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如何?谁更好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林黛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结局的总基调。红颜薄命没有一个好结果的。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虽说是比惨,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结局相对还说得过去,比如被刘姥姥救下嫁给农人纺绩劳动的巧姐;远嫁的探春;还有将儿子培养成才的李纨。在个人命运结局时间的安排上,秦可卿早早地淫丧了,迎春七十九回嫁到孙家,应该于贾府抄家前就被折磨致死了。几乎与此同时,黛玉泪尽而亡,而凤姐、探春、惜春、妙玉、湘云等人的命运都随着四家家族的覆亡而沉浮。相比而言,关于结局,林黛玉没有直面贾府被抄的惨烈,算是死得干净了。
一、还泪而来,泪尽而去,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考虑曹雪芹写宝黛爱情的目的,仅仅从文本来看,他给予了林黛玉一生的使命就是还泪。绛珠仙子下凡目的并不是嫁给贾宝玉,而是将自己一生眼泪还他,以酬他的甘露之惠。
站在这个出发点上,林黛玉这个形象就升华了,就像宝玉初见葬父归来的黛玉一样,他细细品度,就觉得林妹妹不但长高了,也超逸了。其实,在生活的许多细节里,林黛玉常常表现出这样的特质。
金玉良缘给了她非常大的压力,在这个问题上,宝玉表现得比她激烈多了,尤其是二人共同感受到压力时,比如元春赐下的端午节礼,有很明显的指婚之意,宝玉知道自己和宝姐姐一样,却和林妹妹的不一样,就不舒服了。还有紫鹃骗他说林姑娘大了,要出阁了,要回苏州家去,宝玉就完全不能接受了,不是急赤白脸,就是大病一场,黛玉虽然也同样难过,只不过她将这种不适放下了,态度上有消极的成分,但她不纠结,或者说她接受命运的安排。类似这样的情绪还有很多。
黛玉入世,只为还泪,得知自己和宝玉难有将来时,她差不多放下了,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她要求一知己,现在确定了宝玉就是知己,这就够了,所以,就在这个端午过后,读者几乎再也看不见黛玉和宝玉置气或者闹别扭了,和薛宝钗的关系越来越好,甚至都极少哭了。黛玉两次葬花,表明了她的人生态度:质本洁来还洁去。人生一世,已足够。
二、不染凡尘,到天尽头去寻找心中的香丘。
目下无尘,是曹雪芹对林黛玉处世的一个定位角度。这个词不褒不贬,要分情景和对象。比如对贾府里的众婆子丫环,她们觉得林姑娘不接地气,不如宝姑娘待人随和没架子。就连小红都说,宝姑娘宽厚,而林姑娘刻薄。
但对于宝玉或者是众奶奶女眷们,和黛玉交往,她们能感受到更多的精神上的愉悦,是生活里难得一遇的芙蓉花。对于贾宝玉更不用说了,没有了林妹妹,活着的趣味就减了十之八九,因为有了林黛玉,贾宝玉的精神才鲜活了,他的人生才有意义。
与其说林黛玉和俗世格格不入,不如说她是主动的远离,林黛玉不像我们今天的人们那么爱交朋友,她小小年纪就喜散不喜聚,就懂得精简自己的朋友圈,她从来不主动接近人群以求温暖,她明白人生有一知己已足够,但林黛玉不是不懂世俗,比如对为她服务的下人们,她就很会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只是,她不屑去迎合。
林黛玉向往的香丘,是自己心灵的栖息地。这世间,除了诗情诗性,只有她与宝玉的心心相印情感流动时才有。其实林黛玉已经都得到了,她做《葬花词》发出天问:何处有香丘?俗世里没有林黛玉想要的香丘,心愿了结之后,哪里还有必要留下了?自然要回到太虚幻境。
三、绛珠仙子,不等春尽红颜老。
《红楼梦》是歌颂青春、赞美生命的。林黛玉用《葬花词》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花瓣随风落下,是死亡,可以看作是青春的凋亡,落红阵阵,是在歌颂死亡吗?其实不是,是说面对生命的逝去不必害怕和怜惜,它们已经绽放和绚烂,让它们死得其所就好。保护好尊严,既然是死了,别再让沟渠的脏水污染了他们,用一抔净土让它们化为泥土,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里面在暗喻黛玉之死,或者说对青春凋萎的祭奠。某种程度上,曹雪芹甚至是歌颂这种死亡的,比如他对待邢岫烟结局的态度,邢岫烟是子孙满堂、乌发如银活到了老年的,但是贾宝玉一想到她这样的结局,忍不住落泪。这就很奇怪,难道非得年纪轻轻就死去才是不遗憾的吗?事实上,他的确有些这样的价值观,黛玉之死就是证明。《葬花词》对一朝春尽红颜老,简直是无法接受的悲怆,而对于青春之逝却予以歌颂: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林黛玉这个曹雪芹心目中最美好的青春的生命,当然不肯让其红颜退去。如此标准,曹雪芹让黛玉死于贾府抄家前,既不让其看见最惨烈的世事,也不令其红颜老。着实对其格外地偏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