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柳永宋词赏析:《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翻译|赏析|讲解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2-19)370

【作品简介】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描写落魄游子孤独凄凉的漂泊之情,但却将环境置于长安古道,让情绪带上浓重的历史色彩。置于乱蝉鸣柳,四天低垂,一派凄景之中。归云借指昔日之恋人。佳人一去音讯全无,又未预约再会地点,料定此生已无重见之日。孤寂到连昔日的酒友也寥寥无几。全词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悲戚感受和对功名、宦途的心灰意冷,进行了很有感染力的渲泄。

【原文】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作者: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注释】

①少年游:钦定词谱。又名《玉蜡梅枝》、《小阑干》。

②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③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④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⑤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⑥归云:飘逝的云彩。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

⑦前期:以前的期约。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

⑧狎兴:游乐的兴致。狎:亲昵而轻佻。

⑨酒徒:酒友。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⑩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在苍茫的长安古道上,我骑着一匹瘦马缓缓地行走着。古道旁边高大的柳树上许多知了在那狂乱地嘶叫着,声音让人难受。夕阳在寥阔无垠的郊原之外,而秋风吹在这旷野荒原上。我放眼向四处望去,没有人烟,只有旷阔的天空笼罩大地。往事如云烟,一去后便再无踪迹,不知何时,能再回到从前的好时光。如今寻欢作乐的兴致已经衰减,那些酒友也各自分开去,再也不像去年时那样纵情欢乐。

【赏析】

一般人论及柳永词者,往往多着重于他在长调慢词方面的拓展,其实他在小令方面的成就,也是极可注意的。叶嘉莹在《论柳永词》一文中,曾经谈到柳词在意境方面的拓展,以为唐五代小令中所叙写的大多不过是闺阁园亭伤离怨别的一种春女善怀的情意,而柳词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则写出了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这种特色,在他的一些长调的佳作,如《八声甘州》、《曲玉管》、《雪梅香》诸词中,都曾经有很明白的表现。然而柳词之拓展,却实在不仅限于其长调慢词而已,就是他的短小的令词,在内容意境方面也同样有一些可注意的开拓。就如这一首《少年游》小词,就是柳永将其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写入了令词的一篇代表作。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而最能传达出他的双重悲慨的便是这首《少年游》小词。

这首小词,与柳永的一些慢词一样,所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调与声音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首小词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念的感情,全词所弥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从这种表现来判断,这首词很可能是柳永的晚期之作。开端的长安可以有写实与托喻两重含义。先就写实而言,则柳永确曾到过陕西的长安,他曾写有另一首《少年游》,有参差烟树灞陵桥之句,足可为证。再就托喻言,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古都,前代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为首都所在之地,而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名利禄位的争逐。不过柳永此词在马字之下接上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的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至于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则又可以使人联想及在此长安道上的车马之奔驰,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产生无限沧桑之感。总之,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

下面的高柳乱蝉嘶一句,有的本子或作乱蝉栖,但蝉之为体甚小,蝉之栖树决不同于鸦之栖树之明显可见,而蝉之特色则在于善于嘶鸣,故私意以为当作乱蝉嘶为是。而且秋蝉之嘶鸣更独具一种凄凉之致。《古诗十九首》云秋蝉鸣树间,曹植《赠白马王彪》去寒蝉鸣我侧,便都表现有一种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哀感。柳永则更在蝉嘶之上,还加上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蝉嘶而引起哀感的词人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在之地,再则又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凋零,所以乃弥见其树之高也。

下面的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三句,写词人在秋日郊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夕阳鸟外一句,也有的本子作岛外,非是。盖长安道上安得有岛乎?至于作鸟外,则足可以表现郊原之寥阔无垠。昔杜牧有诗云长空澹澹孤鸟没,飞鸟之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之隐没更在飞鸟之外,故曰夕阳鸟外也。值此日暮之时,郊原上寒风四起,故又曰秋风原上,此景此情,读之如在目前。然则在此情景之中,此一失志落拓之词人,又将何所归往乎?故继之乃曰目断四天垂,则天之苍苍,野之茫茫,词人乃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可供投止之所矣。以上前半阕是词人自写其当时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全自外界之景象着笔,而感慨极深。

下阕,开始写对于过去的追思,则一切希望与欢乐也已经不可复得。首先归云一去无踪迹一句,便已经是对一切消逝不可复返之事物的一种象喻。盖天下之事物其变化无常一逝不返者,实以云之形象最为明显。故陶渊明《咏贫士》之一首便曾以云为象喻,而有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之言,白居易《花非花》词,亦有去似朝云无觅处之语,而柳永此句归云一去无踪迹七字,所表现的长逝不返的形象,也有同样的效果。不过其所托喻的主旨则各有不同。关于陶渊明与白居易的象喻,此处不暇详论。至于柳永词此句之喻托,则其口气实与下句之何处是前期直接贯注。所谓前期者,可以有两种提示:一则是指旧日之志意心期,一则可以指旧日的欢爱约期。总之期字乃是一种愿望和期待,对于柳永而言,他可以说正是一个在两种期待和愿望上,都已经同样落空了的不幸人物。

于是下面三句乃直写自己当时的寂寥落寞,曰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早年失意之时的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的狎玩之意兴,既已经冷落荒疏,而当日与他在一起歌酒流连的狂朋怪侣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无成,年华一往,于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时的悲哀与叹息。这一句的少年时三字,很多本子都作去年时。本来去年时三字也未尝不好,盖人当老去之时,,其意兴与健康之衰损,往往会不免有一年不乃一年之感。故此句如作去年时,其悲慨亦复极深。不过,如果就此词前面之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诸句来看,则其所追怀眷念的,似乎原当是多年以前的往事,如此则承以不似少年时,便似乎更为气脉贯注,也更富于伤今感昔的慨叹。

柳永这首《少年游》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总之,柳永以一个禀赋有浪漫之天性及谱写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而生活于当日之士族的家庭环境及社会传统中,本来就已经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矛盾不被接纳的悲剧人物,而他自己由后天所养成的用世之意,与他自己先天所禀赋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冲突。他的早年时,虽然还可以将失意之悲,借歌酒风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风流却毕竟只是一种麻醉,而并非可以长久依恃之物,于是年龄老大之后,遂终于落得了志意与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场。昔叶梦得《避署录话》卷记下柳永以谱写歌词而终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论之曰: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己累,而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柳永的悲剧是值得后人同情,也值得后人反省的。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宋词英译】

LIU Yo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Youthful Rambles

On this old Changan boulevard, on a horse we amble,

Through the lofty willows stirs the rumpus of cicadas。

The setting sun inclines away from the isle, as autumn winds blow across plains,

Over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 in sight the curtain of night hangs。

Gone are the clouds that leaves no trace,

From here on,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Absent is the spirit for sightseeing, and lacking are drinking partners,

As opposed to last year this time, it is just not the same。

【词牌简介】

《贺新郎》,词牌名之一。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按晏殊所在年代(991--1055)可知。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乐章集》注林锺商调。韩淲词有明窗玉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腊梅枝。萨都剌词名小阑干。此调最为参差,今分七体,其源俱出于晏(殊)词。

《词律》以柳永词为定格,而《词谱》则以晏殊之词为正体。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格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2/489989.html

“柳永宋词赏析:《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翻译|赏析|讲解” 的相关文章

宋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一位

宋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一位

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宋江样貌堂堂,但身材矮小,面目漆黑,不外与人。原为山东省郓(yùn)城县押司,因私诛杀妾室阎婆惜,畏罪潜逃。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同入梁山为盗。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滔,是《水浒传》人物,东京人氏,官至陈州团练使,武器是枣木槊,人称百胜将,清剿梁山泊时被刘唐等人捉拿,降服梁...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南宋宰相赵鼎简介: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

南宋宰相赵鼎简介: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党怀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祖籍京兆同州(...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字士衡,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和弟弟陆云合称“二陆”,被誉为“太康之英”;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

戴胄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两篇

戴胄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两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戴胄(?-633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