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文帝并非孤军奋战,他背后有哪些高人?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5-03)420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被封为代王。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为汉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一个成事的人都绝对不是孤军奋战。

秦始皇、刘邦、汉武帝、唐太宗,这些能将蛋糕做大的人手底下都是群星璀璨,汇聚了各领域的精英。

反观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也用不好,最终与帝业失之交臂,饮恨乌江。

其实吧,汉文帝手底下也有高人。

汉文帝刘恒天资一般,并不像他老爹刘邦那种属于天授之才,反应能力快,有决断。但刘恒更大的优点是:有事了,他先不决策,而是与大家一起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而这种土壤也保证了代王府中能够出牛人。

功臣派在将吕氏集团团灭之后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迎立代王刘恒来长安继任皇帝。

说实话,这就好比天上突然砸下一个馅饼落到了刘恒的手里。刘恒的之一反应肯定是,不相信,因为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事。

一场紧急会议迅速在代王宫中召开。

郎中令张武先发言:

“周勃这帮人都是高帝时候的将军,不仅善于军事,而且为人特别狡诈,他们肯定不会满足于目前列侯的地位”;

“大王更好是称病推辞,别去了。”

是的,张武的意思是:长安城是个坑,别去踩。

大多数人都附和张武,建议代王静观其变。

中尉宋昌发表了不同看法:

“秦末的时候天下诸侯数不胜数,大家都自以为自己能得天下,结果桃子被高帝给摘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天命,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刘氏做皇帝的事实”;

“高帝将刘氏子弟分封到了天下各处,这些诸侯王的领土与朝廷的辖区是犬牙相错,刘氏的江山稳若磐石,根本不给功臣们自立的机会”;

“再说,汉朝建立后将秦朝那些严苛的刑法都给废掉了,百姓们可都忠心拥护刘氏江山。吕后当年那么强势,还不是分分钟就被大家给灭了。这就是人心。”

瞧,宋昌考虑问题的维度就比张武高了那么一个层次:张武关注的点是周勃他们的为人,而宋昌是直击事物的本质。

是的,功臣们即使对江山有想法,但实力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如今天下的格局是:朝中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为首的刘氏子孙,外有齐国、楚国、淮南国等这些刘姓诸侯王,功臣们再强,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再说,刘邦目前在世的儿子只有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而刘恒又比刘长年长,为人又比较低调,大臣们肯定是出于真心。

宋昌将人性、感情的成分完全屏蔽在外,他只以天下大势还有实力的对比来判断此事,最后得出了刘恒可去长安的结论。

刘恒没有立刻拍板,在与母亲薄太后商量又进行占卜之后,依然没有做出决定。

为了安全起见,刘恒派舅舅薄昭亲自去了一趟长安,最终确认,这事它确实是真的。

刘恒紧绷的神经终于舒展开来:“看来还真被宋昌给说中了。”

可以肯定,此时的刘恒内心对宋昌肯定是另眼相看,宋昌与刘恒同坐一辆车就是证明。

刘恒是一个极其保守的人,做事特别谨慎。当走到高陵的时候他就紧急喊停,让队伍原地休整,派宋昌先行与长安的人接洽,以保证万无一失。

宋昌带回了肯定的回答,刘恒这才放心继续前行。

接着,宋昌又干了一件让刘恒无比欣慰的事——

当队伍行至渭桥时,群臣们集体向代王行礼,刘恒下车向大臣们还礼时周勃却给刘恒挤眉弄眼表示有悄悄话要跟他说。

不等刘恒回应,宋昌就当着众人的面说:

“要说公事,你就当着大家的面说,私事嘛,我们代王没有私事。”

呵呵,周勃不过就是想在之一时间和刘恒拉关系然后向他表明自己才是这次拥立代王为帝的主力。

而宋昌直接就给了周勃一个下马威。宋昌比谁都明白:皇帝的威严比什么都重要,之一步棋,必须走出气势来。

瞧,汉文帝虽然慢了半拍,没有跟上节奏,但他有宋昌这位急先锋。

刘恒入主未央宫的当晚之一件事情就是:任命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南军和北军;张武为郎中令。

等于是将长安城内外的武装力量全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汉文帝对宋昌的任命绝对是破例。因为,南军和北军是两个职能不同的部门,独立性非常强——

北军负责京师的安全,由中尉统率;南军负责皇宫的安全,由未央宫卫尉和长乐宫卫尉统率。

汉文帝能直接将南军和北军同时交给宋昌,只能证明他对宋昌的信任和看重。

可以说,刘恒能够将代国治理好,还避免了被吕后诛杀的命运,接着又成功做了汉帝国的皇帝,这和他有一套成熟、高效的团队是分不开的。而宋昌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做了皇帝之后,汉文帝的班子不断扩展,增添了好多优秀成员,洛阳才子贾谊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批人才的助力下,汉帝国文景之治的盛世图景徐徐铺开。

最后再介绍一下宋昌的身世吧——

宋昌是宋义的孙子,宋襄的儿子。宋义就是那位当年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在安阳被项羽诛杀夺权的卿子冠军。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又派人追杀了正在前往齐国路上准备去齐国做官的宋襄。

宋昌后来加入了刘邦团队,以家吏的身份随同刘邦四处征战,并升任为汉军都尉。因为坚守荥阳有功,汉朝建立之后,宋昌也被授予了一定数量的食邑和相对应的爵位,属于汉初功臣派群体中的一员。

宋昌后来一直在刘恒的代国做官,并出任中尉一职,成为刘恒团队中的核心成员。

因为拥立汉文帝有功,宋昌被封壮武侯。汉景帝中四年,宋昌由于有罪,被降为关内侯。

宋昌作为一个诸侯国的中尉能做到汉帝国的九卿之列并青史留名,这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怎么说呢,运气的成分确实很大,但自身的才能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是的,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2511.html

“汉文帝并非孤军奋战,他背后有哪些高人?” 的相关文章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名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太庙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名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太庙

杜僧明(509年~554年),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杜僧明早年担任新州防助,效力于卢安兴、卢子雄父子,后因卢子雄冤死而发动兵变,攻打广州,被陈霸先俘虏,遂归顺陈霸先。他随陈霸先收复交州、攻杀元景仲,击...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对貂蝉并非历史人物,那么,在历史上,吕布为何要背叛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就是王允的连环计,在小说中:王允通过绝世美人貂蝉,成功让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反目,使得吕布诛杀了董卓,终于为汉朝除掉了这一大害。但,演义毕竟是演义...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谦不是忠臣吗?他为什么不去阻止“夺门之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不管筹划政变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是从哪里出发,政变这个事件,是从打开南宫之门、迎出朱祁镇开始的。南宫位于现在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选择退军,这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双方交战,诸葛亮将张郃射死。张郃中箭战死之后,受益最大的是谁?谁最高兴?究竟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可以分析一下,到...

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处直,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的统治者,王处存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处直是晚唐五代的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实力弱小,因此在朱温与李存勖之间左摇右摆以求生存。后来李存勖大败后梁,称雄河北,王处直只得死心塌地的跟随前晋。那他为何又要引辽人入侵,对抗强大的前晋呢。一,立足义...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綝初任偏将军。太平元年(256年),孙綝的从兄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过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