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薛家家道中落后,薛宝琴的命运如何?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11)22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薛宝琴的故事。

薛宝琴进贾府,获得了比她的姐姐薛宝钗更高的赞誉。

论漂亮,用探春的话说,连她姐姐(宝钗)并这些人,都比不过她。宝钗是群芳之冠的牡丹,可想宝琴容貌上的漂亮程度。在那个女孩子不出门的时代,宝琴走过了万里路,见识非凡,这一点,大观园里的 *** 们更没法比了。宝琴性情好,她属于那种典型的天真烂漫又率真的女子,否则也不能之一面就将阅人无数的贾母拿下。

红楼梦中薛家家道中落后,薛宝琴的命运如何?

可惜红颜薄命,薛家家道中落,宝琴的父亲新丧,母亲又病在床上,想一想明天,令人产生强烈的不安,似乎也只有一条路,就是赶紧和早就定了婚约的京城梅翰林家完婚,如此,薛宝琴的终身落了地,兄母也算是得了一个依靠。薛蝌护送着妹妹进京,想一想那个场景,是令人堕泪的,不到万不得已,病中的母亲怎么会愿意和一双儿女离别呢!

上流社会联姻,本质上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两家差距拉大,一方在另一方眼里没有了价值,退婚二字就成了优势方的潜台词,只要不说到脸上,弱势的一方装糊涂幻想走上原有轨道,至少也给对方巨大的道德压力。尤二姐和败落了的皇粮庄头张家不就是这样吗,尤二姐尤老娘想退婚,作为女家倒拿出十两银子补偿张家,加上碍于宁国府的权势,这婚算是勉强退了。

薛宝琴和梅家的事更复杂,薛家本是巨富,梅家是翰林门楣,书香门第,两家也算是各有优势,可如今薛家不同往日,没有任何能配得上翰林家的资本,所以,宝琴兄妹到京后,竟然得知梅家放了外任离京去了,可见两家信息已经不通畅了,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梅家这么做就是刻意的躲避,让薛家知难而退。总之,薛宝琴在贾府一住一二年,她那个准婆家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信息。

红楼梦中薛家家道中落后,薛宝琴的命运如何?

薛家很尴尬,大 *** 宝钗寻求金玉良缘久拖不成,眼看要成大龄剩女,二 *** 的婆家躲着不见,一副不退婚不罢休的架势,薛宝琴进京就是来完婚的,夫婿家根本不露面,当她不存在,堂堂四大家族薛家的女儿嫁不出去,薛家脸面在亲戚面前也算是丢尽了。

薛家不舒服,其实贾府也痛快不到哪儿去。贾母希望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嫁给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她想让她两个更爱的孙辈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可是儿媳妇王夫人中意的是自己的外甥女宝钗。婆媳两个明里暗里斗争了好几年不分胜负,薛宝琴一来,贾母如同找到了解开死局的钥匙,她格外地抬举宝琴,流露出希望宝琴嫁给宝玉的想法,等于向众人明示自己不喜欢宝钗。

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宝琴已经被梅家嫌弃想甩锅了,时间一长,那既然你老太太这么喜欢宝琴,那就促成了宝玉和宝琴呗。当然不会有人这么说,可是如果大家都心知肚明,显然贾母说的话是心口不一呀,拿着人家宝琴姑娘当金玉良缘的挡箭牌,宝琴婚约面临尴尬,再被人利用,想想这个姑娘的境遇,也是够让人可怜的。

宝琴初进贾府的惊艳,加上贾母的抬举,的确抢了几乎所有人的风头,一件亮瞎众人眼的凫靥裘,让薛宝钗开始吃妹妹的醋,都能当众说出“真不知道我哪儿不如你”的话来。时间长了,梅家音信全无,薛宝琴可就成了砸在贾母手里的烫手山芋,自己亲口认下的孙女,到底该怎么办呢?

红楼梦中薛家家道中落后,薛宝琴的命运如何?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众女儿,个顶个的优秀,可是她们全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这里面的觉醒者是极其痛苦的,比如探春,她痛恨自己家族的内斗,痛恨不争气的家人,若能选择,她会立刻变身男人,走出家门,到外面去立一番事业,可惜她一介女儿之身,一身一体前途命运注定只能交给家族来抉择,她很清楚,她不过是家族用来联姻的筹码,甚至,在家族需要时,不论她本人是否同意,也只能被牺牲。

家族富贵强盛, *** 们的前途命运会好一些,一旦走了下坡路甚至败了,她们也只好随之沉浮,如同漂萍一般不知命归何处魂归何方。元春、探春、迎春……不都是为了家族而牺牲吗!

惜春出家是自己的主动选择,结局看起来至少比她惨死的姐姐们要好一些,但是,家族败了,她们作为依附而生存者,除了出家,其实没有什么路可以走,她们的才华在那个社会价值体系中一文不值。只能坠入命运的深渊。

薛宝琴可以看作是 *** 们各式命运转折的预演,往上走被人嫌弃,基本上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了,往下走其实也没有路,除非自甘堕落,但高门大户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是不可能主动走向泥沼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0/467367.html

“红楼梦中薛家家道中落后,薛宝琴的命运如何?”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