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杜甫事件介绍
恶搞杜甫事件介绍
杜甫为我国唐代的“诗圣”,其所写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在诗歌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文坛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杜甫拥有以才济世的抱负,却屡陷穷困之境,而在2012年的时候迎来了杜甫的1300年的寿诞年,也是在这一年掀起“恶搞”杜甫的行为
“杜甫很忙”图片
当年在微博上兴起一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引得众人疯狂转发,而这个“恶搞行为”也因此引起众人的讨论和思考。这组图片原图来自中学语文课本的杜甫插图,图片中杜甫时而挥手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玩cosplay,时而 *** 等等行为,对这个“恶搞”行为,众人持有不同意见。
一方面是认为这纯粹是在恶搞,杜甫乃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其所作的贡献甚是突出,如今却被人拿来如此戏弄,造成的影响之坏,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要制止这种行径。“恶搞”应该分清底线,而刻画“杜甫很忙”这种行为是无知、浅薄的。
而另一方面则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学生上课无聊所作的恶作剧罢了,没必要以如此严重的“罪行”盖在他们头上,认为批判“恶搞”杜甫的人不过是假正经而已。
恶搞不过是一种潮流文化,对杜甫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并不是只体现在诵读诗歌和传扬文化,既然能被诗歌等传统文化打动,又何必在意“恶搞”这样的行为呢。而且不一定“恶搞”杜甫又会掀起新一轮对杜甫的认知,成为传统文化复起的契机。
杜甫祖父其实是谁
杜甫出生于儒生家族,从小开始对诗歌感兴趣离不开其家庭的影响。其祖父为杜审言,为唐朝人,曾任地方小官,后因被诬陷成为死刑犯,但因其儿子之死(为杜甫的伯伯)所获救,后因其文采过人得武则天赏识,官至修文馆直学士。
杜甫祖父杜审言画像
杜审言祖上本是陕西人后因迁徙至巩县,且说他为人耿直,虽有才华但却傲慢待人,因此易得罪他人,他被判死罪也是因为得罪了同事因而遭到他们的诬陷,因此他的儿子杜并方才十三便闯入诬陷之人的府中为杜审言报仇,杜并也因此牺牲,此事在朝廷造成很大动静,才使杜审言得以 *** 。
杜审言的诗歌多写景,以浑厚见长,工于五律,对诗体的形成有很大的贡献,他是中国五言律诗形成的奠定者。杜审言在公元708年的时候逝世,享年六十三岁,被葬于偃师,在一百多年后,杜甫的骨骸也被葬于此处与其祖父作伴。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下杜审言所作之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首诗被后人称为是初唐五律之一。
原诗为: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整首诗全因物感伤,抒 *** 怀,描述自己游宦他乡,春风大好,却不能返乡的悲痛之情。全篇用此精炼,抑扬顿挫,字字相呼应,情感相照应,甚是有跌宕之妙。
诗仙杜甫妻子是谁
杜甫的妻子为杨氏,史料中并没有关于杨氏的具体记载,遂我们并不知道杨氏的全名,只知其为弘农县少卿杨怡的女儿,在当时杜甫与杨氏两家门当户对,杨氏比杜甫小了十来岁。
杜甫画像
杜甫在三十岁的时候暂停了漫游,回家迎娶了杨氏,他虽为诗圣但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描绘其妻。而我们从杜甫诗歌等文章中可以看出杨氏乃为贤妻良母,是个贤惠聪明的女子,一直在杜甫身后默默的支持他,彼此不抛弃,相濡以沫。
据资料可知杨氏为杜甫生下八位子女,而他们的幼子因饥饿夭折。杨氏乃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杜甫一心报国,只能留下妻子离去,当时逢“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便将妻子安排在羌村,自己则北上。杨氏便只能独自在那贫困的条件下抚养他们的孩子,一边等着杜甫安全归来。
在杜甫诗《北征》中描绘的是杜甫回家探亲的所见闻和感慨家困情形,曾如此写道:“妻子衣百结”、“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由此可看出杜甫妻子杨氏在杜甫不在家的时日生活极其困苦,而杜甫在《羌村三首》中曾如此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表明战乱中杨氏无时不在思念杜甫,两人得以相见,竟然以为是在做梦。
而《北征》也曾描绘杨氏得知杜甫即将回来,可以打扮一番,而他们的两个小女儿也学者妈妈的模样打扮,将脸蛋涂的乱七八糟,可见他们在此当时的条件之下,家庭也甚是和睦。
后杜甫病逝,杨氏因无力下葬,便将棺材置于岳州,带着孩子们回洛阳,之后不久便去世,后得子孙将他们合葬在故土。
杜甫名诗望岳的诗意是什么
《望岳》是杜甫的系列作品,共有三首,之一首诗描述的是泰山的雄伟与秀丽,流露出了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本人不畏艰险的雄心气魄;第二首诗赞咏的是华山,讲述了诗人官场失意的郁郁不得志;第三首诗感叹的是衡山,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忠情。
杜甫 望岳
之一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诗作,将其本人的浪漫与 *** 展露得淋漓尽致,全诗没有未曾一个“望”字,却丝毫没有脱离诗文的主题“望岳”,从前到后没有一句不是在围绕主题描写的。由远及近,由凝望至俯瞰,诗人通过对已泰山气势恢宏雄壮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大志,洋溢着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
第二首诗咏华山,华山同样雄伟,但这首诗却显然是一首失意之作,此时的杜甫在官场颠沛流离,人至中年依旧仕途不顺,言语中尽显彷徨之寂寥与落寞。且杜甫通过写华山虽高,却难以登顶的遗憾,也在侧面表达了诗人心中有欲尽忠却报国无门的苦闷。杜甫徒有一腔热血,却屡屡受冷,官场之路坎坷不堪,最终只得心生厌倦,于喧嚣尘世中寻一处荒凉以自疗。
第三首望岳,杜甫写于晚年,头尾论述,中间写景叙述,其中自“渴日绝壁出”到“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象的部分,则是全篇的中心所在。杜甫在这首诗中强烈地表达了爱国之情,于诗文的字里行间溢于言表。
杜甫五言绝句揭秘
杜甫是诗歌造诣很高,虽在其身前未的到重视,但其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却影响了他后世的众多诗人、包括白居易、王安石、文天祥等。杜甫很擅长驾驭多种形式和题材的诗歌,他在五言、七言律诗上的功底很深,而且此类文体的诗歌达他全部诗歌的一半以上,可见其成就之高。
杜甫画像
杜甫的五言绝句因为他在律诗上的成就过高往往被忽视,其中绝句多在漂泊西南之时所创,反映的更多是蜀中人们混乱不安的生活状态,借景抒情,抒 *** 怀,他在绝句方面的贡献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下杜甫其中几首五言绝句。
其一《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赏析:此为诗人杜甫迁入蜀中时,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甚是仰慕,遂用笔墨抒发咏古抒怀的情绪,也因此以诸葛亮的遗恨来渗透自己的抑郁之情。
其二《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杜甫躲避战乱,一度迁往梓州,得以重回草堂时,心情舒畅,见景色依旧便写下此诗,描绘的景色迷人生机勃勃之象。
其三《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这首诗通过所观察的景物得到的感受来衬托出诗人的情绪,在异乡思念故乡,盼归期的殷切之情。
杜甫的雅号是什么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中创作诗歌作品达三千多首,至今流传作品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风格独特,且注重吸收各家之长,坚持独特的批判精神,致使其作品深受后人的追捧,其思想也影响着后代众人。
杜甫画像
杜甫因此被尊称为一代“诗宗”,其雅号为“诗圣”,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之高,所有的成就之深。杜甫创作诗歌的时候十分注重将所见所闻和社会现实两者相结合,这样不仅反映社会现状还可以以此寄托他的情感,批判不公的社会讽刺统治者的腐朽之举。
杜甫所写之诗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在客观的叙述事件,而是在用诗去写历史,他的诗体大部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将历史重现在读者的眼前,也将那个时代受到战乱和腐败统治毒害的现状披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杜甫能有“诗圣”这一雅号,不止因为其涉猎题材之宽,还在于他能够很好的将律诗运用的如此自如,将这样的诗体运用于无形,甚是有才能。杜甫甚能驾驭各种形式的诗歌,他能将社会万象及人民的生活描绘的十分生动,他的诗歌中所隐含的不仅是批判和同情,也有很多他被压抑的情怀和抑郁的情感,但这依旧不影响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