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资治通鉴》为什么能成为史家经典?为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09)240

《资治通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宋朝以前史书繁杂而且浩瀚,故而学者想要去了解历史总是难以寻找,所以司马光则想要编撰一本纪传体历史,因此编写出了《资治通鉴》前身《通志》,其中所记载的是战国到秦二世时期的历史。而《通志》得到了宋英宗的重视,并且下令要求司马光继续编撰,到了宋神宗时期则赐名为《资治通鉴》,这也就奠定了古今史书中的著作。且司马光精心定稿,并且文字所用优美,除去史料价值以外还具备了文学价值,这才奠定和《史记》的并列地位。

而《资治通鉴》最为精彩的部分来自于司马光的立意,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的初心编写了此书,所以达到了“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历代政治家文学家都对《资治通鉴》赞不绝口,且认为此为史家经典的原因所在。那么《资治通鉴》的迷人之处到底在哪里呢?其又给后来人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资治通鉴》为什么能成为史家经典?为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以史鉴人

宋神宗曾评价《资治通鉴》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内容也多以史学为帝王政治增强服务,所以其中多有关于古今帝王治理国家智慧的内容体现。其中不但是有着历史人物行为的评判,还有着对历史即成事件的反思和探讨。而且历史的品鉴意义在于对人物的解读,而每一个人物都是现实存在且真实的,《资治通鉴》的神奇就在于其中对人物解读的立体和真实。

比如在谈到秦始皇的时候,其中有着“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王即位,丹为质于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这一记载,而这也就说明了秦始皇的另外一面,在众人印象中秦始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就之大难以磨灭。但正是这么一位千古一帝,却只能与人同患难无法同富贵。小时候还和燕太子丹一起作为人质,但长大了却假装不认。同样燕太子丹因为荆轲的缘故,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义士。但透过《资治通鉴》却能了解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并非为了国家,也非为了六国诸侯,而仅仅是小人报仇时刻不能等待。

可想“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在此背景下,显得苍白又可悲,为了私人恩怨牺牲了荆轲,还引发了秦对燕的仇恨。

《资治通鉴》为什么能成为史家经典?为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同样属于历史英雄级别的人物项羽,一样在《资治通鉴》中被披露无遗。其中记载“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嫉贤妒能,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难以想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项羽也有着小气的一面,攻城略地时能一起打天下,但到分功劳时却又不愿意给出利益,而这也被认为是项羽失败、不得人心的原因。

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停

立体的人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能更加全面看到古代先人们的优缺点,不足以及突出的地方。而且《资治通鉴》更大的特点就是纪传体,以历史时间为线索的记载。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总能为一个个大人物的崛起而感到心潮澎湃,但也一样感受到了一个个杰出人物的消散。不过同时也能够带来反思,为什么杰出的人物会在成功之后快速的败亡呢?

商鞅的成功来源于选择,在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以后,“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而商鞅的到来直接给秦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来源。用法家学说将秦国铸造成为了铁秦,成为了一个耕战一体的国家。但于秦国有着大功的商鞅却也难免一个悲剧下场,其中记载:“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在这之前简单介绍了商鞅被杀的理由,那就是“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变法太过激进严厉,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甚至因为变法而流血的大有人在,都染红了渭水。

《资治通鉴》为什么能成为史家经典?为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但也并非只有外部的原因,《资治通鉴》的精妙就在于此,他总是能让你发现人物失败的奥秘以及线索,透过细节来揭露人物的一生。在对商鞅之死上司马光就有补充了一条记载:

今君之见也,因景以为主;其从政也,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公孙贾。——《资治通鉴》

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资治通鉴》

商鞅曾询问他人自己和秦国的五羊大夫相比,谁更加伟大。这时候他人则是提出了商鞅的缺点和问题所在,讨好上司秦王却不得公族欢心。得罪了太子和太子的老师却还洋洋得意,出行的时候一定要保卫,不齐全都不敢出门。这些何尝又不是商鞅之死的前兆呢?故而说历史的线索总是一清二楚,其中的细节所暴露的就是大问题的前兆。

《资治通鉴》之精彩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言,但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此书可谓是了解历史的入门书籍,其应用并不仅限于历史,而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何为人处世,职场规则甚至是经济学原理都能在其中有所领悟,所以《资治通鉴》更像是一本底层思维的逻辑书,每一次看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也无外乎顾炎武会评价说“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0/466965.html

“《资治通鉴》为什么能成为史家经典?为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的相关文章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隋朝的刑罚制度在整个中国刑罚制度发展史上可谓简明宽平,具体表现在:1、与《新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比《北齐律》的条数又减少近一半;2、死...

孔明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二位

孔明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孔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孔明,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物,外号毛头星,原是孔家庄大少爷,宋江的徒弟。因和本乡财主争财,杀了财主及家眷落草...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彭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娘生...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皇甫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礼部尚书章纶简介:著有《章恭毅公集》、《困志集》

明朝礼部尚书章纶简介:著有《章恭毅公集》、《困志集》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典韦到底有多厉害?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典韦到底有多厉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武力高强的猛将,比如吕布、关羽、赵云、张飞等等。当然自然有武艺,就有武力的高低,所以一直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对于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张飞的武艺都被肯定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