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大臣的权力博弈,中国古代短暂出现的民主决策制度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让人觉得很有些奇怪。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六国灭四海一,中华大地上就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君权统治秩序愈加完备。皇帝相对于大臣,具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地位,根本不存在分权制衡的可能性。尽管有少数压迫皇帝的权臣存在,如西汉霍光、东汉曹操、北周杨坚、明朝张居正、清朝多尔衮等,但并未改变封建中央集权的本质。
随着儒家“君权神授”,以及“礼”与“仁”学说的发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已经刻在当时人们的脑子里,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认识。在儒家文化影响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才有更适宜其他思想和制度存在的土壤,包括金朝初年的勃极烈制度和清朝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先说说这个勃极烈制度。金朝立国之初,由包括皇帝在内的少数核心统治成员共商国事,由于共同决策,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皇帝为都勃极烈,谙班勃极烈为皇储,国论勃极烈相关于丞相,还有阿买勃极烈和昊勃极烈,后来成员有所调整变化。
金国灭辽国和北宋后,逐渐成为疆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国家事务日益繁重复杂。勃极烈制度不容易形成一致意见,皇帝权力不能得到充分执行。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完颜亶参照唐宋官制,改为实行三省六部制。按照勃极烈制度,皇位由兄弟同代相传。金熙宗的改革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可能成为皇储的太宗嫡长子完颜宗磐,终于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再说说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早在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后,就设立议政大臣等职位协议国政。皇太极登位后,正式确立了由宗室王爷、八旗都统、议政大臣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有鉴于多尔衮、鳌拜等重臣对皇权的掣肘,康熙年间许多重要政务已不再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由亲近大臣辅助处理政务。雍正年间又设立军机处,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本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式取消了长期虚置的议政王大臣职位。
无论是勃极烈制度,还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都是少数民族向封建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在国家制度逐渐成熟健全的形势下,这种权力分散的治国体制不可能长久存在。社会学家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没有君主立宪制度产生的土壤,这种早期的政治民主萌芽只能是昙花一现,不可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我是过塞北,品读历史故事,看尽人生百态,敬请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