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征服忽必烈的密宗斗法
公元1244年,63岁的萨迦派掌门人萨班将教派事务安排妥当之后,决定动身离开 *** ,面见蒙古帝国王子阔端。一路上都有各教派的首领人物厚礼款待,他们希望萨班此去能在宗教方面对自己加以护持。历经数世纪的分裂战乱,集体笃信佛教的西 *** 民,历经400年分裂与战乱后,不再希望与武力有缘。
跟随萨班一起上路的,还有他两个年幼的侄子。他们分别是10岁的八思巴(意为“圣者慧幢”)和6岁的多吉。伯侄3人必须面对的,绝不仅仅是艰辛未知的漫漫旅途……
八思巴·洛哲坚赞,意为“圣者慧幢”,是 *** 佛教萨迦派第五代师祖。
公元1251年,当忽必烈驻扎六盘山时,派人去凉州迎请萨迦班智达,萨班以年老多病辞谢。忽必烈又请八思巴,由阔端之子蒙哥汗带八思巴赴六盘山与忽必烈相见。忽必烈遂与八思巴结为施主与福田,尊八思巴为上师。不久,因萨班病重,八思巴返回凉州,成为萨迦派的新教主。
公元1253年,八思巴在一个名叫忒刺的地方再次和忽必烈相见,忽必烈以八思巴的渊博学识、谦虚美德而崇敬他,八思巴对忽必烈也是忠心不二。这期间,八思巴给忽必烈和他的妻子察必皇后及亲属子女授经说法,并授了金刚乘密法大灌顶,被供为上师。
在遇到八思巴之前,忽必烈一直是敬信噶玛拔希,他常说:“论教法,八思巴为最,但论证德,噶玛拔希为较高。”这话被八思巴听到后,便向忽必烈请求与噶玛拔希斗法,忽必烈觉得很有意思,就同意了。
公元1253年,蒙古上都王宫。一场精彩的斗法正在进行。忽必烈率众臣屏息观看,不时激出一身冷汗,或爆出一阵喝彩。
至于这场斗法,文献上记载得十分神奇,说高僧噶玛拔希悬浮在空中,轻松地做着高难度的瑜伽动作,又突然从殿中一块巨大岩石悄然穿过。当他安然无恙地向忽必烈君臣行礼谢幕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闭目养神的上师八思巴。
还不到19岁的八思巴则不紧不慢起身,在大殿中央坐定,全身倏地断自身肢体为五段,各自转成五尊佛。正当众人看得目瞪口呆之际,几尊佛像又复原变成八思巴等身神像,尔后还原成他原来的模样。忽必烈觉得二人都不错,根本无法取舍。
噶玛拔希一语不发,径直到忽必烈跟前告辞离去。一山难容二虎,忽必烈留不住他,只得任他云游传教。
公元1256年,在外游历的噶玛拔希投奔了当时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哥哥蒙哥,而八思巴则始终跟随在忽必烈左右。忽必烈当了蒙古大汗后,就把八思巴封为国师,让其统领所有僧众。同时忽必烈宣布,国人对乌斯藏各教派一律尊重,无论军官、军人、达鲁花赤、金册使者等对僧人都不准欺凌、摊派兵差赋税劳役等,寺庙的土地、水流、水磨等谁都不准夺占、强取。
身为国师的八思巴,管理着全国的佛教事务和藏区政教事务,忽必烈还封他为藏区政教之主,赐以珠宝册印。公元1269年,八思巴向忽必烈奉献了他创制的蒙古新字,忽必烈正式下诏颁行于全国,在诏文中规定以新字为国书,用它来释写一切文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思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