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22)530

历代皇帝陛下都会有出出巡的时候,可秦汉时期,皇帝频繁出巡就引起大家好奇,到底有什么原因和目的呢?

皇帝出巡这一行为,从皇帝的政治身份来讲,它是一种政治活动,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从皇帝的个人身份来讲,它又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诉求,通过此活动,达到他个人的一些心理期待。因此,秦汉时期,皇帝出巡是一个带有多重原因和目的的复杂活动,主要包括皇帝的政治诉求、个人诉求,而且深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就是说,皇帝出巡是在一个大的社会思想背景笼罩下的活动。天下统一的观念,西汉时期就有详细记载君王出巡的活动,根据当时材料显示,帝王有出巡活动地点已经有了具体的指向。当时文献中广泛提到了“天下、四方、四海、九州”等地域概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天下观,说明当时人们对天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而上古帝王已经将巡行天下作为其统治方式之一,即通过此巡行实现对天下的体认,并进而试图达到对天下控制的政治目标。不过从上古时期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不可能支撑得起如此频繁且规模宏大的出巡活动,王明珂先生认为这是通过表达黄帝之域的“叙事”,来表达黄帝华夏空间的起源,“汉帝国”是当时“华夏”形成的基本化身。也就是说,尽管上古五帝的出巡活动或许并非历史的实际,然而它却是秦汉时期人对天下疆域认知的反映,人们希望天下四方,无论夷夏,都应统一于一个君主之下;同时,而君主的出巡活动可以彰显出天下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都对天下统一进行了相关论证,可以说天下一统在当时是必然的趋势。这些认识一方面来自于天文学的进步,另外一方面来自于对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认识的深化,从而改变人们对疆域范围的认知,将精英阶层的思想变成了一种社会思想,并进一步通过统治者的政治行为表达出来。秦汉帝国的成立,使天下变成了“一家”,建立起了四海之内都是天子的领土的观念。在这之中,君义和王法皆畅通无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当时人们产生了一种对统一对疆域的认识,而且君主希望通过政治军事等行为把这种观念变成现实。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由此,统一的天下观深刻影响皇帝出巡的动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史籍中称之为“初并天下”。面对自己亲手建立起的巨大帝国,秦始皇希望通过出巡四方见证天下的统一,即皇帝可以通过出巡达到对帝国疆域范围的亲身体认。这种观念也是秦始皇开启他大规模出巡活动的原因之一。以,天下观是皇帝出巡四方的思想基础,天下统一是出巡四方的重要前提,出巡四方是天下统一的重要表现。

广教化的需求:关于教化,据《汉书·刑法志》载可以看出教化是帝王对民间非常重要的统治方式,具体来说,使百姓从内心中真正地感受到帝王的对他们的恩泽,这样可以使百姓从心里敬畏帝王,保证国家稳定与有序发展。因此,秦汉时期的很多思想家,都将教化视为帝国统治的重要方式;反过来,皇帝也正需要这种思想以稳固其统治地位。同样,汉武帝出巡目的之一为存问民间的疾苦。也就是说,皇帝通过出巡教化四方,表达出对基层百姓的关心,进而以此加快在基层建立起皇帝亲民的神圣形象,以便巩固皇帝对基层的思想控制。因此,皇帝出巡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教化活动,这首先就表现在皇帝对基层社会的关心上。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汉代皇帝巡幸时,要“见令长三老官属,亲临轩作乐,赐以食帛越巾佩带之属,民爵有级数,或赐田租之半”,可以看出汉代皇帝出巡时要特别接见地方的三老。我们知道,汉代掌管地方教化的是三老。三老在秦汉时代是直接接触基层社会的人员,可以直接传播国家的思想,宣扬皇帝的恩泽,是为闾里世俗社会的实际主宰者;而且,他们是基层社会名望、地位的代表,因而他们对地方民风具有教导规劝作用,因而三老在汉代地方社会具有特殊的地位 。

由于三老在汉代政权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皇帝出巡对三老的特别接待,体现出皇帝对教化地方的重视程度。由上可以看出,汉代皇帝在出巡时对百姓的生活颇为重视。“不封禅兮安知外” ,反映出武帝确实通过出巡活动加深了对东方基层社会的认识。

汉代皇帝出巡时,教化地方的重要方式为对地方基层社会“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有时对所过郡县之民进行赏赐或减免田租 。可以看出,汉武帝出巡真正将皇帝对地方百姓的关心变成现实。顺帝时期,在出巡途中也有“赐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以及三老人五斛”。可见皇帝出巡对地方贫穷困苦者的赏赐是极为频繁的。也就是说,皇帝出巡过程中经常伴有复除、赏赐等活动。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在赋役极为繁重的秦汉时代,对于地方基层来说,复除、赏赐等行为是皇帝减轻其负担的切实举措。具体说来,皇帝从遥远的国都来到地方基层社会,得以亲身的接触到基层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如若皇帝在他所过之处适当地给予当地编户以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这些编户可以切实感受得到皇帝的德行,帮助皇帝在基层社会树立起圣明的形象。也就是说,皇帝在出巡中通过赏赐、复除等实际经济利益手段才能使地方社会切实体会到皇帝的恩德,并感受到皇帝的存在。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会出现鳏、寡、孤独以及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皇帝通过一些措施保证其获得一定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皇帝在出巡过程中对过往地域的赏赐,更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对其的关注,加深了各地人民对皇帝的感恩,所谓“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劝农”,即皇帝在所过之处通过亲自赏赐与颁布复除令,可以保证皇帝在基层统治的稳定,起到了广教化的效果。与之伴随的,是皇帝得以通过出巡活动宣扬统治者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儒家经学思想。这在东汉时期的表现尤为明显。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秦汉时期国家组建完善起了教育制度与相关机构,招收各地学生研习经典,以便扩大统治思想的传播。通过皇帝出巡这种方式,也是可以达到教化的目的,而且更为直接。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开始被确立为主导思想,到了西汉中后期,其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保证儒家思想真正在地方得到巩固,皇帝有时需要亲自推广儒学的传播。可以看出,皇帝通过出巡,其目的在于进一步确定并整合国家的统治思想,发挥儒家思想在基层的统治作用,进而巩固国家的思想传播,并通过此把国家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宣誓权威:帝王在完成天下统一之后,应该将“圣王”的声威与教化,无限地推广到人迹所至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皇帝除了要通过教化进行国家的思想意识构建,使皇帝的形象在民间得到进一步传播,而且还要让地方知晓皇帝的威权,从而达到“以示强,威服海内”的目的。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皇帝得以在出巡时调动检阅军队,或是对地方官吏进行擢升贬黜,是其向天下展 *** 权的重要手段。因此,皇帝的出巡必然还伴随着皇帝权威的树立。秦汉之时匈奴一直为帝国边境的重要威胁,因而皇帝有必要将其声威扩散至长城沿线以外,所以皇帝出巡至边境地区可以更好地达到向匈奴等少数民族宣示其威权的目的。汉文帝为巩固国家边防,曾亲自至边防地区考察军队状况,反映了他抗击匈奴的决心。

汉武帝在位时,对匈奴则采取了军事打击政策。在对匈奴作战胜利后,汉武帝曾有一次大规模的巡边活动。还将汉天子的威名远播至北部边地。因此,此次的出巡活动表面上看是对匈奴的耀武扬威,实际上达到了将皇帝的声威真正传播到北部边地,使皇帝的威权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确立和巩固。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同样,皇帝出巡的权威展示同样体现在对地方官吏的控制上。秦汉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制,它是以皇帝为主导的行政制度。皇帝对地方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同样地方官吏也只对皇帝负责。皇帝在出巡过程中,通过考察地方官吏的行政状况,得以进一步明晰当地行政的基本状况,从而达到对地方的了解与掌控。

这是皇帝行使其权力的重要方面。皇帝出巡的重要目的是对地方官吏的督课。皇帝可以通过对官吏执政状况的考察,可以了解并明晰地方状况,从而对官吏的地方行政状况作出相应的评估和总结,根据政绩好坏进行相应的赏赐或擢升。同时,皇帝可以以此发掘人才,让更多的人才为政权服务。因此,皇帝可以通过出巡,加强地方官的政治控制,在完善国家监察体系的同时,使皇帝的权威得到延伸与发展,进而完善皇权对地方的控制。

祭祀求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以看出祭祀是我国古代帝王统治生活中的大事。自周代开始,祭祀是社会中重要的宗教活动,它体现了当时国家的宗教观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的祭祀更是维持了凡界秩序的等级关系,可见祭祀活动在当时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内涵。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秦汉时代,皇帝出巡的活动中,同时也伴随着祭祀活动。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国家祭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项国家活动,具有神圣性与尊贵性,同时它又与当时整体的社会思想密不可分。皇帝出巡的祭祀活动,主要有郊祀、山川祭祀等几种方式。

秦汉时代,郊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祭祀活动,郊祀是秦汉皇帝与天沟通的活动。可以看出秦汉时天是神中更具权威的。皇帝的资格是天授予的,换言之,皇帝需要通过与天的对话宣扬他统治的合理性,因而皇帝出巡的郊祀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礼典。

西汉后期到东汉,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郊祀制度也相应改变,出巡范围由整个三辅地区缩小至以都城为中心的南北郊范围,但是郊祀所承载的政治涵义却没有丝毫降低,而且郊祀制度也进一步趋于完善。可以看出,对于皇帝来说,郊祀在当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皇帝通过出巡中的郊祀活动,确立了其与天沟通的权力,论证了他作为天下共主统治天下合法性。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除了要进行国家祀典,还伴随着大规模的求仙活动。战国至秦汉,神仙学说的体系已经日渐完善。当时人认为可以通过寻找神仙及仙药而实现长生。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也就是说,东海之中的神仙不死的传说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对当时的社会思潮具有广泛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除了派出大量的方士寻求不死药,甚至亲自出巡至燕齐之地,至海上,追寻神仙以求长生。也就是说,皇帝出巡中的祭祀活动同时又伴随着大规模的求仙活动,以求长生不死。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了汉代。

也就是说,封禅不仅是国家意义上的礼典,更是皇帝追寻神仙的重要手段。因此,皇帝为了获得长生,可以不惜任何代价,由此可见求仙获得永生是皇帝出巡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这种思想的直接反映。可以看出皇帝求仙是要摆脱死亡的恐惧,进而突破尘世生活对人的限制,使人可以成为超越肉体的存在,获得永世的自由,从而享受更高的快乐。所以,皇帝虽然为天下的所有者,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凡体,因而皇帝与普通的个体一样有着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出巡的行为正代表了皇帝追求这种生活的迫切心情。因此皇帝迫切需要不惜通过大规模出巡的方式,寻找到一切可以长生的 *** ,以达到他永生的目的。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由此可以发现,皇帝出巡中的祭祀与求仙活动完整地体现出皇帝在俗与神之间的角色转换。一方面,皇帝作为全国的统治者,是帝国更高的政治人物,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存在的象征。因此,秦汉时代,皇帝作为“天子”,是全国之中有权与天沟通的人物之一,因而他可以通过出巡巩固国家的思想基础,加强自身统治合法、合理的存在,以巩固皇帝制度。另一方面,皇帝作为一个凡体,有在尘世世界之中追求幸福的渴望。所以,秦汉时代皇帝的出巡中的祭祀活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思想的直接反映,皇帝无论是作为一种制度,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都可以通过出巡表达其政治与理想的诉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5317.html

“秦汉时期,皇帝出巡频繁,到底有何原因和目的?” 的相关文章

赵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赵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赵胜,赵武灵王子,号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公子,辅佐赵惠文王与赵孝成王两代赵王,既把赵国推向强盛,也让赵国走向衰落,可以说见证了赵国由盛转衰的全过程。那么赵胜是如何辅佐赵王的一,喜招门客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好人吗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好人吗

对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注脚,那么他的老对手也就是一生之敌的刘备,形象则会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当然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刘备这个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实事求是地讲,在正史中的刘备和在野史以...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你真的了解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对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实行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的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共有十个大一统皇朝: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除了几乎不被视为正统朝代的新朝之外,西晋可以说是古代大一统朝代中评价最低、知名度最小的朝代。西晋评价低...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