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制度的缺陷:只知厂卫 不知朝廷
明朝有一个很独特的制度,那就是厂卫制度。这个制度是针对宦官设立的,原本是直隶于皇帝的近卫机构,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太监头子的军营。造成这一切的皆因明朝宦官制度的缺陷,造就了人们只知厂卫,不知朝廷的局面。那么,明朝的宦官制度究竟有什么缺陷呢?人们为什么只知厂卫,不知朝廷呢?这还得从厂卫制度的设立说起。
明朝厂卫制度的设立
在明朝初年,宦官是不允许干政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初,鉴于历朝宦官之害, *** 了一尊三尺多高的铁牌,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十一个大字,放在大内门口。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遂开始任用没有办法生育后代的近侍內监,內监的地位由此而提高。据说,明成祖偏信內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之一,他当燕王时,曾向南京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们行贿,刺探建文帝以及身边大臣的言论行踪。依靠宦官们提供的准确情报,朱棣成功当上了皇帝。因此,对这些宦官,他有一种政治上的认同感。第二,由于他是篡位的皇帝,因此对外廷大臣特别是掌握军权的将军们十分不信任,于是委派宦官到各地监军,各地总兵的一言一行,都通过监军向他密报。由于皇帝所需要的人手太多,而朱元璋时期留下的內监又太少,没办法,朱棣只好扩充內监的招募,并设立了厂卫制度。
明朝厂卫机构的扩张
从明成祖永乐一朝开始,宦官数额就开始大幅增加,随着官员的增多,宦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厂卫规模也越来越大,到明宪宗时宦官的总数已经超过了万人。此时的内廷中宦官机构已有了18个监局,各监局的负责人称为掌印,官职级别为五品。领衔18个监局的,称为司礼监,司礼监的负责人即司礼掌印太监,是大内总管,类似于前朝的宰相,因此被称为内相。掌印太监之外,还有秉笔太监、提督太监、随堂太监等,共称十二监。并且设立了东厂和锦衣卫,专门负责查勘大臣及百姓的犯罪案子。
明朝厂卫机构的专权
明朝的厂卫机构在之前锦衣卫和东厂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西厂。这些宦官机构也慢慢的从听命于皇帝变成了后来的听命于厂公。太监头子甚至替代皇帝处理政务。起初,明朝皇帝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和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以蓝笔书写,然后呈请皇帝审批,由于皇帝审批用朱笔(红色),所以叫批红。到明朝中后期,因皇帝大都懒于政事,于是批红的权力落到了太监手里。
太监头子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对其也是百依百顺,于是诸事皆交由东西厂和锦衣卫来处理。或许是因为太监长期受到奴役和他人的蔑视,所以在得到权力后的太监都丧心病狂的残害朝臣,很多人更是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因此,朝臣们人人自危,对太监头子们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甚至,太监巡视时,众臣以臣子之礼外出几百里迎候并跪拜。可见当时的太监头子已经权倾朝野,成了能决定他们生死荣辱的皇帝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当然得看太监的脸色过日子,便就有了人们只知厂卫,不知朝廷的乱像了。
厂卫机构权力的削减
当然,皇帝也不是傻子,当然能察觉到自己的权力正在外移。于是,明孝宗执政后,吸取前朝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不仅不许太监代为批红,还对宦官严加管束进行限制。自此,厂卫不敢再张狂肆虐、妄生事端,而是小心谨慎、奉守本职,从而终止了只知有厂卫,不知有朝廷的乱象。
以上就是对明朝宦官制度缺陷的有关介绍,本内容源自中国历史网(www。lishi。com)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