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未下葬 康熙皇帝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09)910

对康熙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面上感觉孝庄太后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这背后大清王朝能有后来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孝庄太后的功劳。

同时她还是康熙皇帝非常敬重的祖母,一直帮助他执掌清朝大权,不过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孝庄太后去世后,一向孝顺的康熙皇帝竟然将其停尸37年未曾安葬,原因竟和孝庄死前留下的遗嘱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她的遗嘱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01康熙与孝庄太后,祖孙二人感情深厚

孝庄太后,出身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后来便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等到自己的儿子继位时,多尔衮成为了更大的阻碍,此时的顺治无疑是傀儡皇帝,险些被其杀掉,要不是孝庄太后委身嫁于他,可能大清王朝的历史将会改写。

好不容易等到多尔衮去世,顺治也算是彻底坐稳了皇位,可顺治皇帝在后来却因以往操劳过度,身患顽疾,年仅24岁便去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康熙皇帝,为了清朝江山的稳固,本应该享享清福的孝庄太后又不得不再次出山,开始垂帘听政并辅佐康熙皇帝继承皇位,所以自幼祖孙二人便生活在一起,康熙也深得自己祖母的照顾。

等到康熙长大成人,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孝庄太后毫不犹豫地将权力让出来,把清朝的江山再还给自己的孙子,而且在后来还尽力的去帮助康熙平三蕃,智擒鳌拜,孝庄太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康熙皇帝都深深的铭记在心。

他知道自己的祖母一心一意地为自己,为清朝的江山着想,甚至在有些年头收成不好的时候,孝庄太后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积蓄拿出来用来赈济灾民,足以见得孝庄太后不失一位贤德爱民的统治者。

也正因如此,康熙在后来也是对自己的祖母非常的敬重,几乎每天都要去派人询问自己祖母的起居状况,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亲自前往祖母那里陪伴其身边,在祖孙二人巡有五台山的时候,遇到上坡路,康熙皇帝都会亲自下轿,为其扶辇,保护祖母的安全。

等到孝庄太后病危的时候,康熙皇帝更是日夜守在他的身边并亲自喂祖母喝药,甚至还亲自带领大臣为祖母祈福,折损自己的寿命也心甘情愿,足以见得康熙皇帝与孝庄太后祖孙二人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厚。

02孝庄太后停尸37年

在康熙26年,已入迟暮之年的孝庄太后因病去世,按理说,作为皇太极的皇后又是之后两个朝代的太后,历经三朝的她有着无比尊贵的身份,可以说就连当时康熙皇帝都没有她的威望高,那孝庄太后离世所举行的丧葬仪式和安葬的规模必然是空前绝后的,更何况康熙对自己的这个祖母尤为敬重,血浓于水,感情深厚,想来康熙皇帝在安葬祖母这方面肯定会精心布置。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康熙皇帝不但没有好好地安葬自己的祖母,将其与皇太极进行合葬,反而是将她的尸体停留在了皇宫之中,一直没有为其修建陵墓,入土安葬,而这一停便是37年之久,这无论是按照古代的丧葬制度来说,还是根据皇家的礼仪来看,康熙皇帝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大不孝的行为。

那这样做是否真的是康熙皇帝的本意呢?其实不然,大家都误解康熙皇帝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孝庄太后在临死前立下遗嘱,是她自己想死后不进行合葬,不入皇陵的,那孝庄太后的遗嘱究竟写了些什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原因呢?

03遗嘱中到底写了什么

那孝庄太后在遗嘱中到底写下了什么?让康熙皇帝不得已将其停尸37年,在遗嘱中主要有这三句,分别是“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而这也阐述了孝庄太后不愿意安葬的三大原因。

首先看着之一句,意思就是皇太极已经安葬许久,自己只是一个妃子而已身份低微,综合考虑来看不应该再动土合葬,以免打扰了先皇的安息,其实这的确是一方面原因,可在这句话背后却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孝庄太后和皇太极两人的感情并不深厚,一来是孝庄太后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经嫁给了皇太极,但皇太极已经是34岁了,两人巨大的年龄差距也就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再加上当时皇太极喜欢的女人是海兰珠,孝庄嫁给他只不过是家族利益之间的联姻罢了,而且皇太极再后来对于孝庄也是非常的冷落,完全没有夫妻的情谊,这也让孝庄对皇太极这个男人心灰意冷,不愿与其合葬也是情有可原。

其次就是孝庄太后一生节俭,她知道自己贵为太后,康熙肯定会大费周章地为自己安排丧葬仪式,而这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她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给康熙带来负担,也给清王朝带来负担,自然也就选择了丧事从简,避免增添过多的麻烦。

最后就是孝庄太后对顺治和康熙有着很深的感情,毕竟都是她一手带大和养成的,这两个人更是陪伴了她大半生的时光,所以她非常留恋这父子俩,如果一旦进行合葬,孝庄太后将会被运离京城,去往清朝的皇陵安葬,可这两地相隔太遥远,这就意味着她与自己的子孙很难相见几面,于是她选择停留在皇宫之中,陪伴这父子二人左右。

04结语

对于祖母孝庄太后这样的要求,康熙皇帝自然没有理由拒绝,更何况这是她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康熙皇帝至死也未曾将孝庄太后安葬,而是暂时存放在了皇宫之中的宫殿之中。

直到雍正皇帝继位,才选择就地安葬,孝庄太后也才算是入土为安,不过从这件事情也可以了解到,孝庄太后无疑是一位奇女子,重情重义,心怀天下,这样的品德实在让人深感敬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8532.html

标签: 康熙孝庄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未下葬 康熙皇帝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的相关文章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还不知道:为何曹雪芹家族会与雍正结怨而被抄家?曹家又被抄出了多少家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家族被雍正下旨抄家,就这样曾经在康熙时期显赫一时的江南曹家就被抄家了,雍正本以为曹家是家大业大,但是查抄完曹家的家产之后,雍正才发现曹家的家产连...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还不知道:关羽在逃亡时遭到吴军伏击,他为何不杀身成仁,而是让东吴擒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荆州之战中惨败,大军离散,自己也被迫走保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中,关羽只得突围而走,在前往益州的路上被吴军所擒,随即被杀。关羽作为一员心高气傲的大将,被敌人生...

孙皓在位时间有多长?他是如何丢掉江山的?

孙皓在位时间有多长?他是如何丢掉江山的?

孙皓,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听信谗言, 废太子孙和,立少子孙亮为太子。两年后,十岁的孙亮即位,孙亮在位六年,大将军孙綝废掉孙亮,立24岁的孙权第六子孙休。永安七年(公元264年), 孙休病死,时年30岁...

唐朝初年名将李勣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唐朝初年名将李勣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唐朝初年名将李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他都有什么功绩呢,请听我详细道来。简介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

曹丕对孟达十分的看重 孟达投降时到底带了多少人

曹丕对孟达十分的看重 孟达投降时到底带了多少人

还不了解:孟达和曹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孟达投降曹魏时,带了多少人马?为什么曹丕那么看重孟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率军攻打樊城,被孙权偷袭后方,很快关羽败亡。刘备愤恨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不发兵救援,导致关羽被杀,孟达非常恐惧,赶紧投降了曹魏,跑路了。孟...

韩信被称为兵仙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韩信被称为兵仙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对兵仙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兵仙?在韩信之前,出过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比如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助吴王阖闾称霸的孙武子;安定齐国边患的司马穰苴(田穰苴);创立魏武卒扬威河西的吴起;号称鬼谷子两大高徒的孙膑、庞涓;战国后期四大名将:秦白起、王翦,赵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