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下令处死权臣,大臣得知后急告妻子:快去举报我要谋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这是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相信大家对他和他的词作都很熟悉。其实纳兰性德的父亲,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康熙朝的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出身正黄旗,姑奶奶是努尔哈赤的妻子,生下了清太宗皇太极。可以说,纳兰家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就连纳兰明珠自己,也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满打满算之下,他甚至是康熙的堂姑父。
不过在最初的时候,纳兰性德只是宫中的一个侍卫,只是后来才得到升迁,成为内务府总管。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受到康熙赏识的纳兰明珠逐渐升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是康熙的心腹大臣。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为 *** ,因助满清入关有功,分别被封为了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他们在各自的封地里权势滔天,这让康熙对三人十分忌惮,于是康熙打算撤藩,纳兰明珠和户部尚书米思翰等人也都赞同。
不过,朝中还有以索额图为首的一派,认为撤藩会引起吴三桂等人的不满,为朝廷带来不好的后果,而反对撤藩。当然了,康熙皇帝并没有接纳反对撤藩的建议,因为当时的他虽年少气盛,却有雄心壮志。康熙认为,吴三桂等人不除,只会任由他们继续做大。
撤藩开始后,吴三桂索性扯起反旗。他的部队力量十分雄壮,接连攻下了四川、贵州、湖南、福建等地。索额图趁机上书,称这一切都是撤藩惹出的大祸,不如将主张撤藩的人交出去,以平息吴三桂的怒火。
如此一来,要背锅的人正是跳得最欢的纳兰明珠。纳兰明珠肯定不想自己玩完,于是在下朝之后,他赶紧找到康熙,向康熙提到了一段历史往事,那就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当初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下令削藩,引起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的反抗。袁盎为了平息动乱,提议汉景帝诛杀晁错。但汉景帝照做以后,刘濞等不仅没有退兵,反倒嘲笑景帝软弱无能。
纳兰明珠希望康熙能以史为鉴,不要犯和前人一样的错误。果然,第二天索额图再向康熙发难时,被康熙怒斥:“提出撤藩的是朕,大学士是想杀了朕以平息三藩之乱吗?”说到这,索额图再不敢出声,只能磕头谢罪。
康熙一声令下,命清军与藩王一战到底。撤藩持续了四五年之久,吴三桂仍未反抗成功,而被战争“拖死”了。即使是他的孙子,也没能取得胜利。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城,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
康熙认为,纳兰明珠在撤藩一事上有功,对其大为嘉奖,此后更加宠信纳兰明珠。不过,纳兰明珠也因此“收获”了一个一生的政敌,那就是索额图,两个派系经常明争暗斗。而纳兰明珠越来越位高权重后,他渐渐迷失了自我,开始贪污受贿。
这对索额图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一直在暗地里收集纳兰明珠贪污的证据,在适当时机透露给清官于成龙。于成龙得知后,马上上书康熙,揭发纳兰明珠卖官鬻爵。康熙向侍读高士奇求证,高士奇也证实了这一点。
索额图趁机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材料一一上报,并指使御史郭琇弹劾纳兰明珠。那时的纳兰明珠,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高职,但瞬间土崩瓦解。康熙将他的官职全部罢免,还将纳兰明珠下了大狱,等候发落。
纳兰明珠知道,自己这次证据确凿,不可能像上次一样,耍耍嘴皮子就能过去的。他在牢中思索了好几天,终于想出对策。妻子来探望时,纳兰明珠给了妻子一份名单,让她找机会透露给索额图,称自己要造反。
妻子心下一惊,这已经身陷囹圄了,再造反不是必死无疑吗?可纳兰明珠告诉他,这是唯一能活命的 *** 。于是,这份名单辗转流传到索额图手中,索额图再次让郭琇当出头鸟,将此事上奏给康熙。
康熙拿到名单后,几乎脱口而出就要下令处斩纳兰明珠。可他仔细一看,名单上虽然很多尚书、大学士等高官,可都是文官,几乎手无缚鸡之力。加上纳兰明珠家护院都不多几个,没人没兵器的情况下,如何造反?
康熙认定,纳兰明珠造反一事,必是郭琇造谣。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纳兰明珠贪污也是被冤枉的呢?康熙找来名单上的官员细细盘问,先是问他们有没有收受贿赂,官员们全都否认。再问他们与纳兰明珠关系如何,众人都称私交甚密。
毕竟问话的是皇帝,没有人不敢如实作答,康熙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最后才问这些官员,有没有和纳兰明珠勾结谋反,官员们更是一个个坚决不认。就这样,康熙并不能以谋反罪论处纳兰明珠。
至于纳兰明珠贪污一事,虽然有证据,但都出自索额图之手。如今证明索额图一派诬陷纳兰明珠,康熙自然认为贪污罪名不甚可信。虽然纳兰明珠被释放,可他过了一段时间才官复原职,重新被康熙起用。而康熙此时,已不像往日那样完全信任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一直活到73岁病逝,康熙还派三阿哥胤祉前去代表自己祭奠纳兰明珠,可见纳兰明珠死后,也算得到皇帝恩宠,是一份荣耀。纳兰明珠深谙官场之道,懂得揣摩人心,这让他经历大起大落,但最后还是得到善终,也是一个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