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好汉为何赞同宋江招安?朝廷招安有何好处
看了《水浒传》心中总有一个不解的谜团?宋江放着一百零八个如狼似虎的兄弟,即便不说杀到东京夺了皇帝的位子,也应该在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图个快活,为什么水浒好汉为何赞同宋江招安?其结局被奸臣陷害,好汉们死伤过半不得善终,最近再读《水浒传》终于解开了谜团。
(一)宋江确有招安之心。宋江是北宋郓城县的小吏,江湖上称其为宋孔明、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品德,在江湖上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品行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因此,宋江在梁山好汉心目中威望很高,有一呼百应之功效。其实,在当时的体制下,大宋王朝并没有亏待过他,宋江应该过得很好。再说,宋江杀妻本应是死罪但是当时朝廷给予大赦,加之知县的周旋,宋江只判了个充军。宋江在清风山上杀官造反这等弥天大罪更是无人追究。到了江州宋江名义上是判刑,其实根本不像充军服刑。宋江上梁山“得意于”黄文炳,没有黄文炳宋江过两年就能回家,多半还能回县衙继续当一个小吏。所以说朝廷其实没有亏待过宋江,宋江对朝廷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对宋江来说上梁山落草只是权宜之计,他本人还是想做一个大宋的良民。
(二)梁山生存难以为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排座次后书上是这样说:“原来泊子里好汉,但闲便下山,或带人马,或只是数个头领,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粮广积,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谁敢阻当!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如此之为,大小何止千百余处。”梁山在兴旺时期人马最少也有六七万之众,要养活这些人马的花费可是不小。每天每人吃一斤粮食一天梁山就得支出六七万斤粮食,这还不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费用。若是按宋代禁军的军饷开支更是了不得了,宋代禁军一年饷银三十贯,梁山一年就得支出二百万贯左右的军费,如此看来晁盖的那点生辰纲实在是不够塞牙缝的。有人说了,山上没有了就下山去抢啊,可是谁都不是傻瓜,明摆着前面有这么一个大贼窝,有钱的谁还敢从山下经过?估计北宋时期山下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被梁山抢了一遍,那些富户早就变成了贫苦户,还抢谁的去?此时的梁山恐怕早就空有其表难以为继了。若不是朝廷连续征剿了几次,送给梁山不少军粮,恐怕梁山早就散伙了。
(三)梁山内部形势所逼。被梁山内部形势所逼,被众多头领所逼,此话一点不假,梁山上有一大部分的头领原来都是朝廷命官,他们或是兵败被擒迫不得已投降,或是为形势所逼被迫上了梁山,在他们心中被招安才是他们更好的归宿,宋江在招降被俘将领时总是说:“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这句话才是许多朝廷降将心甘情愿上梁山的根本原因,他们就是想被招安。如果宋江说话不算数,这就是他失信于人,及时雨这块牌子就倒了,这些降将早晚会走,到时候说不定连宋江的人头也一并捎走作为晋升的敲门砖。
梁山好汉三十六个天罡中明确反对招安的只有十二个头领,只占三分之一。排除摇摆不定的只剩下鲁智深、武松、刘唐、史进、李俊、三阮八个,都是步兵和水军头领,而梁山更大的势力马军头领基本上都赞同招安,排名中前十二个头领都不反对招安,就算开大会表决也是同意招安的占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说,只有被招安一条路可走。招安其实在宋江一上梁山时就已经注定了梁山今后唯一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