱用来贴补婆子们,用来提高她们的劳动积极性,所以承包大观园这个措施,只是给大观园节省了打扫人等、花儿匠、山子匠等费用,只是节流,并未开源。
这么算下来,一年下来,贾府只是减少支出了几百两银子(打扫、花儿匠、山子匠等具体花费不明,故无法精确统计),这对于赫赫扬扬的荣国府而言,根本无济于事。
就如很多读者提出的那般:贾赦花钱买个小妾都花了八百两银子,探春改革节省的这点钱对于偌大的贾府花费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探春的改革为何会失败?
若是探究探春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则可以一言以蔽之:探春的改革,并未得到贾府更高领导的授权和支持!
从古到今,一场改革要想成功,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要得到更高领导的支持,比如两千年前的商鞅改革,如果没有秦国的当家人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改革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性;
再如清末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虽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清朝的更高权力者是慈禧太后,戊戌变法触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一个“戊戌政变”,所谓的变法改革立刻灰飞烟灭,康有为、梁启超只能赶紧跑路,一个去法国躲灾,一个去日本避祸!
探春的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贾府的当家人是谁?是贾母和王夫人,探春如果真的想改革成功,除非贾母和王夫人当众授权:“从今天起,三丫头负责管家,她所施行的一切你们必须服从!”
事实上,在改革方面,王夫人也受到贾母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无法对贾府的诸多事情进行改革,比如书中明确提到的对贾宝玉的教育,以及裁撤丫环等事宜。
第34回,彼时贾宝玉被贾政笞挞,袭人前来王夫人处提建议,建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居住,期间王夫人就曾表示贾母对自己教育儿子存在阻拦的问题:
王夫人道:“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到不好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第34回
另外就是第74回,此时荣国府的经济已经逐渐崩溃,出现红稻米不够吃、王熙凤生病,王夫人翻遍整个贾府找不到一根完整的人参这样的情况,恰好大观园中惊现绣春囊,王熙凤便想趁着这个机会,裁撤一部分丫环婆子,节省开支,王夫人又表示怕老太太不喜欢: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别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馀者总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第74回
由此观之,荣国府的经济危机,王夫人是清楚的,但苦于贾母已习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富贵生活,故而不敢违背老太太的心意。
探春改革失败的根源正在此,她虽然被王夫人授予了协理大观园的权力,可到底是个“临时责任人”,这一点其实从三人管理小组的阵容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薛宝钗不过是客人,居然也来管家,何等不严谨,用马云的话来说,这个所谓的三人管理小组有“凑拢班子”的嫌疑,并没有名正言顺的官方授权!
所以我们看到,探春在管家过程中一直被束手束脚,第60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因为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给贾环,赵姨娘大怒,气冲冲来怡红院兴师问罪,芳官、藕官、葵官、豆官、蕊官等戏子们跟赵姨娘扭打起来,探春前来解围,可解决方案却是告诉赵姨娘:心里有二十分的气,也忍耐这几天,等太太回来,自然料理。
探春这般回避,将责任丢给王夫人,是因为这件事超越了她的管理权限,芳官是宝玉的人、藕官是黛玉的人、葵官是湘云的人、豆官是宝琴的人,探春根本没资格处置这些人,自己只是个 *** ,她不能得罪其他姊妹,也不愿开罪亲娘赵姨娘,只能采取弹性处理的方式。
再如第61回,王夫人房中的玫瑰露丢失案,柳五儿被冤枉是小偷,大家都知道是王夫人的丫环彩云偷的,林之孝家的一开始去找李纨,李纨不敢管,又去找探春,探春也不敢管,又踢皮球给王熙凤和平儿:
那时李纨正因兰哥儿病了,不理事务,只命去见探春。探春已归房。人回进去,丫环们都在院内纳凉,探春在内盥沐。只有侍书回进去,半日出来说:“姑娘知道了。叫你们找平儿,回二奶奶去。”林之孝家的只得领出来。——第61回
不是探春推卸责任,而是她的权力有限,王夫人房中的丢失案,加上柳家嫂子、秦显家的两位厨房主管争夺战,哪一件是探春这个级别的 *** 能掺和的?
再看第73回的大观园赌博事件,贾母知道后大怒,立刻进行查访,查出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贾母快刀斩乱麻,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撵出去的撵出去,解决地何等痛快利落,而向贾母通报赌博情况的,正是探春!
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了几日,园内的人竟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凑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贾母听了,忙问:“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且连日的心不静,所以没回。”——第73回
注意细节,贾母问探春,为何不来反馈情况,而不是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解决?
可见探春压根没有处置的权力,夜间赌博者,大头者是迎春奶娘这样有体面的人物,而不是普通丫环、小厮,探春无法出手管理,只能寄希望于贾母、王夫人,而贾母一出手,事情立刻被解决了,可见贾家的更高管理权,其实一直掌握在贾母手中!
所以对探春改革而言,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小打小闹,这是权力大小所决定的一个客观事实,贾家的经济衰落问题,不是一般的改革能解决的,要想真正解决,需要依赖更高领导的强力支持,可探春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贾探春改革大观园”,其失败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然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