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已灭亡了108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清朝算得上是我国一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的朝代,也是距离我们现代社会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
从1636年大清帝国成立到1912年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一共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清朝经历了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的历史悲剧,而这也和它这个朝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息息相关。
当时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很多先进的技术、知识和文化都无法传入国内,导致举国上下思想愚昧且落后。
在 *** 战争后,我国沦为了西方列强殖民和侵略的重点对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国被迫与多国签订多项割地赔款的条约,此后国力日渐衰竭。
最后溥仪退位、清朝走向灭亡也是历史必然的趋势,尽管说清朝是满遭后代国人唾弃的一个朝代,但是他也留下了许多历史的大工程建设,大清东陵就是当时存留下来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大型帝王陵墓。
它的修建时间可谓是贯穿了清朝整个朝代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从清朝成立到走向灭亡一直在修建,清东陵位于河北,一共十五座陵寝,从修建顺治皇帝陵寝开始一直到慈禧皇太后陵寝完成后才结束。
而历史上帝王的陵寝都会有守陵人的存在,他们是负责保护陵寝的安全以及陵寝的日常管理。
那么距离大清已经灭亡了108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呢?
历史的继承
在古代,帝王都热衷于修建陵墓来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所以一般帝王的陵墓都会建造得无比壮观和奢华,来体现自己皇权身份的高贵和权威。
等到皇室家族离开人世后,他们就会被安葬到帝王陵墓内,并且由专门的守陵人来看管陵墓,守陵人的薪酬都是可观的,因为他们守护的都是身份高贵的人物,且还要保护陵墓内许多的金银珠宝不被盗窃。
由于是为皇家服务的,因而守陵人的薪酬是由皇室朝廷来掌管和分发的,清朝也不例外,清东陵的守陵人薪酬就是由清 *** 负责,但是后期清朝逐渐衰败,国库已经掏空,基本上已经无暇顾及守陵人。
后来清 *** 下台,手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的袁世凯,所以守陵人的薪酬便由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 发放,但在1928年,作为军阀统领者之一的孙殿英却对大清东陵进行了洗劫,抢走了陵墓内多箱金银财宝。
尽管这事引发了溥仪和当时清朝遗留势力的集体声讨,但是由于当时孙殿英手中兵权较大,因而北洋 *** 并不敢对他采取任何的军事处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对清东陵行洗劫盗窃行为。
等到北洋 *** 被推翻后,为了赢得支持,民国 *** 曾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大皇帝辞位之后,其皇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共和国选设卫兵妥慎保护。”
即国民 *** 会继续继承看管守陵事务的任务,给守陵人发放薪酬,以保证他们较充裕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能够继续安心地守在陵寝旁,保证陵墓的安全。
因而守陵人的身份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相反,他们身上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大清东陵作为文化遗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守陵人的他们需要继续守护着清朝皇家贵族的陵墓。
然而在1945年时,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盗墓事件,尽管那时日本已经处于完败的局面,国家胜利结束了抗日战争,但是国内局面依旧混乱,天下仍然是不太平的。
而在这时,趁乱盗墓的人又出现了——王绍义、张尽忠、杨芝草等人合伙对清朝将近150座的陵墓进行洗劫,墓内基本上所有的金银财宝、奇珍异宝都被这些盗墓者盗光,这无疑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这给国家敲醒了警钟,等到新中国成立后, *** 更加注重对皇家陵墓的研究和保护,并在1952年建立了清东陵文物保护研究所,清东陵成为了国家之一批重点保护的文物对象,从而真正得到了国家的保护。
随着国家对清东陵的重视,守陵人的历史任务也显得弥足珍贵、愈发重要,由于身上肩负着保护国家文物遗产的时代重任,他们被归列为国家重要的工作人员,工资由国家支付。
清代守陵制度
历代皇帝的陵寝工程的建立后,为了防止皇室家族的墓室遭到不法分子的偷盗行为出现,朝廷就会派守陵人到现场对陵墓进行监督和保护,
在清代更是建立起了戒备森严的清朝守陵管理制度。
由于历代皇族对于自身墓地的选择都是极其重视的,一般都会选在称得上是风水宝地的地方修建陵寝,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成立的政权,他们更加重视祭祀和风水习俗,陵墓的选址和建造也就十分有讲究。
首先是在关外建立了三陵,包括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这三座陵墓是清朝前期最早修建的陵寝,主要安置着清朝前期的帝王及皇室家族,以此纪念他们的历史功绩。
在建立关外三陵后,清朝又相继建造了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的马兰峪,清西陵位于河北省的易县附近,它们分别建造了帝陵十五座,后陵十几座,其中还有一百三十多座的陪葬墓。
规模如此庞大的陵墓,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守陵人来看守的,皇家族的陵墓里不仅安置着身份高贵的帝王子孙、嫔妃等人物,同时还陪葬着许多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因而挑选怎样的守陵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担任守陵人一职,作为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的守护人,他身上必须要是流着血统纯正的满族人,而血统纯正只是担任此职责的前提。
清 *** 规定,守陵人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八旗子弟中只有正黄、镶黄、正蓝旗血统的人才能担任护卫队,第二,必须由内务部亲自任命守陵大臣职位,第三,犯下严重错误的王公贵族。
其中正黄、镶黄、正蓝旗这三旗位于八大旗制度的前三排,身份和地位在朝廷中都是重中之重的,可想而知在当时守陵人的地位还是十分尊贵的。
另外当皇家贵族中的成员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责时,也会被派遣到陵墓去守陵,这是清朝皇帝惯用的对皇室家族的贬黜手段,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他们作为纯正满族人的价值。
守陵人的工作也很轻松,并非我们现代人口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件“苦差事”,平时就是负责打扫陵墓区内外的卫生、除草除花的活儿、另外最主要的就是看护陵墓,防止被偷被盗。
到了特殊的节日就负责举行祭祀仪式,工作内容比较简单清闲,并且待遇也是十分的丰厚,不需要缴税纳税,还能拥有朝廷发放的优厚的俸禄和生活物资补给。
作为皇家陵墓的守陵人,他们都是属于官家出身或者是皇家出身,社会地位较高,基本上官级都是属于三品、七品的等级,并且这个职位是世代沿袭的,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即所谓的家族继承制。
守陵人的命运
到了清朝末期,清 *** 内部已经腐败不堪,朝廷内大到皇帝小到芝麻官,基本上都处于一个难以自保的状态,朝廷外也是局势动荡、战乱频频,百姓的日子更是过得温饱不济、苦不堪言。
此时的守陵人也陷入了无法生存的困境,就朝廷所给的那点俸禄根本难以维持生计,很多守陵人被迫退出了该职业岗位。
尽管当时的北洋 *** 和国民 *** 都有按承诺给予守陵人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战乱连连,民不聊生,很多守陵人都流失了,其数量也是遭遇了大幅度下降。
在当时的战乱年代,守陵人只剩下了三路人马:一路是由国民 *** 派遣而来的护卫队,另一路是皇帝溥仪和其清朝遗留的元老大臣一起筹钱雇佣来的,最后是自愿留下坚守陵墓的清朝忠实拥护者。
不难发现,在清朝统治时期,根本不会出现盗窃帝王陵墓的事情,否则被抓到的后果只有是格杀勿论、株连九族的罪责。
因而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也没有人敢挑战皇家的威严,所以守陵人的日子还是过得清闲而舒适,但是在清朝结束统治后,很多不安好心的人就开始动起了盗取墓中金银财宝的歪心思。
这也给守陵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无权无势无兵的他们根本无法抵挡住对方来势汹汹的军力和火力的攻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陵墓被坏人洗劫。
除了他盗,陵墓还面临着自盗的风险,一些居心不良的守陵人也对皇陵内的金银珠宝起了念头,最后实施了盗墓的行为。
随着盗墓现象的不断发生,执政者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遂加大了对陵墓区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加守陵人的数量,扩大守陵人规模。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成为了国家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守陵人才算是又重新获得了一份新的职业身份,即国家重点景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重获新生的守陵人又荣获了一份可观的收入,而且还是由国家财政部门亲自拨款下发的,这无疑是对守陵人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结语
虽然大清已经灭亡了百年之久,但是守陵人的岗位却还在,并且仍以家族继承的方式世代继承着守陵人的义务。
在封建统治时代,守陵人隶属于朝廷,也深受朝廷的重视,因而他们的薪酬俸禄来源于国库,而在当今现代社会,守陵人依然从事着他们的本职工作,给他们发薪酬的是国家的财政部门。
如今国家也在积极地保护历史遗留的文化物质遗产,守陵人作为清东陵的监护者,他们肩负着守护国家文物遗产的历史责任,因此国家自然也十分重视守陵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水平。
而守陵人也为国家社会历史文明的发展奉献了终身,他们是光荣的,是充满崇高情怀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