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讼师
讼师在古代是个不太入流的行业,但从业人员都精明强干,对司法程序了如指掌,胆大心细能言善辩。他们之中既有正直之士,也有狡诈之徒,甚至同一个讼师也会表现出善恶两面性。
据说讼师的祖师是邓析,春秋时郑国人。《吕氏春秋》中记载,邓析替人打官司,根据案情的大小收费,又广收门徒传授诉讼的 *** ,也是收学费的。看来在最初的时候就是个高收入行业。
《吕氏春秋》中又说,郑国有个富人溺水而死,打捞的人挟尸要价,家属来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要着急,别人不会去买的,他们留着尸体也没用,会主动降价来找你们的。”家属认为有道理,给了酬谢。捞尸体的人也来讨主意,邓析说:“尸体有特殊性,家属在别的地方买不到,早晚会重金来买的。”挟尸人也认为有道理,给了酬谢。
《谐铎》里有一段对话,某讼师对阎王供诉:“为了利益我把弯的说成直的,比如舜的弟弟杀兄,就说他孝顺听从的是父命;陈平和嫂子私通,就说他在意亲情,救嫂子出水火。根据需要,也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柳下惠坐怀不乱,就说他 *** 民女;管仲判决伯氏封地,可以说他侵占民田。”
《骈枝余话》中讲,江西有个叫蓝履中的人,父、祖都以刀笔为业,在爷爷和父亲的培养下,他从小不读经史而熟读律法,又得以学习打各种官司的技巧。成年后技艺精通在其父祖之上。
村里有个土豪的田产和某富人相邻,界限是一条田间小道儿。土豪想侵占富人田地,来找蓝履中想办法。蓝履中说,趁夜把小道儿刨开,再去富人田中扯一条长绳,让土豪的仆人沿着绳子走一夜,踩出一条小路。富人诉讼土豪,因为小路位置挪动而输了官司。富人得知是蓝履中出的主意,心里愤恨却无可奈何。
一天晚上,有人来蓝家敲门,言称某老爷请他去,有要事相商。某老爷家离蓝家十多里,蓝履中上了轿子,走了好久还没到目的地,拉开轿帘观察,原来到了山中。他大惊呼喊,被抬轿的人持刀威胁。
又走了片刻,来到一处别墅,一个虬髯大汉高坐堂上,指着蓝履中怒喝:“你平日为人做刀笔,鱼肉良善狡诈多端,今天落到我的手上,还想要命吗?”说完让左右人等把蓝履中杖毙。这时后面出来一个妇人,对着大汉耳语,大汉命人把蓝履中拖回来,说道:“你知道后悔吗?如果知道后悔就放你一条生路。”蓝履中急忙认错,说自己后悔了。
大汉说:“既然这样,你把今年做过的坏事都写出来,并附上补救的 *** 。”蓝履中不想说,那些人又拿起刀棍威胁,他只好答应。
众人把他锁到一间小屋里,没有窗户,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里面散发着一股霉味。有人拿来纸笔蜡烛。只听那虬髯大汉在门外说:“让他赶快写,如果写得不对,或 *** 不奏效,就当场打死。”
蓝履中写了五件事,后面附上详尽的翻案办法,也包括改路夺田产那件。有人把纸笔拿走,定时送饭。也不知道过了几天,忽听墙外有敲击声,一个声音说:“蓝先生,不要声张我来救你了。”
一顿饭功夫,墙上挖出一个洞,有人在墙外说:“赶快钻出来。”蓝履中从墙洞钻出去,却落进一个大口袋。有人把口袋抬起飞跑,过了半晌放到地上,再也没了声音。直到有人路过打开口袋,蓝履中发现自己在大路上,距被骗到山里已经过去了七天。
他蹒跚回家,把这件事藏在心里秘而不言,只说被强盗打劫,从此不再给人出主意打官司。过了两年,他偶然得知,富人在那座山里有座别墅,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个富人找人做的。
《刀笔菁华》中记载了一个恶霸踢死民妇,赔偿十两纹银。讼师诸福葆挺身而出,主动替民妇出头,他在状纸上写道:“如果十两纹银能买一条命,那家有黄金万两岂不是可以屠城?”在他的努力下,恶霸得到了重罚。
《小豆棚》里记载过一个女讼师,绰号“疙瘩老娘”。某富人家养了戏班,一个演员和富人闲谈时问:“捉到小偷用什么刑罚好?”富人说:“倒悬向鼻孔灌醋,肯定有什么招什么。”后来有个呆子夜间在富人门口游荡,被演员当做贼抓住,呆子不做声,演员往他鼻孔灌醋致死。富人受到牵连被下狱。
富人儿子重金找疙瘩老娘辩护,疙瘩老娘写辩护词道:“孟子说燕国可以伐,但是伐燕的是齐王,孟子有罪吗?”富人因此被释放。
《我佛山人笔记》中说,广东讼师各有各的地盘,外来的需要和本地的斗法,如果不胜就自动离开。某地甲讼师称雄已经有年头了,某天来了一个乙讼师。二人见面,甲说:“我能把知府的官帽拿来,你可以吗?”乙说:“如果你能借来,我就能送回去。”甲说送回去有何难,乙说不但送回去,还能拿到收据。
于是,二人约好保密,开始斗法。甲安排人扮作戈什哈(满语侍卫),伪造总督名片求见知府,戈什哈说:“中丞大人买一颗猫眼石,要和大人官帽上的宝石相对照。”
帽子借走后,三天没送还,知府派人去总督府取,才知道没有此事。知府大怒,限期让捕快们破案。
乙安排人扮作营兵,策马飞奔大汗淋漓,到了衙门要面见知府。见到知府后,他奉上官帽说:“小人是城北营兵,骗子已经捉到,把总派小人送来官帽,并问把骗子就地正法还是解入城中?”
知府说解入城中,亲自审问这个胆大妄为的骗子。来人又说:“请大人赐个收据,小人回去销差。”于是知府写了收据,来人拿着离去。
这个故事有漏洞,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来说明讼师的胆量和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