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孟加拉地区的传教活动,英国传教士在孟加拉的传教历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英国传教士在孟加拉的传教历程(1793-1857)
英国传教士在孟加拉的传教是一个长久过程,从1793年开始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基督教在孟加拉地区历经了从早期传播到初步传播再到进一步传播的历史进程。其中英国传教士从1793年以后的传教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并以1813年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法颁布为分水岭,该法案颁布意味着公司原来的宗教政策不再适用,许多英国传教组织涌入孟加拉地区传教,传教活动可以自由开展, *** 开始支持传教,传教士与 *** 紧密联系,使得基督教的传播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但随着1857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传教进程被打断,英国传教历史进入新阶段,因此以1813年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法为界。
(一)1793年之前基督教在孟加拉的传播
在英国传教士到孟加拉传教前,基督教就已在这里传播,早期传教士在孟加拉进行的传教活动为以后英国传教士传教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必要了解1793年之前孟加拉地区基督教的传播概况。
首先是罗马天主教在孟加拉的传播。十六世纪葡萄牙到印度之后,基督教随之而来,16世纪葡萄牙人就在孟加拉建立了传教点,自1679年起传教士积极的开展传教活动,他们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定居点建立了之一个教区。随后耶稣会传教士还在班德尔和达卡相继建立了教堂,而且“他们在达卡、纳瑞库尔、胡格利、吉大港、昌迪普尔、杰索尔、班查、皮普、泰加翁和希吉里建立了13个传教点,”因此到1682年,孟加拉有“14120名罗马天主教徒。”
到十八世纪随着殖民势力之间争夺,孟加拉地区被不同殖民势力分割。英国人在1690年在加尔各答建立殖民点,法国人1690年在金德讷格尔建立自己殖民点,荷兰人1653年在钦苏拉以及丹麦人1735年在塞兰坡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其中葡萄牙作为拥有罗马天主教庇护权的国家,葡萄牙国王享有所有主教、传教士的任免权,并将传播基督教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方式,从而在孟加拉吉大港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传教活动,因此罗马天主教传教进程是随着葡萄牙人殖民扩张而推进的。
然而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衰落以及耶稣会被镇压,罗马天主教在孟加拉地区的传播势力逐渐衰退根据1765年部分牧师记载“耶稣会的教堂几乎全毁了,耶稣会的建筑也荡然无存。”而且葡萄牙人强迫改宗的宗教政策,也使得皈依罗马天主教的印度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基督徒,这些皈依者不具备基督徒基本特点,许多人认为皈依罗马天主教的印度人“他们中大部分人无疑生活在最愚昧无知的状态中,他们仅限于遵守几条外在的法令和重复某些形式的祷告,而没有丝毫基督教内在的实践精神。”因此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衰落,罗马天主教逐渐退出了孟加拉地区。
其次是新教在孟加拉的传播。新教在孟加拉地区早期传播主要依靠两位传教士的努力,即约翰·基尔南德(JohnZachariahKiernander,1711-1799)和大卫·布朗(DavidBrown,1763-1812)。据记载之一个到孟加拉传教是瑞典的路德派约翰·基尔南德。基尔南德牧师在1758年决定前往孟加拉,但由于他不懂孟加拉语或印度语,只会说葡萄牙语,所以他的工作几乎完全局限于欧洲人。
他主要向英国人布道,给他们主持圣礼,并开办了一所学校,随着他的教众和学生的增加,他还在加尔各答建立起一个小教堂,这个教堂被用作公共服务,于是“每年都有人前来皈依基督教,从1767年到1776年,有495个人皈依。”他向欧洲人和当地人传教,从而让新教得以在孟加拉传播。另一位到孟加拉传播新教的传教士则是福音派牧师大卫·布朗,他在剑桥时由于受到福音派的影响,于是在1786年到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被任命为加尔各答军事机构的牧师。
为了能够传教,他接管了加尔各答的一个教会,这个教会既没有英国国内传教协会的支持,也没有 *** 支持,所以他只能拿出他的津贴来救济这个教会,在这期间通过传教聚集了一小群葡萄牙人和混血后裔。但是早期在孟加拉的牧师由于资金不足以及 *** 不支持的态度,大多放弃了向普通民众传教,出现“绝大多数的牧师对服侍欧洲人以外的任何人没有兴趣”的现象,因而新教在孟加拉的传播遇到阻碍,传教进程缓慢。
除此之外,在加尔各答还有一批虔诚的基督徒聚集在那里,促进了基督教教会的发展。其中包括查尔斯·格兰特(CharlesGrant,1746-1823)、罗伯特·钱伯斯爵士(RobertChambers,1737–1803)、乔治·乌德尼(GeorgeUdny,1760-1830),以及约翰·托马斯(JohnThomas,1757-1801)。
这些在孟加拉的基督徒,对早期基督教传教工作表示强烈的同情,他们希望能够促进印度异教徒皈依基督教,扩大在孟加拉的传教范围,所以“他们计划将孟加拉划分为八个区,每个区由一位英国国教的牧师负责,向人民传道和管理学校。”但这一计划被东印度公司否定,公司认为传教不利于社会稳定,并拒绝了英国传教士进入公司统治地区传教,所以没有许可证的传教士到印度往往很难进行传教活动,许多传教士即使到达印度后,也因为印度社会的环境以及官方的不支持,很难坚持下来。
可以发现1793年之前孟加拉地区早期的传教活动十分有限,无论是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的传播,都随着原来旧殖民势力的衰落以及东印度公司的阻拦,传教活动往往局限于部分地区或者个别传教士,传教成果有限,基督教在孟加拉的影响力很低,并未在孟加拉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许多孟加拉人对基督教不了解。
(二)基督教在孟加拉的初步传播(1793-1813)
在基督教早期传播基础之上以及英国掀起对外传教热潮,开启了英国传教士在孟加拉的传教进程。从1793年传教士先驱威廉·克里单独在加尔各答的传教开始,到塞兰坡传教团成立,使基督教在孟加拉传播得到初步发展。
1.传教先驱威廉·克里在加尔各答的传教
传教士威廉·克里被派往孟加拉传教缘由。在英国国内出现向印度传教思潮后,英国国内开始陆续创立一批传教协会,其中传教先驱威廉·克里(WilliamCarey,1761–1834),在1788年写了著名的《探究基督徒的义务,使异教徒皈依的 *** 》,在文章的第三节中他对世界现状进行了调查,按人口数量、宗教和地域范围对人口进行了分类,认为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依旧处于非基督教的黑暗之中。
而且克里认为仅靠祈祷是没用的,而是倾向于亲自在异地开展传教实践,并于1792年5月31日发表了在异教徒中传播基督教的演讲,从而在同年10月2日促进了英国浸信会(TheBaptistMissionSociety)的成立。在协会成立后不久,浸信会开始计划派遣传教士到英国以外的地区传教,在这一年,约翰·托马斯医生(JohnThomas,1783-1801)从孟加拉回到英国,并听说在凯特林成立了一个传教士协会,“立即给克里先生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他在孟加拉所做的努力,并热情洋溢地描述了他们的成功前景。”
通过他的宣讲,从而让协会决定在孟加拉开展组织的传教工作。因此威廉·克里和托马斯由浸信会任命为该协会的传教士,并且每年支付150英镑支援他们的传教工作,他们于1793年11月乘船到达加尔各答,在他们到来后开启了英国在孟加拉的传教历史。
威廉·克里在加尔各答传教的初步尝试。克里在加尔各答早期传教受到周围环境以及自身遭遇影响,传教过程十分曲折。首先是传教环境限制,由于没有得到东印度公司的许可证,协会决定让威廉·克里以及托马斯隐瞒传教士的身份,在1793年6月13日登上一艘挂着丹麦国旗的玛丽亚公主号船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公司控制前往孟加拉。
历经5个月,到1793年11月,克里和托马斯携带着家人来到加尔各答,但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后,他们发现东印度公司对传教的限制阻碍了他们从事传教工作,于是他们离开加尔各答,克里搬到了大约30英里外一处葡萄牙人的定居点,在这里克里初步解除了印度教,在1793年12月他给自己亲人的信里提到:“无论你到什么地方去,你一定会看到一些崇拜偶像的东西,路旁的花、树、小寺庙,都是为宗教用途而建的;”但是由于刚到孟加拉,以及当地 *** 对传教怀有敌意,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被遣送回英国,并且他的家人不适应当地气候生病,让克里到达加尔各答后,不适应当地社会变化,传教被迫中断。
直到1794年他和托马斯最终在福音派乔治·乌德尼(GeorgeUdny,1760-1830)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得以在马尔达地区(Malda)的一家靛青厂担任主管,除了在收割靛青季节管理靛蓝庄园之外,其余时间他可以自由支配,并开始在工厂附近传教,可以说克里在印度的头七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进行传教活动。通过与工厂工人的接触,克里逐渐了解孟加拉社会,特别是他们的宗教,比如在这段时期“工人告诉他,‘他们非常希望他向毁灭女神献上祭品,这样他就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克里对此表示反对,第二天他起床后发现他们为此牺牲了一个孩子,”这让克里开始了解印度宗教,并逐渐意识到在印度传教的重要性,因此克里开始学习孟加拉语,希望能用当地语来进行沟通和传教,所以在1794年2月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到目前为止,我能用孟加拉语进行交谈,能听懂有关吃喝、买卖和推销的大部分事情,”在克里掌握孟加拉语后,就开始与印度教徒交谈,定期在工厂工人和邻近的印度教和 *** 居民之间布道。比如在钦苏拉地区,克里“为了引起注意,指着一座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寺庙问问题,由此开始谈论偶像崇拜的愚蠢和邪恶。”
但总体来说,克里早期在孟加拉的生活十分艰难,作物欠收靛蓝工厂艰难维持,资金紧缺,而且由于气候原因,当地夜晚的寒冷空气容易引起痢疾,他的家人身体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早期克里的传教活动深受环境和语言限制,传教范围小,直接劝说的传教方式并未到达传播基督教目的,但克里早期在加尔各答的传教活动为他以后传教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掌握孟加拉语,为克里以后布道、翻译《圣经》等传教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