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历史上有哪些人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10)1370

功成身退之的是功业成就之后,就退休归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有这么一段名句: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人要知道进退,要懂得收敛。几千年前老祖宗们传下来的思想自然是高明的,可实际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权势、财富不是每个人在得到后都能轻易放下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因此而引发的刀光剑影。

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句“兔死狗烹”就是各种帝王将相在成功后的残酷清除和被清除,几千年来类似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但也总有一部分聪明人能领悟到《道德经》中的做人做事的真谛,能摆脱俗世繁华和权力的诱惑,在“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说法激励下,在辅佐君王功成后毅然用各种方式退隐。本文就选出历史上有大功却急流勇退而保全自己的十位著名将相,供读者参考品评。

兵家鼻祖孙武

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出道后得到吴国大夫伍子胥的举荐,被吴王阖闾重用,在吴王阖闾和夫差两代君王麾下,和伍子胥联手向西攻伐楚国,向南逼降越国,帮助吴国成为当时在长江以南的霸主。后因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所杀,忧而隐退,专心在乡间修订兵书,其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可以说是在他之后历代所有的军事家们必备的教科书,孙武本人也被后人称为“兵圣”。

携美归隐、富甲天下的范蠡

鼓励和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隐忍图强,最终击败强大的吴国,成为新的春秋霸主。范蠡是个绝顶聪明的人,长时间的和勾践朝夕相处,让他清醒的判断出勾践是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枭雄,因而在辅佐勾践成功后,及时的抽身隐退,而他的好友文种没有听从他的劝告隐退,就被勾践逼迫自杀。

范蠡隐退后开始做生意,因其善于经营成为了当时最有名的商人,身家巨万,后半生过得好不滋润。据说范蠡隐退时带走了超级美女西施,不但逍遥半生,还艳福不浅。

身残志坚的战术大师孙膑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据说是无所不通的天才“鬼谷子”王诩的学生,学成出师后被同门师兄弟庞涓嫉妒并陷害,成为残疾人,后被营救到齐国,被齐国的齐威王拜为军师。用两次经典的“围魏救赵”(一次是救赵国,一次是救韩国)的战术帮助齐国两次击败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霸主魏国。

后因看透齐国内部政治斗争的险恶,担心自己这个外人成为牺牲品,所以急流勇退,归隐田园而善终。其有所著兵书《孙膑兵法》传世。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中有一种战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概就是从孙膑所创造的战术“围魏救赵”中演化而来。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王翦和其子王贲是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在军事上更大的功臣,秦灭六国,王翦两父子就干掉了五个。因为各种原因,秦始皇在史书上记载和评价并不是很好,但对待功臣还不错,一直到秦始皇病死,都没有他杀害功臣的记录。

不过王翦本人也相当知进退,在率兵攻打当时地域最为广阔的楚国时,王翦要带走秦国举国之兵,担心秦始皇放心不下,因此在出发前主动向秦始皇出示向往富贵之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在灭楚后,天下被秦国统一已经是不可阻挡了,当时除了燕国和齐国,其余各国都已经被消灭,王翦却在此时坚决隐退,不去争夺最后的功劳,这位深知天之道的秦灭六国首席功臣最后得以善终。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西汉开国元勋,汉高祖刘邦曾言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张良绝对是战略型的顶级谋臣。在西汉开国功臣榜上,他和萧何、韩信并列之一。

关于张良隐退的原因小编以为大概有两条,首先,张良大概是看出了刘邦百年之后的吕太后不可制约,做为汉臣,张良随时有可能会卷入到刘、吕两家的政治斗争中去,是福是祸无法预料,因此在帮助吕太后的儿子稳定住太子之位留下善缘后,抽身而退。

其次,张良是韩国贵族,家族往上五代都是旧六国之一的韩国的国相,张良曾组织刺杀秦始皇,当时的目标是复国,后出于反秦的共同利益辅佐刘邦,从他的阶级属性来看应该是属于分封制的拥护者,刘邦的沛县老弟兄们可都没有张良这么好的出身。

汉朝建立后,张良发现刘邦其实是秦制的拥护者,这个就让张良很矛盾,再加上看见其余分封制的拥护者,即几个异姓王们的下场凄惨,这些异姓王中好几个和张良在出身上是同类,所以张良干脆隐退。

大唐“战神”李靖

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尊号叫“天可汗”,是当时的草原各族共同给李世民上的尊号,这个尊号来源于李世民执政时期的武功盖世。其中,军事上更大的功臣就是唐朝“战神”李靖。李靖在贞观年间纵横大草原,以行军总管之职率领大唐军队灭东突厥、灭吐谷浑,扬威异域。回朝后被李世民拜为尚书右仆射,出将入相,实为当时之一人。

但李靖也知道功高不赏的道理,在灭东突厥后就曾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李世民对其大加赞赏,允许他荣养。《旧唐书列传第十七》中记载:

太宗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曰:“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贞观九年,再次挂帅灭掉吐谷浑后,劳苦功高李靖和部下被告谋反,有可能是被同僚嫉妒,也有可能是李世民授意故意打压李靖,李靖再次退休,史载其:

“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李靖的小心谨慎给他带来了安全,李世民后来多次给予李靖相当的荣誉,其高寿七十八岁善终。在当时和李靖差不多行为的还有玄武门时的之一功臣尉迟敬德,不过李靖是主动的退休,尉迟敬德是在被李世民警告后才消停的。

扶危定难郭子仪

唐朝之一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功劳大到他的儿子敢跟公主说:“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而皇帝知道后竟然认为这话绝对正确。

郭子仪历经四朝,功高盖世,但为人谨慎,不以功压君王,不以权压同僚,即使是他的政敌也相当佩服他。郭子仪多次要求交权荣养,儿孙满堂且和皇室联姻,高寿善终。古往今来都很难找出像郭子仪这样的功劳大过天,但一生圆满的大将军。史书评价郭子仪“以公柱石四朝,籓翰万里,忠贞悬于日月,宠遇冠于人臣”,相当厉害。

黑衣宰相姚广孝

一个不怎么安分的出家之人,法号“道衍”,是鼓动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争夺皇位的主要谋臣,朱棣继位后,姚广孝又受命编纂过《永乐大典》和《明成祖实录》,朱棣北巡时总是让姚广孝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还让他做皇太孙朱瞻基的老师,其一人影响明朝三代帝王。

但姚广孝知道进退,朱棣继位后要他入朝为官,他坚决不肯,《明史列传第三十三》中记载:

“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姚广孝做为朱棣靖难时的首席谋臣,应该帮朱棣干过相当多的阴谋之事,要想不被灭口而善终,低调的待在皇帝看得见的地方是更好的 *** ,姚广孝的做法让他高寿八十四岁善终,朱棣给他身后的待遇超级好。《明史列传第三十三》中记载:

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养子继尚宝少卿。

姚广孝死后还曾“配享成祖庙庭”,不过到嘉靖朝时,嘉靖皇帝又把他给移出来了。曾经有部风靡全国的历史电视剧叫做《雍正王朝》,剧中虚构的雍正主要谋士邬思道身上就有姚广孝的影子。

无双谋士朱升

明太祖朱元璋能扫平群雄,一统江山,离不开绝顶的战略规划“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就是朱升送给朱元璋的。在朱元璋发家的过程中成为其私人顾问,备受朱元璋器重。不过朱升在明朝开国仅仅两年后就决定退隐山林,有年纪过大的原因(其时已经七十岁),也有看出朱元璋这个皇帝不好打交道的原因,朱升退隐后仅一年就因病去世。

历史没有如果,所以不知道朱升多活几年后会有什么结果,毕竟朱元璋时代对于臣子来说是很恐怖的。和朱升功绩差不多,但比朱升晚两年退休的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没得到善终,后来朱升的儿子也被牵连进了“蓝玉案”,被迫自杀。

理学名臣曾国藩

被誉为晚清“中兴之一臣”的曾国藩也被好多人称为所谓的“千古之一完人”,是不是真的完人小编不知道,只知道当初的蒋校长很喜欢曾国藩,喜欢叫部下读什么《曾文正公文集》,结果被赶到台湾去了。

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清朝重重一击,眼看着清朝要完蛋,可惜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用打击理学的政策把本应该成为盟友的汉族士绅给推到了对立面,曾国藩应时而起,为了心中的“名教”不灭,帮助清朝干掉了太平天国。长毛被剿灭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派系成为当时的首席军事力量,这怎么能让老谋深算的满族利益代表人慈禧放心?

慈禧毕竟还代表着中央,还占据着大义名分,用各种手段分化、拉拢其余各派系,也包括分化湘军内部,曾国藩到底还是传统士大夫,心中治世名臣的属性大于乱世枭雄的属性,所以干脆也别对抗了,直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8594.html

标签: 孙武战国

“在历史上有哪些人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刘备集团,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能和刘备睡在一张床上,可以说关系非常亲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赵云虽然官职不高,为何能与关羽、张飞一样,与刘备同床眠卧?为何赵云能与关羽、张飞享受同等待遇?...

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什么样的人?她对权利有多渴望?

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什么样的人?她对权利有多渴望?

历史上李裹儿生的非常精致美艳,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唐中宗李显之女,武则天的亲孙女。此女自小被祖母和父母亲宠溺,在宫中目无皇权,飞扬跋扈,骄奢淫逸,还一度权倾朝野、残害忠良。我们从三个层次说说这个女人。一、先说说李裹儿的父亲:“六味帝皇丸”大唐历史在我国古代...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俞通源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请听我详细道来。俞通源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俞通海的弟弟,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人避难来到了巢湖一带,从小就练得了一身的好水性,有民间传说表示,其本人在作战的时候,曾经向大家...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