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为什么被夫差赐死
伍子胥辅佐了吴国两代国王,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夙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辅佐他打败了越国,报了阖闾被射杀的“一箭之仇”。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功臣最终却不得善终,吴王夫差赐给他一把宝剑,名字叫做“属镂”,并派出使者监督他自杀。
自杀前,伍子胥大笑着说:“我辅佐你的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为王,你当初想与我平分吴国,我没有接受,时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谗言杀害我。”伍子胥说的都是实话,这样的功臣被杀,的确是非常冤屈。但是,伍子胥的被谗言诽谤,冤屈而死,却并不是像岳飞一样,是被那个“莫须有”的罪名所害,而是授人以柄,把儿子送到他国,自己想当现代所说的“裸官”所致。
尽管他并不是想背叛吴国,可是他的这种行为却给人落下了口实,成为他人谗言攻击的靶子。伍子胥的这种做法尽管是对未来退路着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算不上是明智之举,只能给后人留下借鉴的教训。
伍子胥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时代的老臣,夫差能够被立为国王,伍子胥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始的时候,伍子胥受重用,夫差也像对待长辈一样对待伍子胥。两人在对待越国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越国被打败以后,通过太宰伯噽向吴国讲和,伍子胥却劝夫差占有越国。最终,夫差听从了伯噽的话赦免了越国。过了五年,夫差听说齐国的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软弱,就想出兵北上。
伍子胥却认为,越国的存在就是吴国的心头之患,越国不除,吴国就不能放心北上。两人的政治分歧进一步扩大。夫差并没有听伍子胥的话,还是北上攻打齐国。结果吴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国,顺带着震慑了邹国和鲁国。这样,伍子胥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就显得不再重要了。
又过了四年(前485),吴王夫差又一次北上讨伐齐国。越王勾践带领朝臣朝拜吴王,献上了丰厚的礼物,夫差非常高兴。伍子胥却劝谏说:“越国近在腹心之地,现在我们就是能够战胜齐国,就好比得到一块只是石头的田地,并没有什么用处。就像盘庚说的那样,只有将越国这样的乱妄之人消灭干净,吴国才会兴旺。吴王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
伍子胥临行前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屡次规劝大王,大王不听。我现在看到吴国的末日到了,假如你和吴国一起毁灭,这并没有什么好处。”到了齐国,伍子胥就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然后回来向吴王夫差汇报。
吴国的太宰伯噽本来也是楚国人,他的祖父就是那个发明“上下其手”的伯州犁,被杀后逃难来到了吴国。他来到吴国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伍子胥的提携。但是,这个人是个十足的小人,一旦得到机会,就会想着向上爬。伍子胥位极人臣,他的位子无疑是伯噽觊觎的目标。小人更大的特点就是搬弄是非,不管你是谁,即便是他的恩人也不例外,于是,伯噽开始把目标瞄准了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