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难怪马岱杀掉魏延后就彻底消失,你看马超死前,曾对刘备说了些啥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0)440

三国中的蜀国将领魏延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诸葛亮因观其脑后生有反骨,因此会有意无意地制约魏延,以至于魏延向诸葛亮申请给自己配备一万兵力,诸葛亮也未允准。

但作为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一代名将,魏延对诸葛亮的行为一直感到非常不满,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造反,两军对垒之时魏延曾嚣张大喊:“谁敢杀我?”

却不想此时马岱突然出现,趁魏延大意轻敌之时,将他斩杀。

虽然这些场景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小说效果杜撰的,但是关于马岱斩杀魏延这件事,确实与有记载的历史史实相符。

在名将如云的三国时期,马岱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配角,关于他的情节书中提到的并不能算是很多,那么马岱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斩杀魏延之后,这个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马岱是何许人也?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作为汉景帝的后裔,刘备个人在开国起步这一点上却不是非常顺利。

在刘备出生之后,他的父亲没多久就去世了,母子二人只能靠刘备的母亲做些针线活贫苦度日,此时的刘备离“皇帝”两字,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比起在当时已经独霸一方的曹操,和吴国开国皇帝孙权,一个是出身官宦世家的权臣苗子,一个是有父兄打基业的吴国猛将,刘备的出身在此时倒是显得有点像流浪汉手上的金表——华丽但无用了。

幸好这一切在他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后,有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

此前刘备一路颠簸,先后依附过公孙瓒、刘表、曹操等人,在他们的阵营中“混口饭吃”,不能怪彼时的刘备没有野心,实在是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若不是有同宗长辈的资助,又靠着战场上的机敏谋得了官职,恐怕连体面的生活都没有。

也就是说,相比起一开始就有着自己家底的曹操孙权之辈,刘备的崛起之路则是自己“散装”起来的,从一开始结拜为兄弟的关羽、张飞,到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诸葛亮,刘备不断地吸纳各路人才豪杰为己用,才能逐渐拥有和其他两人三分天下的实力。

而说起马岱,他正是刘备核心阵营中著名武将马超的从弟。

马超作为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年少之时就已经威名在外了,就连曹操官拜丞相之后,都曾想要招揽马超到宫中任职,只不过被马超拒绝了,并且与韩遂联手反曹。

因此曹操对马超也起了杀心,张鲁协助马超围攻凉州之时,其族人被曹操捕杀殆尽,从弟马岱因一直追随马超左右才得以逃过此劫,自此马超与曹操之间的仇恨,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惜不论是韩遂还是张鲁,都是资质有限的平庸之辈,并不能让马超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族人之死不能不报,因此在刘备派李恢结交马超的时候,马超便顺势归附了刘备。

在辅佐刘备的这几年里,马超忠心耿耿建功无数,马岱在他的指挥下也为蜀国事业出了不少的力,在刺杀魏延这个任务没有落到马岱身上之前,从蜀国围攻成都,到刘备坐镇汉中,马岱也算是看着蜀国“成长起来“的。

族人被杀、为复仇追随先主三分天下,有着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出生入死的两兄弟之间自然情谊深厚。

因此,关于马岱的去留,马超在临终之时是这样对刘备说的:“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这话的意思就是:“臣家族本有二百多人,被曹操杀的快没了,仅仅留下堂弟马岱,(因此他)自当继承马家血脉,现在(将这件事)托付给陛下,我(作为臣子)就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当初刘备攻打四川时,虽然军事力量得到了提高,但仍有着兵力不足的短板,为了替刘备解决掉这一软肋,马超利用马家在西凉的影响力,帮助刘备策动了招徕了上万兵力,期间,马岱肯定也出了不少力。

因此,对于让马岱继承马家宗族这件事,于情于理刘备都会答应,这也为马岱提高了自己在当时局势下的政治影响力。

魏延之死的前因后果

魏延其人对于蜀国,确实有着赫赫战功,从时间上来说,魏延追随刘备到处征战的时间比马超还要早,当初和刘备一起对抗张鲁的蜀国将领中,魏延赫然在列。

刘备对魏延的能力有多么认可呢?

在公元219年,刘备当时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盘据一方了,于是他定治成都,自称汉中王,开始了真三国时代的序幕。

那么,刘备既已称王,自然就需要麾下猛将担任“汉中太守”一职,来守护这片“蜀国重要战略根据地”,彼时关于身负镇守荆州之责,分身乏术,这么重要的责任,众人一度以为会落在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身上,甚至于张飞自己在心里也这么觉得。

但令在场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备竟然毫不迟疑地将“汉中太守”的职位给了魏延。

对此,魏延大喜过望,为了回答周围人的疑惑,也为了让众人明白自己的眼光和苦心,刘备当众向魏延问道,得到了这个官职之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魏延听后,既没说什么歌颂刘备的溢美之词,也没有说什么关于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只是简短地回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意思就是,如果曹操倾尽兵力前来攻打,那么魏延就会替刘备挡住曹操的进攻;

如果只是曹操手下的偏将带了十万士兵来进攻,那么魏延会帮助刘备将这些士兵尽数拿下。

此言一出,不仅刘备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在座的其他人对于魏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觉得魏延此人胆识非常的同时,明白了刘备遣兵用将的用心。

相比于张飞在统领大军时的粗狂刻薄,魏延在这方面的才能确实在他之上。

不过,魏延的能耐越大,诸葛亮就越是担心。

毕竟曾经在见到魏延之一面时,诸葛亮就对刘备说出过“因为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所以应该将他处死以绝后患“这样的话了,如果不是刘备的阻拦,魏延早就死于诸葛亮之手了。

即使魏延在刘备的庇护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诸葛亮对于他的警惕性可一直都没有下降。

刘备在世时,他作为两人的主公,还能以这一身份制衡一下两人敌对的局面,可是等到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蜀国“元老”先后离世,年幼的刘禅可是无法压住这些人了。

对于诸葛亮这位“相父”的信任,导致刘禅在位时,诸葛亮可以说是权倾朝野,这对蜀国来说本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丞相大人真的是为了蜀国的江山大业呕心沥血。

但是,面对诸葛亮一家独大的局面,魏延可不愿意了——同是为蜀国立功的臣子,诸葛亮凭什么一直压他一头呢?

其实魏延不是不明白诸葛亮纵横谋略的重要性,但是当他在北伐期间多次向诸葛亮申请统领一万士兵行奇袭之计却屡次被拒之后,魏延心中的不满情绪迅速飙升。

而真正让魏延情绪爆发的,是诸葛亮在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之后,竟提前拟定了将兵力交给杨仪的决策。

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都是仗着自己有能力就心高气傲的主,这样的两个人平时就互相看不顺眼,明里暗里地互相较劲,如今自己心心念念的兵权在诸葛亮的安排下被杨仪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魏延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

于是,这才有了诸葛亮死后,魏延起兵造反的桥段。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生前已经预料到魏延会有起兵谋反的一天,于是将破敌之计提前写在了纸上,封于锦囊之中,只有到了真正与魏延作战的时候才能打开。

诸葛之计说来并不复杂,他已经在生前秘密通知过马岱,令其假意投靠魏延。

如果魏延谋反,诸葛亮会安排人诱使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敌我“,待魏延麻痹大意的时候,马岱就可以趁其不备了结他的性命。

读过锦囊之计的杨仪因此知道马岱藏在暗处,因此杨仪不出面,挑衅魏延这件事则由蜀国大将姜维来完成。

两军对垒之时,姜维告诉魏延:诸葛亮早就想到他会造反,如果他敢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敌我“,便将身后的城池直接献给他。

魏延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挑衅?

如果说碍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昔日的魏延还会收敛几分脾气,如今面对手刃杨仪的好机会,魏延已是“目中无人”。

怀着这般轻狂的心态,魏延在阵前大喊了三声:“谁敢杀我?”没想到话音刚落,就听马岱掷地有声道:“我敢杀你!”

还没等魏延反应过来,就已经被马岱在电光火石间斩于马下。

马岱何去何从

之所以交代马岱完成斩杀魏延的任务,这其中暗藏了一些诸葛亮的“小心机”,因为刘备对待部下向来是宽厚仁爱的,因此要将蜀国的武将安 *** 魏延身边,还要不被他怀疑,这人就必须有个极其“正当”的谋反理由。

马岱作为骠骑将军马超的从弟,在外人看来,是长久以来都被掩盖在马超的光芒之下的,直到马超去世都未曾得到重用。

如果是这样一个人以感觉自己在蜀国长期得不到理解和赏识为由投靠魏延,想必对于“同病相怜”的魏延来说吗,这个理由就足以打动他了。

后面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诸葛亮所料,魏延被马岱背刺,谋反之事得以解决。

那么,在这次斩杀魏延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马岱,为何自此之后依旧没能得到重用呢?

关键原因在于,马岱很有可能“站错队”了,他自以为听从诸葛亮的遗言斩杀魏延,就是需要站队杨仪,没想到对于杨仪“性狭狷”的脾气,诸葛亮也不甚满意。

对于自己的这个丞相之位的接班人,诸葛亮早就密奏刘禅推举了蒋琬,这是杨仪从始至终都没想到的,而他的性格缺陷,也因为丞相之位没落到自己身上而彻底暴露了出来。

在得知蒋琬被任命为丞相,而自己只是个有名无实的中军师后,杨仪不由得经常口出怨言,甚至于在一次和费祎的谈话中,声称后悔没有在诸葛亮病逝之时带兵归顺曹操,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语怎能不惹祸上身呢?

不久后杨仪被贬为庶人,不知是出于畏罪的心理,还是受不了身份的落差,杨仪在流放到的途中选择了自杀。

杨仪一死,马岱纵然有功,不过也就是满朝武将中的一员了。

对于他的后事,历史上有记载的文献资料称,在后续蜀国北伐魏国的时候,是马岱带兵出征的,不过最后却铩羽而归。

史书记载,当时马岱领兵出征,却被魏国大将牛金击杀了千余名部下,才不得不撤退。

由此可见,没了马超的马岱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能力并不出色,作为武将在保家卫国这方面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只靠潜伏刺杀魏延这一件事,自然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加上当时蜀国内部的政治局势也是一团乱,自此之后,史书上几乎就再也没有对于马岱下场的记载了。

不过这应该也能从侧面说明,马岱虽未立下过什么传世之功,但也没惹出什么祸及自身的乱子。

想来将西凉宗族托付给马岱,就是马超留给自己这个从弟更大的“退路”了,凭借着这一丝对于政局的影响力,马岱纵然无法靠着战功加官进爵,也能有个平稳的晚年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0286.html

“难怪马岱杀掉魏延后就彻底消失,你看马超死前,曾对刘备说了些啥”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刘封为何不救关羽?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封为何不救关羽?真相是什么?

关羽兵败身死,是刘备暮年遭遇的最大失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封镇守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本属于汉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南郡之间隔着宜都郡(今湖北宜昌)和南阳郡(包括襄阳、樊城)。从东三郡出兵到荆州地区,最方便的路线是沿汉水东进,可以直通襄阳、樊城(另一头通往汉中)。这也是关羽北伐时,...

三国时期张郃与黄忠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孰高孰低?

三国时期张郃与黄忠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孰高孰低?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郃进犯葭萌关,诸葛亮派老将黄忠和严颜率军抵挡张郃,因为都是老将,赵云等人非常担心,认为派两位老将去,有些儿戏了,但诸葛亮却信心十足。黄忠和张郃在战场上大战二十多回合,究竟谁更强?谁更有优势呢?张郃能胜黄忠吗?张郃看到黄忠,大骂黄...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字子远,晋朝官员,官至右卫将军,后参与诛杀司马越,因事情泄漏而伏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高韬字子远,放纵不检点。高光任廷尉时,高韬收受贿赂,有关官吏奏报此事,而高光不知道。当时的人虽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子,但因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这件事...

襄樊之战徐晃是如何打败关羽的?

襄樊之战徐晃是如何打败关羽的?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击败曹仁,曹操派于禁救援,因为秋雨导致汉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也被关羽击败,关羽取得辉煌胜利。襄樊之战后期,曹操派徐晃救援,徐晃到来之后,与关羽交战,随即击败了关羽。徐晃击败关羽,徐晃被抬的很高...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师战船,到底是周瑜烧的,还是他自己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可能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而在演义中,罗贯中也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赤壁之战:先是黄盖和周瑜演了一...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