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泰斗冯友兰所谓的人生四境界是什么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一生过得既平凡又伟大,他从哲学的观念,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分成了人生四境界,那么何谓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境界呢?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之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更大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冯友兰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作为我国哲学界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以他为代表人物的一批哲学家,其实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那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中推崇什么,反对什么,它的中心理论又是什么呢?
纵观冯友兰的所有文著,其大部分文学著作中,均阐述了一个中心思想,哲学就是求好之学。如何来解析这句话呢?求好的含义其实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冯友兰先生的这句话,其实是说明了哲学的作用,哲学的开展是围绕着如何确定人生价值观,确定人生理想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在冯友兰先生著名的《人生四境界》中,对他的哲学思想展开了更为详尽、更为具体的描述,冯先生围绕着人生哲学,将一生分为了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讲述了哲学不能违背天理伦常,应该是大环境下的顺势而为,切不可逆流而上,这可以说是物质哲学,当将这个整体放入一个大环境之中,与天地能够融入一体,这样才能够有精神层面,才能够上升到冯友兰的精神哲学,完成从物质哲学到精神哲学的转变,这就是冯友兰的哲学之道,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精神切不可脱离物质。
如果说以前人们提出的哲学总是带有批判色彩的,那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一定是打破了这些常规学派的,打造了中国新派哲学,肯定了哲学中的功利,同时也提出了哲学中的更高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作品
冯友兰,是我国的一位大师,一生中的主要成就界在文化界,具体则是在教育和哲学方面。既然身为一个时代的大师,冯友兰作品都有哪些呢?从冯友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怎么样的文学造诣,作者怎样的精神呢?
冯友兰大师的作品可以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之一类,是冯友兰的少年时期,这个时期他刚从西南联大毕业,与好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杂志,并在杂志中担任编辑一职。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冯友兰开始正式进入人生哲学的浩瀚海洋,开始从事他哲学相关作品的创作之路。在1924年,冯友兰的之一个较为有名的作品终于问世,那便是《人生理想之比较》,又被英国称为《天人损益论》。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大师的哲学思想雏形基本成立,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大师首度提出了人生理想也是一种哲学,并最终做出了哲学就是让人们向好的一种学问。
第二类,是冯友兰的青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冯友兰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趋于成熟,经过他不断的笔耕不缀之后,《中国哲学史》这部大作终于出炉,这部大作将中国哲学分为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这本书的特殊之处,是采用了西方的形式来阐述了中国的哲学,可谓角度新颖。
第三类,是冯友兰的中年时代,他创作了《贞元六书》,这部书包括了《新理学》、《新事论》等六本书,因为创作年份,故取名为《贞元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